第521章 弘治第一大案
弘治十六年的春,帶著不少寒意。
這個春節,許多人都難以體會傳統佳節的喜悅,更多的是對即將到來的暴風雨的憂慮。
群臣們,對殺良冒功案上報的奏折數量已經達到了一個恐怖的量級。
但弘治皇帝卻仿佛是沒看見一般,依舊對徹查抱有強硬態度,將所有折子憑一己之力壓力下來。
這些牽扯其中的官員心中發慌,他們感到了不安。
弘治皇帝這么多年,強硬到這般程度的次數屈指可數,而每一次出現都將伴隨著可怕的流血。
就像......剛完蛋被抄家不久的劉大夏一般。
只不過,這一次他們不再是旁觀者。
這刀是沖著他們腦袋來的。
“陛下,一切皆已準備就緒。”
暖閣內,牟斌單膝跪地沉聲請命。
“都布置好了?”
龍椅上,弘治皇帝頭也沒抬,只是輕輕將手中的書頁翻面。
那是,朱厚煒他們之前送進宮的十數萬字殺良冒功案的罪證。
“是。”
牟斌將頭狠狠低下,語氣肯定得很。
這段時間許多事都是他親自上陣親自帶著錦衣衛查的。
為的就是避免錦衣衛中還有類似王獻臣、楊玉這般人存在。
甚至,一些原本牟斌覺得不過是些許小毛病裝作沒看見放過了的錦衣衛小頭目這一次都被他“無私”的清洗了一遍。
錦衣衛,徹底來了個大掃除,清洗掉許多他原本的骨干臂膀。
雖然這么做,對錦衣衛、對他牟斌來說絕對是很大的損失,但牟斌沒有選擇。
作為內臣,作為皇家鷹犬,他的一切來源于當今陛下。
歷代錦衣衛督指揮使基本沒有善終的,而他攤上了弘治皇帝這么一個寬厚的君主,是很有希望得到善終的。
但這些人,差點讓他這個錦衣衛督指揮使萬劫不復!
他牟斌自問對手底下的人算不得多好但受陛下的影響比之前的許多指揮使來說絕對算是心善的一個,可惜有人拿別人的心善當做自己為所欲為不斷觸碰底線的資本即將大禍臨頭也未見自知。
某些錦衣衛頭目是如此,牽扯其中的朝堂文武也是這般。
“傳令英國公,命他巡視京營。”
弘治皇帝淡淡點頭,將本子合上輕輕用手在封面上模拭。似是做出了什么重大決定。
他,真的不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
但有些人將他的和善當可欺,竟讓文武特務三方形成了可怕的利益糾纏體,那就不能怪他了。
弘治朝,當有一案!
“是!”
牟斌感覺心臟猛的一震,狠狠點頭起身離去。
早已得到消息的英國公張懋,一身戎裝立于馬背之上,攜五軍都督府眾武勛們牢牢把持住了京營,開始巡視起來。
“關外那些家伙居然和文官牽扯這么深,還把陛下手中的錦衣衛們都牽扯入其中,真是......”
“找死啊......”
京營中,虎頭國公張懋雖已過了壯年,但英姿卻不減當年,反而隨著歲月的沉淀威嚴愈濃。
早在許多年前武勛逐漸衰落,張懋這個武勛毫無爭議的第一人就曾受到過文官們明里暗里的多次拉攏。
那時張懋就隱隱感覺到一些不好的事情。
但可惜武勛示弱,武官集團在當年一戰中直接被整的青黃不接,被打到斷層。
先帝后期又頻頻出現幺蛾子,當今圣上又是對文官信任的很,許多即便是軍事上的事都不見得能問到他的頭上,這便讓他心有憂慮嘴里有話也說不出口。
文官們一張嘴太厲害了,那時候張懋覺得自己若是說出什么防范、針對文官們的言語,就算是他英國公府是公認的皇家第一死忠,也會惹上一身臊。
但現在,日月流轉,二位小殿下在西山另起了爐灶,不論文武人家都有自己人,還把兵部快要鑿穿了,讓武勛集團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就連一向偏袒文官的當今陛下,也逐漸看穿了文官許多虛偽的面具,不再對文官一味的友善。
在這文官種種失勢的局面下,他們背后搞的幺蛾子被曝光在太陽下。
嘖嘖嘖,慘咯。
張懋自然不會覺得這樣就能徹底讓文官示強的局面打散回到文武制衡的時代,但......不妨礙他看著爽啊!
戎裝坐鎮軍營,防止文官可能通過什么手段在陛下發動清算時引起不必要的動亂,雖然比不上親自提刀上陣砍人,但終究是過了點癮呀!
而在張懋等武勛大佬坐鎮京營時,京城中弘治皇帝也下令開始抓拿那一個個被記在小本本上的名字。
京城內,錦衣衛傾巢而出,引起滿城動蕩。
“發生什么事了?為什么這么多錦衣衛?”
“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