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本書
有些時候,你會覺得生活總是樂忠于給你當頭一棒,但另外一些時候,你會覺得生活又難得的講點道理。
這很正確,畢竟無風無浪的不叫生活。
但這并不代表,我就應該坐在一堆書中間,聽他們給我瘋狂安利什么“書境試煉”,而我,因為幾乎插不上話,所以只能在一旁尷尬微笑。
“總的來說,這會對你很有幫助,”《福爾摩斯探案集》冷靜分析道,“你會得到一些你意想不到的東西。”
謝謝,但能讓我意想不到的東西都不是什么好東西,比如我的靈感敲擊。
“你不能抗拒改變,卡琳,”《神曲》的聲音總是沒什么波瀾,“你擁有著不尋常的家人,你也會同樣擁有著不尋常的人生。”
而我只抓住了一個重點:“不尋常的家人?布魯斯的財力在你們看來也是多到離奇的?”
“我們的指的可不是他的財力,小女孩。”說這句話的,是今天來的新朋友《物種起源》,沒錯,就是查爾斯·達爾文寫的那本《物種起源》。
它在一眾文學類書籍里顯得格格不入。
《物種起源》的聲音是那種有些沙啞的少年音,我第一次聽見的時候還以為是它嗓子不舒服,但后來想了想,書靈應該不存在“嗓子”這個部位。
“那你們指的是什么?”我不覺得布魯斯在除了特別有錢以外還有什么別的特點,如果非要說的話,那就是他比我想象的要聰明和敏銳。
“你對你家人的秘密一無所知嗎?”《福爾摩斯探案集》奇怪地問道,“他們隱藏得不深,你很輕易就可以發現他們奇怪的地方。”
“但如果他們不想告訴我,我也不打算知道,”我聳聳肩,無所謂地回答道,“況且我也不是那種喜歡一天到晚觀察我家人的人。”
“……”《福爾摩斯探案集》安靜了片刻,才繼續說道,“實際上,你可以試著去找答案,你的家人遠比我想象得要有意思,比如說你的父親……”
“停!”我打斷了它的話,“我有我的秘密,他們也有他們不想讓我知道的事情,這很正常,所以我不在乎。但這不代表你就可以隨便地探究我的家人。”
《福爾摩斯探案集》身上的光閃爍兩下,最后似乎是賭氣地滅了。
“它生氣了,”《神曲》語氣如常,好像剛剛什么都沒有發生過一樣,“這可能會維持很長時間,等你有時間了去哄哄它吧——現在我們先來談關于‘書境試煉’的問題。”
……
我看向《神曲》的眼神變得難以名狀起來。
您就真的一點都不在意嗎?同是書靈的《福爾摩斯探案集》生氣以后,你的反應就只是“有時間去哄哄”嗎?
“之前也說過了,‘書境試煉’就是讓你進入書籍內部,經歷一場有關于我們的考驗,”《神曲》確實一點都不在意我奇怪的目光,“不同的書籍內部會有不同的考驗,你所能得到的東西也不同,也許是一項能力,也許是一件物品,也可能是別的東西。”
這聽上去有點像游戲,我微微皺眉想到,那種通關給獎勵的游戲。
但問題在于,游戲能否啟動想肯定要看玩家自己的選擇,如果玩家不想玩這個游戲,那么就算制作廠商把游戲說得天花亂墜,廣告打得滿街都是,這款游戲也無法被啟動。
而我,就是那個不太想玩游戲的玩家。
“我拒絕。”我回絕了《神曲》,讓我煩心的事情已經夠多了,我不想再給自己添任何麻煩,我只想……
只想什么呢?
安靜地死去?
這可真是個問題,我有些迷茫地想著,我確實如《神曲》所說,沒那么想死,但我似乎也不是很想活著,我什么都不想。
好煩。
我開始強迫自己去思考一些事情,當我的情緒開始不穩定的時候,我就會開始強迫自己思考,無論思考什么都可以,然后靈感就會一下又一下地敲擊著我的腦袋,轉移我的注意力。
我不喜歡我的靈感敲擊,可我不得不使用它,然后越用越不喜歡,越不喜歡越用。
惡性循環。
“是因為那個嗎?”一個低沉溫和的聲音突然出現在我的腦海里,我停止了思考,靈感也停止了敲擊。
又來了一個,這些書甚至都不會打個招呼,我長嘆一聲:“您又是哪位啊?”
“《夢的解析》,我一直很想見到你,卡琳。”對方顯然興致很高,語速也很快,“我聽說了你想自殺的事情,或許你愿意和我聊聊這件事。”最后這句話的語氣聽上去很興奮。
……希望是我的錯覺,我更覺得對方有一種“終于找到實驗品了”的感覺。
“是邊緣型人格障礙嗎?”《夢的解析》非常認真在思考我到底犯了什么病,“具有自毀和自殺傾向,被拋棄的恐懼和害怕孤獨……你有出現過幻覺嗎?”
幻覺?什么幻覺?我十分冷漠,這家伙難道是想說我的靈感敲擊是我的幻覺嗎?那我這幻覺準得都可以用來占卜了。
“我不記得《夢的解析》里有寫這些,”我有些咬牙切齒,“但如果你都能知道這個,那你也應該知道邊緣性人格障礙至今為止仍然飽受爭議,有一部人并不認為它屬于一個單獨的人格障礙。”
“好吧,或許你只是有類似的癥狀,”《夢的解析》退讓一步,“但無論如何,你都要承認你的心理狀態不太正常,鑒于你的年齡,我認為有很大程度上與你的原生家庭有關。”
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