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做點小事警示一下
將軍們走了,留下三十多名校尉,更加讓崔勤伍戰(zhàn)戰(zhàn)兢兢。
兩個保長沒什么事,他一個見過世面的人反而汗流浹背。
典型的自己嚇唬自己、無知者無畏。
陸天明樂見其成,錦衣衛(wèi)名聲越恐怖,過幾天收到的效果越明顯。
一位蟒袍大員來到村子,身后幾名飛魚服,村民擠在拐角看熱鬧。
這才對嘛,有什么可怕的。
陸天明一直笑著左右點頭,身后的崔勤伍在努力給兩個保長解釋什么叫錦衣同知,
村中站定,小河兩邊是石頭路,環(huán)境治理已經(jīng)超越很多地方。
兩村之間有個大石拱橋,遠望山谷和山坡綠草茵茵,北望盆地河渠彎繞,一派田園豐收場景。
這里的百姓照樣窮,但窮也窮的有樣子,超過京郊十萬八千里。
原準(zhǔn)備叫兩個村二十位里長開會,看村民質(zhì)樸和善的樣子,陸天明干脆就在這里開會好了。
站拱橋中間,向兩側(cè)招招手,“鄉(xiāng)親們,過來聊聊,本官錦衣同知陸天明。”
本來輕松的村民,聽他這一叫嚷,像是被齊齊嚇了一跳,個個露出敬畏的神色,腳下齊齊退后。
陸天明納悶之際,崔勤伍害怕他們?nèi)菒厘\衣衛(wèi),慌忙到身邊大吼,“憋躲,憋躲,額來蘇,介葛大官是…”
忘了方言問題,官驛的驛卒見大官多了,當(dāng)然能聽懂官話,他們也不敢聽不懂,百姓怎么能聽懂呢。
山西可是十里不同音。
崔勤伍快速解釋,連連招手讓人靠近,好像說了三遍,才對陸天明再次躬身,“鄉(xiāng)野之人未見過世面,大人恕罪,您請!”
陸天明斟酌一下,還是決定直接說,自己對他們來說太高了,商量能嚇著他們。
“鄉(xiāng)親們,本官到山西剿匪,有六千士兵,七千馬,需要借寶地一月,大家不要害怕,本官雇傭村里所有人,能動的都算,我們有糧,每人二兩銀子,為大軍洗衣做飯、切料喂馬。
因為馬需要草料,本官為你們把莊稼收了,每畝田補一兩,兄弟們需要租房子、縫縫補補等其余事,咱們另算。”
說完看著崔勤伍,他才反應(yīng)過來這些話不能說,猶猶豫豫對陸天明道,“大人,您不能這么說,縣衙若同意大軍駐守,我們怎敢阻攔,您答應(yīng)這么多銀子,容易…容易民鬧。”
陸天明眉頭一皺,朝校尉招招手,他們立刻卸下馬背上的袋子,三千兩呢,就怕遇到這種事。
白花花的銀子堆在拱橋上,崔勤伍和村民一起傻眼了,若非校尉挎刀背弩,他們該撲上來了。
“大保長,這是三千兩,按本官所言,你來分發(fā),不夠的話明天還有。”
崔勤伍聽都沒聽過以兩算工錢的事,咕咚咕咚咽口水,努力咳嗽兩聲,開始大聲解釋。
他連著說了好幾遍,村民個個蠢蠢欲動,但也沒人動。
陸天明看的不耐煩,制止崔勤伍無意義大吼,“本官真的給,把里長全叫過來,拿幾個鐵剪,按黃冊分銀子,就在橋上分,快點。”
崔勤伍連忙吩咐幾個婆娘去找剪子和銀秤,錦衣衛(wèi)不需要他啰嗦,只要有剪子,校尉拎手里剪,一錢也不會差。
不到兩刻鐘,橋兩頭里長開始分銀子,爭先恐后,但也井然有序,速度快的嚇人,一炷香都沒有就分完了。
地下還有將近一千兩沒發(fā)出去,男女老幼一千多人站在橋兩頭,崔勤伍大吼一聲,他們齊齊下跪,陸天明連連擺手,崔勤伍卻勸他到學(xué)堂大院,他不走,村民們也不敢起。
陸天明不知道還有這規(guī)矩,讓校尉把剩下的銀子收起來,跟隨崔勤伍來到大院子。
院里是燒堿土硬化的場地,兩側(cè)有四個石碾,還有一排排的石墩,果然是個谷場,正面一排全是各家祠堂。
河邊突然一聲歡呼,從門口望去,村民興高采烈起身,叫著大老爺、大善人,回家藏銀子去了。
任何時候,去別人的地盤都要入鄉(xiāng)隨俗,陸天明在中院給司空圖塑像磕頭燒香,保長和里長看他態(tài)度虔誠,頓時丟掉恐懼,真正親近起來。
有時候就是這樣,大員附身很容易解決的事情,他們卻習(xí)慣端架子。
后院學(xué)堂放學(xué)了,東西廂房沒有門窗,下面堆著打谷用的脫粒風(fēng)車和碾子。
兩位婦人火速把東屋收拾一下,被褥都換成大紅色,崔勤伍嘿嘿一笑,“大人放心,學(xué)生兒子大婚所備,沒有用過。”
陸天明點點頭,“大保長客氣了,兩村一共有多少畝田?”
“八千一百畝。”
“哦?全是民田?”
“對,全是稅田,原本有一萬四千畝,后來有大戶遷走,地賣給了解州城里的富貴人家。”
“平均一戶四十畝?你們兩個村沒有窮人?這么厲害?”
崔勤伍一愣,低頭道,“大人,我們不厲害,雖然沒有大戶,但人多啊,好在大伙團結(jié),沒有人來侵占。”
“一畝一石,一年兩季,一石米夠三口人吃三個月,那你們村也能養(yǎng)活四千人啊,拋去每畝三斛半定額稅,至少還是能養(yǎng)活三千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nèi)容!
崔勤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