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眾叛親離(下)
淮南下蔡戰場上,袁術大將軍張勛親率三萬大軍,與劉備軍廖化所部拼死爭奪下蔡城。
在袁術軍三日猛烈圍攻下,廖化所部萬余人,已折損近半。
那張勛此番有備而來,攜帶不少攻城器械,且三萬袁術軍,幾乎已是袁術最后家底,多為精銳老兵,戰陣經驗豐富。
“獲一名劉備軍士頭顱者,賞兩金;先登占據下蔡城墻者,賞百金,封將軍;斬殺敵軍主將廖化者,賞五百金,封關內侯!”
(注:漢代“金”的概念比較復雜,本書用于賞賜的“金”主要定義為貴重金屬,甚至是銅合金之類,一金約可兌換千枚五銖錢,僅為小說設定,特此說明~)
在張勛近乎“撒錢”式的重賞之下,這群袁術軍竟爆發出驚人戰力。無數次沖上下蔡城墻,又無數次被廖化率軍擊退,雙方早已殺紅了眼。
眼下的下蔡城墻上,一波又一波的袁術軍,正蟻附登城,不斷沖擊著廖化指揮的劉備軍防線。
“弟兄們,殺光劉備軍狗賊!大將軍重重有賞!”
一名袁術軍都尉揮舞長槍,大吼著下令道。
“殺!”不少袁術軍士卒雙眼赤紅,仿佛不要命般,沖殺向眼前的劉備軍。
亂世之中,人命賤如螻蟻。若能“借”對方人頭,成就自己一身富貴,何樂而不為!
況且......袁術軍當下三倍于劉備軍,此等順風仗,可謂千載難逢。
四名袁術軍蜂擁而上,以多欺少將一名劉備軍士兵斬下頭顱,正待擴大戰果之時,一名身材高大的劉備軍士兵揮舞雙手大刀,獨自向他們沖殺而來!
細觀之下,這名士兵竟身披雙層鎧甲,身上還零星掛著幾支可憐的箭矢,顯然根本無法射穿其身上重甲!
袁術軍早被張勛開出的賞格沖昏頭腦,當下便嚎叫著上前,欲再將此人斬殺。
此人身著重甲,貌似行動不便,甫一出手,力量速度卻遠在尋常士兵之上!
數個呼吸間,這名劉備軍士兵,便將兩名袁術軍士兵斬下頭顱,又將大刀深深砍入一人胸腔。
略顯狹窄的城墻之上,頓時血肉橫飛,慘叫連連。
三名袁術軍付出生命代價,兩記環首刀劈在那劉備軍士兵身上,卻仿若不痛不癢,根本無法破開此人雙層甲!
僅剩那名袁術軍士兵,如見惡鬼,正欲轉身逃跑,卻被身后那尊鋼鐵包裹的“兇神”一刀兩斷,瞬間死于非命。
接連斬殺四人,這名劉備軍士兵神色卻波瀾不驚,如同一具沉默冷酷的戰爭機器。
與其類似的精悍士卒,眼下正在下蔡城墻各處駐守,足有百余人,正是關羽麾下親衛校刀手。
校刀手乃關羽從青徐二州流民之中,親自選拔,親手訓練,故這支親衛武力強悍,幾乎不遜色于曹操虎衛軍。
可惜他們在關羽麾下,也不過兩百余人,其中百人特被留給部將廖化,助其守衛下蔡。也往往只有戰況最激烈之時,方能見到校刀手那兇悍無比的身影!
廖化身側,亦有二三十名校刀手護衛,隨其往來沖殺,幾乎無人可擋!
其出身黃巾賊軍,曾為 “地公將軍” 張寶部將,轉戰四方,與大漢官軍多番惡戰,堪稱沙場宿將。
如今,廖化轉投劉備軍關羽麾下,更是忠心耿耿,誓死以報。其武勇雖不及伙伴周倉,但面對并無勇將坐鎮的袁術軍,幾乎無人能在他手下走上數合。
“兒郎們!人在城在,至死方休!將袁術賊軍殺光!”
廖化手持大刀,奮力高呼。
“人在城在,至死方休!”
城墻之上數千劉備軍,皆怒吼回應,殺氣直沖云霄。
城外的張勛,見此情形,心神俱震。
此前在其眼中,那廖化不過一無名之輩,聽聞其還出身黃巾賊軍。
張勛暗笑劉備軍無人,竟以一黃巾余孽為守將,如今連日惡戰,三萬兵馬已折損八九千,卻始終拿不下下蔡,他方知這廖化厲害!
下蔡此戰,事關自己在仲氏一朝權位,以及軍中威名,自是要全力以赴!
不過......眼見最后一波登上城墻的自家士卒,已被廖化率軍斬殺,麾下眾將官士氣皆頗為低落,張勛只得下令攻勢暫緩,稍作休整。
下蔡城墻之上,廖化面色凝重地看著滿地傷員,心中決然之意卻絲毫未減。其身后一個聲音響起:
“廖校尉......今日守城,我軍又傷亡千人......城中守軍,已不足五千之數。”
來人正是下蔡丞蔣銘,蔣氏全族投靠劉備陣營,如今頗受重用,蔣銘亦是殫精竭慮,一日一夜未曾合眼。
“城墻之上,刀劍無眼,蔣大人安心在城中調配軍械糧草即可,何必親至?”
廖化出身黃巾軍,對蔣銘這等世家子弟并無太多好感,但其見蔣銘數日來,親冒流矢,帶人救治傷員,輸送糧草軍器,倒對其多有改觀。
蔣銘卻不以為然,說道:
“若是城破,我蔣家百余口,必被張勛屠戮一空,倒不如略盡綿薄之力,與廖校尉聯手御敵,我反倒是安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蔣銘所言,倒是實情,其此前引魏延,霍驍里應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