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把女真拉扯到與中樞一個水平
明軍此戰殺了七千東虜,只繳獲了四千戰馬。
軍械倒是齊全,士兵們這幾天能吃馬肉了,天蒙蒙亮,中軍營地就飄來肉香。
三位信使從河谷急速奔馬而來。
不一會,中軍大帳亂做一團。
張嫣怒吼的聲音傳來,“混賬,英國公嫡長孫為大明作戰,親自披甲上陣沖殺,彰顯大明武勛血氣,本宮怎么能視而不見,無論如何,要去北面看看,將士們需要支持。”
“娘娘三思啊!您怎么能去前線呢…”
“文官全部留下,安撫察哈爾盟友,武將全部到前線,隨本宮監督大軍追殺東虜,國公嫡孫受傷,自戕不成被俘,大明必須拿出血性,諸卿家怎可墮士氣,怯戰者該死。”
門簾一開,張嫣大步而出,與張世菁上馬,恭順侯護衛北行,后面跟著所有公侯和能出動的騎軍。
孔貞運、胡應臺、許鼎臣為首的文臣在大帳門口急得拍掌…
阿濟格跑路的時候,所帶走的馬不止三千,拉帳篷和干糧的馬都帶著。
一人雙馬跑了一夜,找到一個水泡子飲馬休息。
親兵給搭了一個簡單的議事帳篷,德格類落后十里,與五百人作為后隊,此時怒氣沖沖進帳,推倒阿濟格,抓住衣襟大吼,“該死的,說了放他們叔侄回去,怎么還在營地。”
阿濟格冷冷推開他,“十哥,我們落到這地步,都是因為你玩弄該死的計謀…”
“放屁,是你愚蠢的追銀子、追殺察哈爾,天下哪有兩全其美的好事,這么明顯的陷阱你看不出來嘛。”
阿濟格也惱火,“你才放屁,是你愚蠢的見陸天明,把戰事變得如此兒戲,你被抓之后就不是戰事了。”
兩人臉對臉吭哧吭哧喘氣,眼里全是憤怒。
過一會德格類再次說道,“放他們回去,我不想再說一次。”
“他們是我的俘虜,必須帶回去,我也不想再說一次。”
德格類大怒,“你會壞了大汗大事!”
阿濟格頓時貼臉反吼,“不要逼我!我必須用他們將功贖罪。索哈木死了,你不知道嗎?!”
德格類一愣,“嗯?不是在中軍嗎?他不會騎射,為何去追殺?”
“因為他是臺吉,是大汗的舅兄,是科爾沁未來的酋長,他自己找死,我不會去救他。”
“找死?怎么找死?”
“他找到了明軍拋棄的銀箱,要求帶所有人追殺察哈爾,明知中計會遇險,他還是狂妄的以為可以全身而退,這是故意羞辱我,為的是讓老八高興。”
德格類頓時氣消了,理解阿濟格的無奈,他也忠于大汗,但不贊成黃臺吉借用科爾沁打壓兄弟。
原地轉一圈,對外大吼讓親衛把俘虜帶過來。
索哈木是皇妃海蘭珠和布木布泰的堂兄,是科爾沁已故酋長巴騰的嫡子,哲哲皇后的堂侄。
寵妃海蘭珠的身份十分特殊,因為巴騰沒有女兒,作為布木布泰的親姐姐,卻是科爾沁真正的公主。
海蘭珠很受巴騰的寵愛,從小就在管理族人,所以海蘭珠的出嫁,代表著科爾沁整體投向黃臺吉,自然受到黃臺吉萬般寵愛。
索哈木也可以說是海蘭珠的親兄長,科爾沁權力交替現在處于過渡期,由黃臺吉岳父兼舅兄宰桑(丞相)布和暫時帶領。
蒙古所有部落都一樣,大部落下面有小部落,科爾沁也分四部,巴騰、布和這只是一半人,還有一半人屬于明安臺吉兩兄弟。
他們往上五代才是一個祖宗,達延汗時期從捕魚兒海跨越哈剌溫山,遷徙到嫩江流域。
建州女真多妻多妾的原因,科爾沁各部臺吉都是努爾哈赤的親家,核心貝勒與各部臺吉高度聯姻,兩族完全在互嫁女兒。
作為建州女真的后族,管理他們與女真各旗之間的親疏關系十分傷腦子。
既不能讓他們鐵板一塊,也不能讓他們彼此敵對。
既要維持表面的一體,也要維持權力的制衡。
巴騰死之前,明知兒子不是什么聰明人物,遺言布和的兒子吳克善接替酋長,這是明知選擇,吳克善是皇妃的哥哥、皇后的內侄,常年帶著科爾沁騎軍在遼東,與黃臺吉穿一條褲子。
好事是好事,黃臺吉卻不能接受。
因為時機不對。
他正在極力爭取做集權大汗,不能在政務、旗務、軍務上打壓兄弟,又在科爾沁那邊打壓兄弟們的岳家。
太急了,會讓人離心,得緩一緩。
索哈木是代善、莽古爾泰的女婿,這身份很特殊,黃臺吉既表達對科爾沁的尊重,又得表達公平。
思慮再三,讓索哈木帶科爾沁三千人作為阿濟格的副將,去混點軍功,還是做個名義上的酋長吧。
這平衡不好掌控啊,黃臺吉與崇禎頭疼的事表面上雖然不一樣,核心都是權力的分配問題。
現在索哈木死了,阿濟格‘大大方方’讓他死在戰事中,不僅能推脫中計的過失,對所有人都能交代過去。
黃臺吉不會生氣,肯定會就坡下驢,吳克善可以做酋長了,完美。
加上有明朝第一公爵張世澤做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