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得力助手
許寧對王振東的飛行技術一直很贊賞,連忙舉杯回應:“不用謝,你們已經是山海工業的一部分,我的投資是理所當然的。”
看到這一幕,王振東笑著說:“讓你見笑了,張經理平時可不是這樣的。”
接著補充道,“對于飛機上的技術問題,我們通常都會先咨詢他,畢竟他是技術出身,對飛機的每一個部件都了如指掌。”
“唉,公司資金緊張,造飛機的設備貴得嚇人,他為了籌款,低聲下氣了很久,差點兒連腰都直不起來了。”
“你這一筆投資,算是幫他挺直了腰板。”
“可能是因為以后不用再為錢發愁,能專心造飛機,所以他今天特別高興吧。”許寧帶著幾分驚訝地說道。
“我還從沒見你這么健談過呢。”
王振東沒想到許寧會這么說,愣了一下。
看到他的反應,許寧笑了。
他抿了一口酒,盡管已經喝過很多次,但每次都覺得茅臺真是香醇無比。
接著他說:“看來張建龍是個不錯的領導,值得你這么維護。”
“你放心,我不會換掉他,畢竟今天是他主動立下的軍令狀,如果有什么問題,我還得找他負責呢。”
聽了這話,王振東明顯松了口氣。
許寧偷偷看了一眼,沒有再多說什么。
其實從王振東開口的第一刻起,他就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許寧用開玩笑的方式來回應,是為了緩解王振東的尷尬,同時也拉近彼此的距離。
對于一個平時寡言的人來說,能為張建龍求情想必是下了很大決心。
如果自己態度過于嚴肅,只會增加對方的心理負擔。
這對他來說也是個好消息,至少說明能得到王振東支持的人,在能力上應該不差。
原本他對張建龍的一些行為有些不滿,考慮是否讓唐聯長暫時接替,但現在看來,那些不足之處就不必在意了。
第二天早晨,許寧揉著頭從酒店醒來。
他和其他幾個人一起下樓吃早餐,讓他意外的是,蕭建浩竟然也在其中。
昨晚他親眼看到蕭建浩喝了至少三瓶白酒,早上卻精神抖擻,這讓許寧不得不佩服。
他以前不知道蕭建浩有這么好的酒量,以后應酬時總算有個得力助手了。
許寧喝了一口小米粥,翻開當天的報紙。
每天早餐時看報已經成為他的習慣,因為在那個互聯網還不普及的年代,這是了解世界的便捷方式。
蕭建浩和唐紫薇對此早已見怪不怪,蕭建浩還順手把許寧面前的一籠包子拉到自己面前,大口吃了起來。
“許寧,我們今天去哪兒?還留在都城嗎?”
"許寧?"
見許寧許久沒有回應,他不禁疑惑地抬起了頭。
只見許寧此刻正緊緊盯著手中的報紙,眼中滿是驚訝,仿佛看到了什么令人震驚的消息。
事實上,他的注意力已經被報紙上的兩條新聞牢牢吸引。
第一條是國內的頭條新聞:【中星微,國內首家集成電路企業,在上海成立】;另一條則是國際新聞:【北極熊國宣布獨立!】
第一條新聞的意義不言自明,他期盼已久的提升芯片技術的機會終于來了!
盡管軍事領域的芯片對可靠性和穩定性有較高的要求,通常不會追求最先進的制程技術,因為越精細的工藝往往越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如電磁干擾或輻射的影響。
但即便如此,對高性能芯片的需求依然存在,例如,戰斗機如殲20所使用的45納米魂芯二號,就是為了滿足復雜的計算需求。
信息化戰爭時代,誰能更快地處理信息并作出反應,誰就能占據先機,因此,在保證可靠性的前提下,如何使用更先進的芯片技術是一個關鍵問題。
中星微的成立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標志著海外的技術專家開始回國發展,而許寧正等著這些人才的到來。
至于第二條新聞……
如果記憶無誤,上輩子的狗熊國正是從這一刻起進入了解體的倒計時,接下來的幾個月里,一場未遂的政變將拉開序幕,隨后其他國也將紛紛宣布獨立。
這意味著兩極格局即將結束,單極世界將到來,留給他的操作空間會大大縮小。
他意識到,必須在此之前增強國家實力,想到這里,他望向窗外,一個大致的計劃在腦海中漸漸成形,時間緊迫,但這場變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關鍵在于,他能在狗熊國解體的過程中爭取到多少利益。
比如他一直渴望得到的蘇27的AL-31F渦扇發動機、核潛艇,以及瓦良格號航母,這一次,有了他的參與,事情或許會有更多的可能性。
據他了解,蘇聯曾經擁有過九艘航空母艦,其中,“烏里揚諾夫斯克”號尤其令人遺憾,因為這是蘇聯首艘核動力航母。
它的設計目標就是為了匹敵米國的核動力航母,排水量更是計劃達到九萬噸,如果不是因為后來的解體,導致這艘船和造船廠一同歸于烏蘭,它也不會落得被拆解的命運。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