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永別了,我的靖哥哥
百丈山下游十里地,兩艘船停靠在淺灘上。
寧遠為眾人處理好了傷勢,四處搜集了一些柴木,將郭靖輕輕地放入一艘木船之中,用柴木枯枝將他覆蓋。
望著這位名震天下的大俠,寧遠沉默了片刻,用手中的火把點燃了那些枯枝。
枯枝上火光初時星星點點,接著熊熊燃燒起來。
他注視著那跳動的火焰,輕聲道:“郭大俠,走好。”
說著運起勁力,將燃燒的木船緩緩地推入江中,任由江水將它帶走。
那艘船在火光中漸行漸遠,最終變成了一團巨大的火焰,然后慢慢地沉入江底,消失不見。
這位成吉思汗的‘金刀駙馬’,毅然決然地拋棄了蒙古的一切,回歸故里,然后當蒙古鐵騎南下,他挺身而出,為宋朝抵御外敵的入侵。
他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他也的確做到了,最終隕落在襄陽城外,漢水之畔。
黃蓉哭了好幾次,此刻看見船只最終沉入江底,她再也無法支撐自己,悲傷過度暈了過去。
寧遠接住黃蓉那失去力氣的嬌軀,溫柔地將她擁入自己的懷中。
軍中的四人筆直站立在江邊,目送著載著郭靖遺體的船只沉入江底,行了莊重的軍禮,那是對抗擊蒙古英雄的最高敬意。
令狐沖和岳靈珊幾人靜靜地站著,望著歸于沉寂的江面沒有言語。
過了好一陣,寧遠輕輕地抱起黃蓉上了一艘快船,朝劉三道:“我們得繼續趕路了,離夏貴副使的船隊還有多遠?”
其余眾人也紛紛上船,雖然船上有些擁擠,但勉強還能承載下這些人。
四位戰士隨即劃動船槳,順流而下。
“往下游大約三四里地,有一條支流,那里有一個非常大的蘆葦蕩,可以隱藏我方的船隊。”劉三開始介紹,
“蒙古的水師相對薄弱,現在鹿門山上的投石器也被破壞掉了,我們只需要在他們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迅速讓船隊穿越那道天險,抵達新堡壁壘,然后突破新堡蒙軍的攔截,這一趟任務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隨著劉三的講述,他之前的壓抑情緒已經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激昂和亢奮。
襄陽守軍已經被蒙軍圍困了一段時日,一直處于被動應對、無力反擊的困境。
然而就在今晚,他們終于破壞了天險上的水路封鎖,這無疑是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勝利,為襄樊守軍爭取到了外界支援的可能,撕開了蒙古軍隊的一道缺口。
只要這次的糧草能夠成功運送進城,不僅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城中供給將得以保障,軍心士氣也將得到極大的鼓舞。
這也難怪軍中的這四人會變得如此振奮,他們看向寧遠的眼神中充滿了崇拜與敬意。
他們雖然沒有親眼見證寧遠如何闖入鹿門山、破壞敵方石臺的壯舉,但即便是想象,也能知道其中的艱難與兇險。
在這之前,為了探查清楚敵方的情況,襄陽守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甚至損失了幾十位勇敢的探子。
呂文煥主帥也曾考慮過率領一支奇兵進行突襲。
然而,一方面,他們要面對的是敵方嚴密的巡邏艇,很難保證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突破;
另一方面,蒙古兵據險而守,且有后援支持,這使得襄陽守軍的人數優勢無法充分發揮。
而松散的武林高手在守城時或許能發揮出奇效,但面對訓練有素、成建制的精銳戰士時,卻沒有多少勝算可言。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郭靖和寧遠。
可是,即便是強如郭靖這樣的英雄人物,也在這次行動中隕落,這無疑是此行最大的遺憾。
在劉三介紹了援軍的基本情況后,船上再次陷入了一片沉靜。
只有兩岸的峽谷中,時不時傳來夜梟的叫聲,與船槳劃過水面的輕微聲響交織在一起。
夜風刮過江面,帶來一陣陣呼呼的風聲,使得這靜謐的夜晚增添了幾分蕭瑟的氛圍。
在這時,黃蓉緩緩地蘇醒過來,她的目光有些呆滯,望著江面默然不語。
這段時間以來,她的內心經歷了自責、愧疚和懷疑的煎熬。
她曾懷疑自己對愛情的忠貞,甚至懷疑自己對靖哥哥的感情是否已經變質。
她以為自己對靖哥哥的愛意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在日復一日的日常瑣事中被消磨殆盡,最終從濃烈的酒變作了淡淡的茶。
為了掩飾自己的內心變化,她甚至編造了一個借口,說為了修習《姹女心經》,無法再與她的靖哥哥同房。
她曾為自己的機靈暗暗自得,但內心深處卻也知道那只是郭靖對她無比的信任。
否則,再傻的人也會心生懷疑。
然而現在,她騙了她的靖哥哥,卻再也沒有機會對他表達歉意。
這讓她的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悲傷。
直到郭靖在她面前倒下,生命消逝的那一刻,黃蓉才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內心撕裂般的痛苦。那種痛,深入骨髓,讓她幾乎無法呼吸。
黃蓉在心中默默地說道:“永別了,我的靖哥哥。”
這一刻,淚水再次劃過她嬌美的臉龐。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