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氣暈孔穎達
看到陛下站在他這邊,孔穎達面露得意之色,當即對杜荷出言譏諷。
“杜荷,你在國子監的表現就不行,能穿上這身諫議大夫的官袍,全賴陛下信任。”
“你怎么能把陛下對你的信任,用來肆意打壓報復老臣?”
殺人誅心。
孔穎達瞬間把矛頭調轉到杜荷的身上。
一個二十歲出頭的毛頭小子,豈能跟他們這些久經官場的人相提并論。
李世民皺著眉頭,看向杜荷的眼神帶著不善。
孔穎達是追隨他多年的重臣,德高望重,為人正直,深得李世民的倚重和信任。
在他殺兄弒父,名不正言不順地登基后,依仗孔穎達的家族影響力,給他挽回不少名聲。
聽到孔穎達簡單的一番話,李世民心中對杜荷升起的一絲好感,也消失的無影無蹤。
察覺到李世民情緒的變化,杜荷的臉色依然保持著淡定,他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問道。
“孔師,你了解過太子對突厥人的遣返安排嗎?”
孔穎達表情一愣,他旋即冷聲道:“突厥人無家可歸是事實,了不了解遣返安排重要嗎?”
杜荷搖了搖頭:“孔師此言差矣,這當然重要。”
“據我了解,太子給每一個遣走的突厥人,足足5貫安家費。”
“吃飯和住客棧,甚至回家鄉的盤纏,都綽綽有余。”
還不得孔穎達回答,李世民臉色微變,語氣快速問道。
“杜荷,口說無憑,可有證據?”
“陛下,突厥人拿錢時,均有簽字畫押。”
杜荷從胸口前的衣服夾層里,拿出簽字畫押的憑證,并雙手呈到李世民手上。
“陛下請看,這便是突厥人領錢的憑證。”
李世民打開憑證,皺起眉頭認真地看起來。
上面寫的很清楚,每個人獲得5貫遣返費,而且拿到錢的人都在上面簽字畫押。
真相大白。
“太子此舉甚是妥當。”
“孔師,是你未了解實情在先啊!”
李世民眉頭舒緩,臉上露出輕松的表情。
沒想到,事情又有了反轉。
太子的這個做法,不僅沒錯,還要大力稱贊才是。
這幫突厥人本就是行腳的過客,每人能拿到5貫,已經是天大的補償。
朝中不少七八品官員,一年的俸祿也沒5貫這么多。
孔穎達面色一緊,他直著脖子反駁道:“倘若真的拿到錢,那為何那幫突厥人還流落長安街頭?”
杜荷恥笑道:“孔師,這是他們的私事,與太子有何關系?”
“或許他們拿著錢,去賭場把錢都輸了呢?”
孔穎達啞口無言。
他聽到下人給他匯報這件事時,怕被于志寧和張玄素幾人搶先,于是顧不得去核實,便心急火燎地趕去東宮呵斥太子。
沒想到這件事是他錯怪了太子。
雖然理虧,但是這個時候,他不能認慫。
不然就會被杜荷這個奸詐小人得逞。
傳出去,他這張大儒的臉面,該怎么放?
孔穎達死鴨子嘴硬給自己辯解:“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不管怎么說,太子就是沒有把突厥人安頓好。”
“這是不爭的事實!”
“太子思維不成熟,考慮不夠周全,老夫指責太子總沒有錯吧?”
好家伙,不愧是把李承乾懟自閉的高手之一。
就這一手胡攪蠻纏的能力,太子怎么可能說得過他們。
也怪不得陛下對太子的印象越來越不好,被這幫歪曲事實的人天天打小報告,能有好印象才有鬼。
哪怕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也難以辨別讒言的真實性。
李世民眉頭擰緊,趁杜荷和孔穎達撕逼的時候,他低聲對身側的太監安排道。
“王德,派人去查一下這幫突厥人,看他們流落長安街頭的原因。”
雖然這件事跟太子無關,可孔師依舊不依不饒,李世民也想把事情了解清楚。
謠言興于愚者,涉及到東宮的事,即便再小的事也不能馬虎。
不然明日上朝,一幫諫臣抓著這件事瞎彈劾。
就算太子有理,也會有不好的流言傳出。
這會對太子的聲譽造成極大的影響。
“遵令。”王德輕聲應道,隨后不聲不響地離開甘露殿。
另一邊,面對孔穎達死不認錯,杜荷也不再留情面。
“孔師,合理的說教叫諫言,不合理的指責叫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