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將軍的戰爭(上)
二月十二。
秦良玉昨日帶著孔有德和曹變蛟翻越燕山北麓,從御道口進入漠南。
兩萬人純粹是為了奔馬,別人追不上他們,他們也收不到信,不了解具體軍情。
多倫就在身邊,湖邊依舊有很多商號,東邊的軍營嚴陣以待,有五千護衛騎軍。
秦良玉帶大軍突然殺到,把所有人嚇了一跳,差點跑回山里,湖邊二十里長的寨子一陣雞飛狗跳。
畢竟是孔有德老巢,這里很多百姓就是士兵家眷。
牧民一邊到士兵身邊打聽消息,一邊給水囊灌馬奶酒,然后扭頭對孔有德和曹變蛟的將旗大罵驚擾牲口。
對士兵無比親近,對將官滿嘴責罵,這是熱情。
秦良看得哈哈大笑,贊嘆陸天明治理塞外的功績。
大軍當然是通過關隘才能到漠南,只不過守軍沒來得及通知百姓,否則早升騰狼煙了。
大軍回到軍營,喂馬休息,補充草料和干糧。
草料多的很,干糧不夠,戰時突發情況,孔有德可以去多倫寨與商號借,讓他們連夜做干糧,明早打個條子帶走,以后忠勇商號來結賬。
秦良玉再贊嘆一聲,單看這一條,陸天明無敵了。
難的不是孔有德去借,而是商號愿意借。
信任的力量,在戰爭中不可估量。
休息一晚,天未亮秦良玉接到巴圖送來的軍情。
她得去沽源作戰了。
陸天明以為衛齊父子會追殺百姓,巴圖以為他們會逃進山,東西埋伏人馬監視,隨時準備戰斗。
但鰲拜哪里都沒去,哪怕董護印去扔炮仗,射殺士兵,東虜依舊沒動,好似占了這塊地盤。
以靜制動,虜將很聰明,他們哪里都不去,反而把明軍拖在沽源了。
巴圖派軍情快馬回京請示,陸天明怎么可能隔著八百里瞎指揮,干脆正式下令,秦良玉節制漠南和塞外兵馬。
人還未到,她已經是主將了。
午時剛到,秦良玉帶親衛一人雙馬,從多倫直奔沽源。
巴圖在城寨東西兩個方向各放了一萬騎兵,距離三十里,警戒哨設立在城寨五里外。
沽源寨看不到一個人,只有木屋的煙告訴他們,里面有七千虜兵。
秦良玉騎馬繞著沽源轉一圈,望遠鏡掃整個城寨,內圈靠近湖邊有幾個虜兵,其余人還是看不到。
必須盡快處理這七千人,不能和他們干耗。
示意巴圖和董護印到西邊大營,秦良玉看了一會輿圖,淡淡說道,
“本官聽說過衛齊父子奔襲塞外的戰斗,對面是個純粹的將軍,她精準抓住了我們的軟肋,但你們兩個不應該把焦急掛在臉上。”
巴圖躬身回道,“回稟武英大將軍,沽源牧民還在西邊二百里臨時駐扎,擾民時間太長不好。”
秦良玉頓時抿嘴微笑,“巴圖將軍說話一直這么客氣嗎?軍中無需如此繁瑣稱呼。”
董護印則回道,“襲擾沒什么效果,東虜目標不明,末將憂心南邊。”
秦良玉坐在大帳內的石椅上,一點不慌,喝了一口水,才緩緩說道,
“本官從山海一路奔馬而來,積雪正在消融,山里天色不錯,但非常滑,比下雪期間還滑,若非走平道,根本無法奔馬,我們繞道山外,依舊在御道口遲延半日。”
巴圖與董護印對視一眼,齊齊躬身,“請大將軍賜教。”
“本官沒什么賜教,只是告訴你們,心里可以急,但作戰不能急,人一焦急,就會發慌,影響思考。
奴酋想從山里到漠南,必須經過塞外總兵駐地滿套兒。聽說那里只有一個兵營,乃威遠大將軍三年前筑造的漠南山中防線,但山中全是了望哨,每處間隔十里,與宣大邊墻相連,不管戰力如何,足夠示警。
滿套兒距離沽源二百里,距離延慶邊墻也是二百里,但沽源到滿套兒一半是丘陵,延慶到滿套兒騎馬也得兩天,這天氣可能是三天。
滿套兒一直未示警,說明奴酋沒有對漠南有非分之想,他們在被動等待,也說明奴酋沒有與西拉木倫河草原留守的虜兵取得聯系。
我們至少有時間與對面虜兵動動腦子比拼智慧,杜文煥將軍追擊奴酋是什么情況,你們有通報嗎?”
董護印連忙從隨身牛皮袋拿出一封信遞過去。
杜文煥竟然還在宣府邊墻的大山中,虜兵過于分散,他們不能深入,且山中作戰,每到一地都要搜索占據山頂。
太慢了。
四天時間,竟然只推進八十里,沒有大規模接觸,倒是火器兵頻繁被埋伏,死了三百多人。
董護印看秦良玉沉默,低聲解釋道,“夫人,火器兵對山中作戰不熟,大將軍一再提醒不得讓士兵進入陷阱,奴酋也在故意遲滯,末將想盡快處理沽源的虜兵,到南邊幫忙,”
虜兵沒有倉皇而逃,那就得馬上解決對面的虜兵,趕快應對山中的威脅。
秦良玉把軍情還給他,并沒有說南邊的事,扭頭問巴圖,“兩萬大軍在沽源,西邊還有數萬百姓和無數牲口,草料來自哪里?”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