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確立天下形勢的第一案5
啪~
啪啪~
陸天明鼓掌,大堂無一人附和。
“諸位大人,關內關外有別,這種認知貫穿了大明二百六十年,百姓皆言關外兇險,遼東偌大的土地甚至不是一個省,是山東一個府,是一個邊鎮。
遼東就像大明朝伸到邊墻外的胳膊,御敵于野,御敵于外,是軍事思維的產物。
二百年來,遼民是邊軍、山東、北直隸、朝鮮、以及蒙古和契丹、遼后代。從未被大明真正開墾,寧肯修三千里邊墻,卻沒有筑一道堤壩,遼河至今還在平原內肆虐。
關內關外,你視我為蠻子,我視你為賊子。大明朝一直把遼東當做戰場,何其可悲。
黃臺吉說建州本為明人,沒錯,大明立國之后,關外本就是明人,黃臺吉替他祖輩開脫的那些說辭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過去二百年,沒什么意思。
遼東本為四戰之地,摩擦很正常,你劫掠、我報復,是二百年常情。
非要說建州忠心,狗都不信,非要說朝廷愛護,豬都懷疑。
律法可以談人情,但律法更講證據,現實情況,努爾哈赤的確是李家的奴仆,覺昌安和塔克世被殺后,努爾哈赤的確沒有直接反叛,他甚至跪求李成梁原諒,帶所有手下去支援朝鮮御倭。
不論他是怎么想的,他的確這么做了,設身處地想一想,若你的父祖被人殺死了,你卻匍匐仇人干活,無論存在什么心思,都可以理解。
建州謀逆的動機就是這樣,可以說努爾哈赤隱忍為復仇,也可以說大明把遼東搞成一個爛攤子,讓努爾哈赤有了機會。
在這個問題上,努爾哈赤和朝臣皆為主犯,治地的失敗,導致建州謀逆。但混亂蔓延,絕非努爾哈赤有什么出色的本領,而是朝堂給了他如魚得水的環境…”
“亞國公!”黃臺吉大叫一聲,“抱歉,大法官這是把一件事切割論述…”
“沒錯!”陸天明也直接打斷他,“就是切割,謀逆、叛亂、作戰、屠殺,本就不是一回事,怎么?努爾哈赤屠殺二百萬遼民,也能歸咎于別人?來,你給我說說,是什么神奇的人物,遙控努爾哈赤屠殺。”
黃臺吉臉色青紅不定,一咬牙道,“他們死于戰事。”
陸天明冷笑一聲,屠殺還想逃罪,你是吃的太飽,睡的太好,夢做多了。
先把謀逆的環境講清楚,讓天下人吸取教訓。
“諸位,大明在永樂年放棄了很多地盤,就留下一個遼東,越治理、人心越混亂。
究其原因,是歷代朱明皇帝保守造成的,皇帝是國策興亡的第一責任人,永遠別想推脫,否則你就別當皇帝。
這有什么害怕?皇帝若不是國策第一責任人,他還是皇帝嗎?早就從人心深處被推翻了。
武英大將軍秦良玉說過一句話,上位領軍,天然存在缺陷。
這句話說的很好,老祖宗三千年前就知道,不能讓皇帝指揮具體戰事,因為皇帝親征,一切決定都是政治決策,而非軍事決策。
土木堡就是個政治決定,英宗做了一個英明的政治決定,同時做了一個愚蠢的軍事決定,所以被瓦剌抓走了。
熊廷弼到遼東,也是個政治決定,從軍事上看,熊廷弼就是個純粹的二桿子,但從官場看,熊廷弼是整個中樞的英雄,是皇帝的臺階。
他做的太好了,顧頭不顧腚,為了當下,放棄長遠。
遼東混亂,是中樞政治混亂的后果,這種因果從張居正改革、從萬歷親政、從齊楚浙昆宣東林當朝,結局就注定了。
努爾哈赤謀逆的禍首,包括萬歷皇帝,包括六十年來的中樞朝臣,遼東將官全是從犯,這沒什么可辯駁的,錯就是錯了,連錯都不敢認,枉為男人。”
大堂越發安靜,眾人完全想不到,審個東虜,能變為顛覆朱明的引子。
從龍人人想,但…勸進,人人不愿打頭。
“韓爌!”
陸天明突然大吼一聲,把老頭嚇了一跳。
“下官在,請上位吩咐。”
“你活的夠久,來,告訴大家,高淮亂遼的前因后果,以及造成的破壞。”
李尊祖突然起身,“上位,下官愿替老大人敘述。”
“準,開始吧。”
李家困在養寇自重中很久了,陸天明也不會給李成梁找理由。
李家若能撇清,早就撇清了,也不會等到現在。
李成梁直系沒有變為叛臣,且被后來滿人夸贊,不是他們的關系,而是萬歷在朝臣彈劾李成梁的時候,煩不勝煩,大罵朝臣擅起劾案,沒證據整日莫須有。
但皇帝說這話,無異于火上澆油,文臣的賤性子上頭,更加兇狠彈劾。
后來還是大學士許國說:李氏之軍,實乃朝兵,威懾遼左,無心自決,子侄毆戰,將門歸榮,下石問罪,枉為天國。
這就是李成梁第一次被罷免的原因,萬歷不是問罪,是被‘吵死了’,趁著有人說句公道話,讓李成梁休息。
李如松、李如梅、李如樟,可都是萬歷欣賞的戰將,兒孫為國戰死,萬歷做不出為難老子的事情。
但這是萬歷十九年之前的事,那時候的遼東官場,屬于楚黨與南臣在交鋒。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