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廬江世家
第237章 廬江世家
龐統見劉曄竟以宴飲為名,私下請霍驍前來“處置”劉勛家眷。
顯然是此人今日細查霍驍言行,以及己方大軍所為,這才“以退為進”,一面為劉勛家眷求得一線生機,一面為自己洗脫窩藏故主家眷之嫌!
這最后......恐怕還有對霍驍,甚至對自家主公的進一步試探之意!
劉曄智謀深遠,深諳明哲保身之道,雖是良禽折木而棲,改投新主,卻尚算留有忠義之心。
龐統目光炯炯,瞬間便“看破”了劉曄所謀,加上此前劉曄識破孫策假道伐虢之計,果斷獻城求援的決斷。
這劉子揚......倒當真是個妙人!
霍驍雖不像龐統那般才思敏捷,但他也很快意識到劉曄此般故弄玄虛,定是另有深意。
細細思索一番,自己這個“穿越者”,后世之人,多少還有些“戰(zhàn)場相爭,禍不及家人”的理念。
但這個漢末亂世,得勝者將敵方家眷屠戮泄憤,甚至私分他人妻女之事,除了自家陣營甚少發(fā)生,其他諸侯勢力似乎早就習以為常!
劉曄見霍驍眉頭緊皺,龐統似笑非笑的神情,心中也多少有些不安。
自己雖是迫于無奈,不愿坐看皖城落入“逆賊”孫策之手,這才主動投降劉備陣營,但畢竟身為背主之人,無論廬江之爭結局如何,他始終還是想為故主劉勛保全其家眷。
霍驍入城便接管城防,防備甚嚴,自己身為新近歸附之人,也難以安排劉家數十口潛逃出城,無奈只得出此下策!
若是這位霍將軍仿效孫策對待江東世家,行那般暴戾之事,便足以證明劉備此人虛有其表,詐稱仁義!
自己即便無力與他們抗衡,也可暗中尋機逃離此地,投往那位許都曹丞相麾下。
若是對方當真信守諾言,對劉勛家眷大度義釋,自己倒是對這位霍將軍另有“大禮”相贈。
霍驍身為一路主將,自是位高權重!他看著這群瑟瑟發(fā)抖,暗自垂淚的劉家老幼,心知今日予殺予奪,皆在自己一念之間。
片刻之后,霍驍嘆息一聲,說道:
“子揚先生又何必如此?”
劉曄心中一凜,正要辯解,卻被霍驍揮手打斷,其正色道: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罪人劉勛家眷,在下不敢私放!但我家皇叔宅心仁厚,既有言在先,愿保全劉勛家眷,便絕不會食言,子揚先生不必疑慮!”
“此事......我霍仲平愿以性命作保!”
龐統見霍驍鄭重表態(tài),也笑言道:
“誠如仲平將軍所言,我主一向仁德大度,信義為重!那呂奉先數次背反為難,卻最終還是得我主接納!劉勛不明天時,妄圖頑抗,乃是自取滅亡之道,此事與其家眷何辜!我主若為此等小事失信于天下,豈非不智之舉!”
隨即,霍驍,龐統二人又與劉曄商議,鑒于劉勛與主公戰(zhàn)事結果未明,這劉勛家眷數十口,便暫居劉曄府中,由霍驍派人看管,雖限制其出入自由,卻擔保這數十老幼衣食無憂,待主公日后親自決斷。
劉曄見龐統,霍驍這劉備軍一文一武兩位大員,皆已允諾此事,心中一塊大石終于落地。
此事一了,劉曄終于放下心中擔憂,笑吟吟地將霍驍等人引進劉府會客廳,安排宴飲之事。
這廳中仆從肅立,案幾擺放整齊,其上美酒佳肴皆已齊備,更有數位“貴人”顯然在此等候已久!
這幾人衣著華麗,頭戴高冠,皆在四旬上下年紀!人人氣度不凡,一看便是平日地位顯赫,慣發(fā)號施令之人。
只不過這些大人物,如今皆是執(zhí)禮甚恭,連連向霍驍等人行禮。
“霍將軍,龐軍師,這幾位皆是我廬江名門望族中人,待在下為二位引薦一番!”
劉曄身為揚州名士,自己家族在廬江亦是地位尊崇,人脈廣博。
如今他對霍驍印象頗佳,既已誠心投入劉皇叔陣營,自然要當眾作為表率,引薦其他世家歸附,為新主劉皇叔執(zhí)掌廬江出一份力。
霍驍當然明白其中關節(jié)所在!
很快,在劉曄殷勤介紹下,霍驍結識了廬江何氏家主何他,陳氏家主陳禹,廬江故太守陸康族弟陸銘等世家人物。
那廬江陳氏,卻正是江東大將陳武家族!陳武并非陳氏嫡系長房,乃是出自陳家旁系,不過家主陳禹也并不避諱,主動談及此事,頗有開誠布公之意。
這漢末亂世,世家大族人才輩出,卻狡兔三窟,同族中人各自扶保不同主公,甚至彼此敵對,倒已是尋常之事,霍驍也心中了然。
不過......這位來自廬江陸家的陸銘,倒是讓霍驍更感“興趣”。
此人既是廬江故太守陸康族侄,那便也是未來的江東柱石,四大都督之一的陸遜族叔!
當年孫策為袁術攻打廬江,間接造成陸康慘死,陸家百余口死傷過半,孫陸兩家當下乃是仇敵。
小主,
在霍驍的后世記憶中,陸遜是在仇人孫策死后,才被其弟孫權招攬,加入了江東孫家陣營。
孫權制衡手腕高超,為平息兄長孫策與江東世家的仇怨,便做主將孫策之女許配給陸遜,兩家結為姻親,作為孫家與眾世家“合作”的表率,在這之后孫陸兩家才漸漸化敵為友。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