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過去的事
魔植給楊越提供的信仰之力,簡單而純粹,基本上對于楊越自己的心智想法不會構成太大的影響。
當然也不能說是完全沒有,其中一點很直觀的體現那就是楊越對于魔植的親和程度,對于魔植的在意程度,都是十分高的。
但這些其實是楊越能夠清楚的感知出來的,且不會對于他造成太大影響的。
畢竟,這些魔植最早就來自于楊越獲得的魔植系統,是他開發和研究出來的,有著天然的親近感。
同時,楊越也從這些魔植身上獲得了雙重的力量,那么他站在這些魔植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基本上也會成為一種本能。
說實話,楊越自身覺得稱呼他為魔植之神其實是相當貼切的。
畢竟,自然之神的話是掌控真正的自然,但他雖然能夠介入一部分自然的掌控能力,但主要還是借助著魔植的力量。
當然,真正獲得了魔植之神的權柄,懂得利用魔植向他提供的信仰之力,那又是完全不同的,是屬于另外一個概念了。
魔植這種生命體,對,就是生命體。
楊越其實很難完全用動物或者植物來對魔植進行分類。
從形態和大多數的功能以及性質上來說,魔植自然是屬于植物的。
它會進行光合作用,可以通過吸收游離的能量,地下的肥料和養分,茁壯成長。
這些方面的屬性,確確實實與植物無異,可以說就是植物。
但是,另外一方面,那就是魔植,每一株魔植,都有了較為完整的神經系統,這是有別于傳統植物的。
過去很多人曾經研究的一個問題就是,植物是否能夠感知到痛覺。
也就是花園或者一些公園里,經常所見到的宣傳語里,“不要踩我,我也會感到痛”,“請善待植物,腳下留情”!
這些宣傳語將植物擬人化,似乎植物也能夠感受到疼痛。
但其實植物是沒有神經系統的,人感到疼痛是因為收到了刺激,而刺激通過神經傳導到大腦產生疼痛感。
雖然植物可以因為外界刺激做出反應,含羞草的收縮,植物的向光性,根的向地性,但都是由于觸碰或者光照以及其他因素的改變,導致植物內部發生了一些變化導致的(有化學物質的分布改變或者一些生化反應發生),所以大多數植物是不疼的。
不過在對植物會不會感覺到痛進行過類似研究中,能夠發現當你摘掉樹葉時,一種興奮性質的傳遞物質會激起一種含鈣物質。
接著這種物質會傳遍植物的葉脈,在這種訊息下植物會展開自衛荷爾蒙,提醒其他部位有危險,要做出防衛準備,當然這些事外界是無法感知到的。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植物又是有一定的意識反應。
而魔植……在這點上與普通植物不一樣的地方就在于,魔植是有神經系統的。
它過去或許是屬于植物,但在魔化以后,龐大的生命能量讓其體內不斷催化出了一些特殊的能力,同時也讓它獲得了一個較為完整的神經系統。
這個神經系統可以讓植物對于外界,對于周圍的感知更加敏銳,同時,由于這個神經系統的存在,依托著整株植物本身的軀干,這些魔植開始有了模模糊糊的意識。
這種意識不是說完全可以如人類或者其他智慧生物一樣,進行復雜的思考。
在魔植當中,它們其實更接近于本能的一種思考的集合。
其實就像是人類或者其他一些智慧物種,他們都有自身的身體本能。
這些身體本能是塑造生物關鍵信息,因為只有擁有了這些本能生物體才能夠在各種復雜的活動之中逐漸成長起來,最終成為有認知有意識的智慧生物。
魔植其實也是類似的,他們有了神經系統,不止還能夠再通過神經系統形成原來的生物體本能匯聚,從而誕生出一種類似于原始ai一樣的生物體意識。
這種生物體意識肯定是要比普通植物要更加強烈一些。
比如當他們遇到危險的時候會反擊會發動攻擊能夠識別敵我雙方,可以聽從其他人的指揮。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魔植已經具備了一個智慧生物體的很多特征。
他雖然也沒有辦法輕松自在的移動身體,但是能夠通過原始的本能與其他的同類進行交流,趨利避害可以洞察很多事情,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這些魔植其實已經是智慧生物。
不過相比較而言,他們的思考邏輯要更加的固定程序化,有些類似于原始的計算機ai系統沒有辦法像人類或者其他某些做生物那么天馬行空,但卻沒辦法因此而否認對方不是智慧生物。
而楊越對于這些模式的判斷就更加簡單,因為這些魔植能夠向他表達很強烈的情感是那種混雜的感激欣賞,敬畏敬仰等復雜情緒的情感。
這些情感相比較起人類來說,他們是極其單一的,所以對于楊越的影響不大,但是自然提供的信仰之力也是相對較少。
“……希望我們的自然之神能夠對付得了面前的這頭巨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也就在三人說話之間,他們基本上都匍匐下來,遙遙望著那不可一世的巨龍,一個個內心的情緒不斷翻涌沸騰。
在他們心里,他們肯定是不愿這頭泰坦獲得勝利的。
不,不是說。獲得勝利,而是這頭泰坦真正沒有可以止住他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