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魔植共生的意義
“……如果當時的人類不發生內戰,或者說在內戰發生之后還能夠同仇敵愾,一起去面對這個末日廢土的世界,一切肯定不至于淪落到今天這樣的地步……”
楊越念頭電轉,已經推演起了過去人類時代崩潰的原因和崩潰的速度等內外問題。
崩潰的原因自然很簡單,泰坦的侵入導致這個本來靈氣貧瘠的世界,突然有了超凡因子且濃度不斷上升。
還有就是泰坦自身所帶來的輻射以及其他的相關影響,使得整顆星球的地質活動急劇增加。
在這兩者的影響之下,首先是各種各樣的天災開始出現,比如極端氣候出現,在四季分明的溫帶地區夏季極端酷熱,冬季又極度寒冷。
處于高緯度的區域,受到這種極端氣候的影響,更是出現了大面積的饑荒。低緯度地區在氣候這方面受到的影響則是大量的干旱。
然后,地質活動頻繁,大陸板塊之間各種地震頻發,造成了或是海嘯或是火山爆發等多種災害。
這些災害的誕生最初其實也談不上什么,畢竟人類存在于這個世界經歷了各種各樣艱難的時刻。
這樣的災難爆發,某種意義上來說只是更加讓人類意識到大自然的強大。
人類哪怕已然開始真正走向改造世界這條道路,但其實也并沒有能夠在這條道路上順利的成功,依舊受到了自然環境的強大制約。
而其中一些大的國家,人力物力科技等各方面條件優越,相對來說抵抗這些災害的能力還要好一些。
可一部分效果,面對這樣頻繁的災害,逐漸開始支撐不住。
受到了這樣的災害影響,人類各個國家之中最直觀的反應就是經濟下滑,失業率上升,內部開始不穩定。
為了穩住這樣一種狀況,一些國家不可避免的開始轉移矛盾,爭奪資源。
戰爭的導火索自然也就從這里開始。
最初不過是幾個小國之間的沖突,但到了后來,開始將其他的大國拉下水,一步步從普通的武裝沖突,到后來的常規戰爭,再到后來出現了核戰爭和病毒戰爭。
這些都是前后一步步積累矛盾,爆發出來的。
以當時人類的科技能力,如果所有人都能夠團結起來的話,雖然面對天災頻出,還是力有未逮,沒有辦法,真正將這些災害克服,但是保障絕大多數人的生活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畢竟那個時候人類的科技文明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遭遇到一些災害的侵襲,是不足以動搖人類統治的根基。
可惜的是人類不是鐵板一塊,這里面有許多的國家,階級,不同的階層,所有人都有自己的打算,獲利的階級是不愿意讓出自己所占有的那一部分,相反他們還會趁著這種災害拼命的侵吞更多的資源。
底層人本身活著就十分艱難,他們幾乎是沒有任何資源,每天活著都是需要辛苦勞作或是艱難的去工作,所謂的新時代牛馬不過如此。
而這些人是最沒有抗風險能力的一段時局出現變化,經濟下行。那么他們最先會遭遇失業的危險,接著就是饑餓寒冷等關于生存上的難題。
到了那個時候,絕大多數的普通人就開始沒辦法保持安定。
而這個時候上層還想要讓底層維系著一個較為穩定的狀態,降低內部的矛盾,最好的方式自然是將矛盾轉移由內而外。
這其實也是各個國家爆發武裝沖突的小規模戰爭和全面戰爭的原因。
因為內部秩序的不穩,所以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一致對外。
這種矛盾的轉移,就造成了接二連三的戰爭。
要知道,戰爭這種東西一旦開啟,那就不是誰能夠輕易阻攔的了。
人類在當時的武器已經達到了能夠完全自我毀滅的地步,彼此之間的沖突加劇,仇恨加深,到了最后基本上就是無法化解的地步。
而對于一些可能受到內外因素即將崩潰的國家來說,孤注一擲的攻擊,或者直接拉著競爭對手一起毀滅,也會成為它們的選擇。
在當時某個國家的首腦就有一句著名的話,如果我們的國家不存在了,那還要這個世界干什么。
這話說的就是振聾發聵,也是當時很多大國首腦與民眾們的內心寫照。
戰爭一旦開啟,且達到了一定的地步以后,其內部固然會有大量的投降派,也會有許多上層畏懼自身利益乃至于生命等方面受到侵害,想要綏靖妥協。
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像是一輛列車,當這兩列車以高速開始行駛以后,再想要讓他剎車停下來,恐怕就是沒那么容易了。
尤其是這兩列車基本上剎車屬于過熱狀態,真要生猛減速的話,很可能直接就導致出軌崩潰。
這樣的前提下,列車只會朝著一個方向前行,載著所有人一步一步走向毀滅。
最終的結果自然是一輛又一輛這樣的列車,沒有辦法停下,只能相互撞擊在一起,造成了人類崩潰這一結果。
而這也是當時人類真正淪落的第一個關鍵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爆發的戰爭使得人類對于周遭的資源、以及自身的文明成果,極盡掠奪和破壞,幾乎幾百上千年的燦爛文明成果,就這樣大量的毀壞在了人類的內戰當中。
大量的人口或是直接死在了戰爭的武器當中,或是死在了之后的各種饑荒、暴亂里。
大量的人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