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天下為公
乾武八年冬日,凜冽寒風吹長安的大街小巷,可太極殿內(nèi)卻似有一團熱火在熊熊燃燒。
一道圣旨,裹挾著不容置疑的氣勢,從這座象征著至高權(quán)力的宮殿昭告天下。
大唐,這個屹立于東方的強盛國度,自此告別獨尊儒術的舊規(guī),轉(zhuǎn)而張開雙臂,擁抱百家之言,鼓勵世人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為古老的華夏大地注入全新的思想活力。
此令一下,沉睡千年的思想巨龍被驟然喚醒。
曾被歷史塵封的各家學說,在這股春風的吹拂下,紛紛破土而出,綻放出絢爛的光彩。
諸子百家的賢能之士,身著風格各異的服飾,懷揣著對理想社會的憧憬與抱負,踏上了在大唐境內(nèi)的游說之旅。
他們的身影穿梭于繁華的市井,停留在莊重的學府,駐足于官府的大堂。
在熱鬧的集市上,他們席地而坐,周圍簇擁著好奇的百姓,他們以深入淺出的道理,闡述著各自的治國方略、人生哲理。
在莊嚴的學府中,他們與年輕的學子們展開激烈的思想碰撞,激發(fā)著新一代的智慧火花。
在官府的大堂之上,他們與官員們據(jù)理力爭,為國家的治理出謀劃策。
一時間,整個大唐大地,處處都能聽到激昂的辯論聲、熱烈的討論聲,仿佛時光倒流,重現(xiàn)了春秋時期那百家爭鳴、思想激蕩的輝煌景象。
令人欣慰的是,這個冬天似乎也受到了這股熱烈氛圍的感染,少了幾分往日的嚴寒,多了些許溫暖的氣息。
李世民的身體狀況也較去年有了顯著的改善。去年,他還時常精神萎靡,而今年,他的臉上重新泛起了紅潤的光澤,眼神中也透露出往日的神采。
新年的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與去年因局勢沉悶而顯得冷冷清清的新年相比,今年的皇宮處處張燈結(jié)彩,歡聲笑語不斷,洋溢著濃濃的節(jié)日氛圍。
當新年的鐘聲漸漸遠去,乾武九年的春天帶著蓬勃的生機悄然來臨。
誰也沒有料到,一場更為震撼的風暴正席卷而來。
這一天,大唐各地的日報、大唐日報、晚報等所有報紙,如同被一只無形的大手操控著,頭版頭條都赫然印著八個大字:“天下為公,百姓萬歲!”
這八個字,瞬間在大唐的每一個角落掀起了驚濤駭浪。
百姓們在看到報紙的那一刻,內(nèi)心的激動如火山噴發(fā)般不可抑制。
這件事情來得太過突然,事先沒有任何官員收到一絲風聲。
這一切都是陛下的錦衣衛(wèi)在暗中精心策劃、統(tǒng)籌安排的。
他們憑借著高效的組織能力和嚴密的行動部署,秘密聯(lián)系各個報社,傳達了統(tǒng)一發(fā)表這一內(nèi)容的指令。
消息一經(jīng)傳出,大街小巷瞬間被洶涌的人潮所淹沒。
百姓們紛紛涌上街頭,手中揮舞著報紙,臉上洋溢著從未有過的喜悅。
“麥子熟了千萬字,百姓萬歲第一次”,這句質(zhì)樸而有力的話語,在人群中迅速傳播開來,成為了人們表達內(nèi)心激動的共同心聲。
而這一舉動,對于大唐的官場而言,無異于一場強烈的震動。
“天下為公”,這四個字所蘊含的深意,絕非簡單的口號所能涵蓋。
它意味著傳統(tǒng)的政治格局將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權(quán)力的分配方式、國家的治理理念都將發(fā)生根本性的轉(zhuǎn)變。
在這場變革中,受到?jīng)_擊最大的,恰恰是做出這一決策的陛下——李承乾。
各地的官員們在震驚之余,紛紛陷入了不安之中。
此事的重大影響,他們不敢有絲毫懈怠,紛紛提筆撰寫折子,送往長安,希望能從陛下那里得到一個明確的解釋,以解開心中的重重疑慮。
可日子一天天過去,他們翹首以盼,卻始終沒有等來陛下的任何回應。
朝堂之上,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氛,官員們私下里議論紛紛,猜測著陛下的真實意圖,整個官場陷入了一片迷茫之中。
咸陽療養(yǎng)院的天策府內(nèi),李世民滿臉怒容,雙眼圓睜,死死地盯著李承乾。
他的胸膛劇烈地起伏著,每一次呼吸都帶著憤怒的氣息。
“承乾!你到底在做什么!”他的聲音在房間內(nèi)回蕩,充滿了憤怒,“天下為公,天下為公!這天下哪有什么天下為公的道理!自古都是說公天下,可歷朝歷代又有什么時候,不是家天下!”
李世民越說越激動。
“承乾!你糊涂啊!你這是在自毀我大唐的根基啊!”
李世民痛心疾首地喊道,額頭上的青筋暴起。
李承乾靜靜地坐在椅子上,面色平靜如水,仿佛眼前憤怒的父親和這場激烈的爭吵都與他無關。
他的眼神堅定,透露出一種不為外界所動搖的決心。
他緩緩伸出手,想要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一口茶,以緩解一下緊張的氣氛。
可李世民的怒火正旺,見李承乾如此淡定,更是怒不可遏。
他猛地一揮手,那只精美的茶杯瞬間飛了出去,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重重地落在地上,摔得粉碎。
“還喝茶,喝什么茶!李承乾,你到底在干什么?”
李世民的聲音幾乎要沖破屋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