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從世家之難到新朝氣象!
“玄齡,今天怎么那么晚回來?承乾是怎么處置青雀和輔機的?”
李世民眉頭緊皺,眼中滿是急切,他在殿內(nèi)來回踱步,每一步都帶著焦急與不安。
房玄齡剛踏入殿門,身后跟著尉遲敬德、程咬金、李積。
他們個個神色凝重,黑著臉,一言不發(fā)。
看到這種情況,李世民更加急切,心中那不好的預感如洶涌的潮水般不斷上漲。
“你們怎么了?都成啞巴了?給朕說話啊?”
李世民的聲音提高了幾分,帶著一絲威嚴的呵斥。
房玄齡緩緩抬起頭,幽幽地看了李世民一眼,眼中滿是復雜的神色。
“陛下,魏王和長孫大人都沒事,太子寬恕了他們,只是讓他們禁足和罰俸了。”
聽到房玄齡的話,李世民緊繃的神經(jīng)這才稍稍放松,長舒了一口氣。
“沒有手足相殘就好了!”
然而,他的眉頭并未完全舒展,心中的疑惑又漸漸涌起。
“既然青雀和輔機都沒事,那你們干嘛一個個都黑著臉?”
李世民皺著眉頭,目光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
聽聞此言,房玄齡無奈地嘆了口氣,那嘆息聲中仿佛承載著無盡的憂慮。
“太子殿下今天殺了不少世家官員,還派人將朝堂上的官員一個個都查了個底朝天。”
“沒有問題才能走出太極殿,現(xiàn)在太極殿里還留著將近一半的官員,大多數(shù)都來自世家。”
說到這兒,房玄齡停頓了一下,眼神變得更加凝重。
“太子殿下應該是想要對世家開刀了。”
聽到了房玄齡的解釋,李世民這才明白為什么這幾個人進來就黑著臉。
他的嘴角微微抽了抽,心中五味雜陳。對世家開刀,這是一個多么沉重又敏感的話題。
歷朝歷代,哪個皇帝不想對這些世家大族動手?是不敢嗎?當然不是。
真實的原因是不能啊!
世家子弟掌握著書籍,那是知識的寶庫,在這個文化傳承有限的時代,書籍就意味著智慧和力量。
朝廷想要治理天下,第一時間就要依靠世家子弟來幫忙。
殺人或許容易,可一旦肆意殺戮,后果不堪設(shè)想。
當朝堂因殺戮而空虛,朝政必然荒廢,而世家在一旁冷眼旁觀,王朝的顛覆就如同大廈將傾,只是一瞬間的事。
這還只是一個原因。
皇帝的政令往往只在長安城等有限的區(qū)域有用,很難真正落實到地方。
地方都被各種各樣的小世家把控著,他們負責向百姓宣傳朝廷的政令。
在這個時代,治理朝政需要世家的協(xié)助,救災需要他們的資源,選拔官員繞不開他們的舉薦,納稅也需要他們的配合。
一旦處理不好皇權(quán)與世家的關(guān)系,一個偌大王朝的覆滅就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fā)。
想到這兒,就連一直英明神武的李世民都開始頭疼不已,他用手按著太陽穴,試圖緩解那陣陣脹痛。
“現(xiàn)在的情況怎么樣了?殺了多少人?”
李世民緊皺著眉頭問道,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擔憂。
“今天但凡參與謀逆的都被太子殿下給殺了,當即推出太極殿,在菜市口斬首,這些人各大世家都有。”
房玄齡緩緩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
“至于剩下的人……臣也不知道。”
他無奈地搖了搖頭,滿臉的愁容。
李世民像是被抽干了力氣一般,癱倒在座位上,無奈地嘆了口氣。
“是我,是我沒有教導好承乾,沒告訴他怎么當好一個皇帝。”
“該慢慢來的啊!”
他的聲音有些沙啞,充滿了自責。
“難道我大唐也要步隋朝的后塵?”
“我李家與世家的恩怨如今看來已經(jīng)不死不休了。”
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狠戾。
“明日你們隨朕上殿,我李唐就算要亡,也絕不能亡在承乾手里,讓他背上和隋煬帝一樣的萬世罵名。”
“大不了,朕再打一次天下就是了!”
李世民目露精光,那光芒如同當年他身為天策上將時一般意氣風發(fā)。
哪怕到了這種生死存亡的時刻,他依舊有著屬于自己的責任感,那是一種王者的擔當。
“陛下!”
房玄齡等人再也忍不住。
“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眼中閃著淚花,那是對李世民的敬佩,也是對大唐命運的擔憂。
巳時,趕去上朝的大臣們一個個朝著皇宮門口趕來。
與昨日不同,今天的官員隊伍里出現(xiàn)了很多生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