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戰爭是門生意
“佟兄啊,再過五天,我就能出門了,只需要正式拜見一次就可以。”
院門口林丹汗一句話,黃臺吉絆了個趔趄,驚訝看著他,“為何突然大方?”
林丹汗搖搖頭,“我的兒子額哲入京了,還有我那兩個蠢女人,河套現在不需要黃金家族,他們待下去會被牧民毒死,兀良哈和泰松商量后,讓人帶他們入京。”
黃臺吉眨眨眼,“那我恭喜你?”
“是該恭喜,至少我有牲口,兀良哈和泰松也不是窮鬼。”
“封號是什么?”
“忠國公。”
“忠?不是個地名啊,這可不是好兆頭,明朝唯一的忠國公是石亨,英宗奪門之變的勛臣,很快因結黨營私、干涉朝政,瘐死獄中。”
“哈哈哈~”林丹汗大笑,“反正不是我一人,外喀爾喀、準噶爾、土爾扈特、科爾沁、哈薩克、倭國都一樣。”
黃臺吉明白了,“與順義王一樣的封號?還降等了?”
“是啊,歸降之人是三等。”
兩人說話間來到林丹汗的院子,他們過年的時候只看到京城的熱鬧,卻沒有收到任何消息,還不知外面的事。
到閣樓之后,固始汗和朱聿鍵在窗口看著遠處發呆。
人生最痛苦的事,不是囚禁起來,讓你看不到塵世,而是讓你看,卻只給你看一點。
他們把街角十丈方圓的磚頭樣子都記下來了。
如今那里一排小攤,在售賣炊餅、干果、臘肉、糖葫蘆…全是食物。
在他們看來,這就是人世間最恐怖的力量,超脫兵事之上,不可戰勝。
陸天明這時候在西山,看京城工坊建設。
紡織工坊,超級紡織工坊,雇人是不行滴,得用水力。
京城東面潮白河入運河,地勢平緩,不能因為工坊影響運河。
北面的榆河水量小,能攔河搞養殖灌溉,與工坊無緣。
只有西邊的永定河合適,但水在山里過急,且夏季水量大,先得筑堤壩。
任何時期,在任何地方修建水利,都是個大工程。
永定河不可避免的,是京城未來幾十年、甚至百年間工坊所在。
單純修建堤壩不行,還得修建水道、水門。
秋季就在筑壩,綿延一百二十里,這工程別的商號承受不了。
太行商號和忠勇商號在修建,相當于陸天明一半的股份、戶部一半的股份。
大量使用硬土和竹筋,大約二十萬人在施工。
這里也是孫傳庭監管的工程,但他只是幫忙了,主導的是程啟南的孫子,程進。
冬季是建水道最佳時間,百姓們初十就開工了。
陸天明帶著張之桐和劉妞妞,與程進、孫傳庭、鄭芝龍、還有一堆孩子在臥牛山。
眼前剛好是永定河從太行山北麓沖出來的一段,方圓三十里塵土飛揚,水汽沖天。
石料廠、硬土攪拌、石灰池…容式的攪車和大倉式攪車轟隆響,這是大明朝自己的施工大機械,陸天明不懂,只看著牛在轉齒輪。
水汽和塵土不分,整片天地看起來似在蒸籠里。
上游這一片屬于忠勇商號,也就是劉妞妞的紡織工坊。
陸天明望遠鏡掃了半天,看不出個所以然。
不懂的事不會亂插手,看也是瞎看,熱情消失了大半。
程進等他放下望遠鏡,拿施工圖到身邊,“上位,如今還未出現輪廓,夏季差不多才能有點樣子,這是最終的結果。
永定河會分六個水道,以便泄洪和清淤,每個水道中間有四道硬土墻,墻與墻之間丈寬,距離水面三丈建設工坊,水輪放水道中,帶動工坊的水力紡紗機和織布機。
堤壩可以快速修建,水道、水門快不了,工坊更快不了,還需要鑄造廠來安裝水輪機,整個工坊建設完需要五年,到時咱們一個工坊每年可以織布六百萬匹,成本不足如今半成。”
(作者語,如今全國的布量若換算成明朝的匹,年產量大約是300億匹,基礎供應鏈讓國外聽著就起雞皮疙瘩)
陸天明把施工圖推開,示意他關心的不是這種問題。
向孫傳庭招招手,“伯雅,記住一件事,開衙上奏溫體仁,給陜西陳奇瑜發一道命令,組織三千人去準噶爾,幫助他們種植棉花,官府給工錢,種子由我們出。同時令禮部和大都督府派使者幫忙協調。”
“是,下官明白了,中原的棉麻、草原的羊毛,的確無法供應五年后的大工坊。”
“不能這么說,程進所言成本不足半成不對,棉麻和羊毛價格會上漲,這需要很長時間來調整,關鍵是…我們紡織這么多布,賣哪里?這只是一個工坊,天下不可能沒有其他織布工坊啊。”
身后劉妞妞立刻道,“夫君所言極是,商號收購的羊毛和棉麻價格不一,西域和漠北牧民辛辛苦苦送羊毛到河套,根本賺不到錢,我們漲價就亂套了。”
陸天明嘴一撇,“那你還修這么大工坊?”
“換個辦法就成,這工坊只有兩成是紡紗,剩下的是織布,也就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