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夜之王,世人所不能知曉的王
李含光老道捋須笑道。
“沒想到一覺醒來,千年后能見到夜之王插手陽間事,夜之王之名要在這個時代重新響徹了啊。”
他邊說邊笑,拂塵一甩,大有拍案斷定的意思。
秦夜翻了翻白眼。
他并未因為李含光老道年紀大而尊敬,笑罵道。
“李老頭你就別調侃我了,還夜之王上了,捧殺我是吧,”
“老道我這可不是捧殺,你但凡插手,無你擺不平之事,老道我頂多是實話實說,算不得捧殺。”
提及到秦夜出手。
其蒼老容顏浮現感慨,追憶悠悠道。
“上一次見你出手,那也是老道我第一遇見你,當時我茅山派沒落,不復輝煌,是你出手,助我茅山派重回輝煌,更與龍虎山、合皂山并稱道教三大符箓派。”
“沒有你,茅山派或許早在北宋年間就在消亡。”
世間僅記載茅山派于北宋中期沒落,直至北宋中后期才重新崛起,并與龍虎山、合皂山派并稱‘三山符箓’。
世人只知歸功于茅山派第二十三代宗師。
他被真宗祈神賜子,后來生了仁宗,被封為“國師”,這才有了茅山派的重新崛起。
而第二十三代宗師乃至往后的歷代宗師掌門,深受李含光影響。
似乎是李含光影響了茅山派,導致茅山派未能沒落。
但李含光老道卻深知。
茅山派能在北宋中后期重拾輝煌,揚名流傳,并非因為他。
那是秦夜出手了。
真正讓第二十三代宗師深受影響的是秦夜。
這一點。
李含光自知。
盡管世人眼里不知真相,但他卻親眼所見。
并且李含光也自知。
若有心深究茅山古史,亦有跡可循,第二十三代宗師的崛起,能真宗祈神賜子,非天佑茅山派不亡,背后就像有一雙大手在推動。
畢竟當時的茅山派都沒落,又怎會被當時的皇帝所看重,更不可能會第二十三代宗師為真宗祈神賜子。
要知當時如日中天的道教大派,并非茅山派,皇帝為何寧選茅山派祈神賜子,不選其他道教大派等等的蛛絲馬跡殘留于歷史。
正因秦夜的出手。
茅山派才有了今日。
也因此
李含光老道深知秦夜的本事,夜之王之名非隨便說說。
同時的。
李含光老道亦明白了秦夜為何被冠以夜之王之名。
夜之王。
非黑夜的王意思。
而是因為,自古以來,夜之一字是古人表達從天黑到天亮的一段時間,人在此時間,人的視線無法瞧見,亦有夜黑伸手不見五指。
夜之王,世人所不能瞧見的王。
與此同時。
見李含光老道提及舊事,感慨之余,眼中再起感激神色。
秦夜擺擺手,一臉不在意。
“嗐,李老頭瞧你這話說的,不至于不至于,我只是償還你的人情而已,恰好趕趟上茅山派沒落。”
“那會正好我又看到茅自英天賦不錯,不想這么個好苗子埋沒,所以提點了他幾手,叫了小黑有空的話幫襯幫襯茅自英。”
“結果誰知道小黑直接跑去找他那個皇帝朋友了。”
秦夜隨即搖頭道。
“說到底還是償還你人情,我這可是跟茅自英說的很清楚的,幫他純粹是因為李老頭你。”
回應他的是李含光老道搖頭反駁。
“所以世人才說他們深受老道我的影響,可事實幫他們的是你,不是老道,我只是幫了你解決點小問題而已。”
“在老道我看來,你幫茅山派的,早已超出人情的償還,反倒是老道我欠你人情。”
“李老頭你這話說的,見外了啊,不過你要這么見外,我也不跟你見外哦。”
秦夜話鋒一轉,笑瞇瞇湊上來。
“你剛才不是說茅山派的誰來著,哦,想起來了,當代宗師。”
他一副哥倆好的表情,胳膊都攬在李含光老道肩上。
“你家當代宗師請你幫忙,震懾長白山的那些古老大妖。”
“是有這事。”
李含光老道瞥眼而來,似乎看出秦夜想法,道。
“你是要老道我去幫忙震懾長白山的古老大妖?”
“李老頭你這話說的,這哪里是要你幫忙,你剛才自己都說了,償還人情好吧,就像是當年一樣嘛,我欠你人情,正好碰上茅山派沒落。”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