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裝大了……
大秦學不會。
這話讓嬴政再一次理解到了大秦和李緣那一朝差距有多大。
居然連學的可能都沒有……
“你教不行嗎?”
“這不是我教不教的事,有些事需要科技基礎和社會結構都達到一定程度了才行,在此之前亂來不僅沒效果,反而會更差。”
嬴政沉默的坐到了椅子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李緣看了看他,也在一旁抽了條椅子過來,跟嬴政一起坐著。
只是一個看著地面,一個看著大殿外的天空。
許久后,嬴政才開口道:“你覺得,呂不韋的商行需要多久才能為大秦帶來錢財?”
“應該快了吧,只要科學院產能跟得上,最多半年左右。”李緣看向了他:“政哥,你是不是覺得現在的大秦太費錢了?”
“對。”
嬴政有些沒好氣的看了他一眼:“眼下國內官員工錢還可算小事,但之后的各方面發展呢?工廠建造呢?軍隊工錢呢?照你這用法,秦國之前九年的花銷,可能還不如你之后一年花得多!”
李緣沒心沒肺的笑了,有點不好意思。
“首先,我會給你賺得更多的;其次,這是必須的,發展初期不花錢,這不可能。”
這個道理不管何時都不會變。
后世改革開放初期是什么景象?
當時軍隊都得勒緊褲腰帶,為民生讓路。
當年的會議上,那位身為領導人,卻只能對珠江省的領導人說一句:中央給政策,給不出錢……
發展初期,怎么可能不困難?
即便當年都做到那個程度了,可整個過程下來又埋了多少雷?
李緣只能保證大秦不踩那些坑,但你要是說省錢……
他又跟嬴政說起了明朝和清朝幾任皇帝對貪官的態度,好讓嬴政在之后有更多參考;因為他之前的建議只是個想法,李斯他們制定出的標準如果能有嬴政用后人經驗做對比,完善度會更高。
朱元璋對貪官狠,但等他死后呢?
建文帝一朝官員們開始“報復性貪污”……
永樂帝上臺后倒是想學自家老爹,可時局不同,他再想扭轉情況也只能是做到盡力。
而清朝,雖然李緣很看不慣,但雍正的行為倒還真是有點意思。
聽到雍正有作為、但最后康乾盛世的名頭里卻沒有他,嬴政笑出了聲,笑容很是諷刺。
“這就是那一朝的文人?”
李緣沉默了一下,沒作回答。
“你曾說寡人歷史上對那些博士有諸多寬容,寡人現在想起來居然感到有些不值。”嬴政冷哼一聲:“瞧不起秦人、卻又不想為秦人效力,那當初他們怎么跟齊王一起投降了?”
“或許是因為秦軍把刀架他們脖子上了。”李緣笑了:“不過這一次,有書籍在,他們會求著秦國的。”
嬴政眼珠一轉,似是想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
“按照學宮和書籍的作用,他們最后會巴結著寡人用他們,到時候你有沒有興趣自開一派?”
“開什么?”
“你在學宮留下的那些文章詞句已經傳出去了,學宮已經招攬到了一些先生,已經給你冠上了‘李子’之名,如此優勢,不想當開派祖師嗎?”
李緣:“……”
李子之名……
還開派祖師,水果派嗎……
又跟政哥聊了會天,告訴他一些歷史上貪官的事例后,李緣選擇了離開。
他本來在府邸里吃“進口糖”享受著,結果被章邯一個消息勸來了皇宮,女婢們還等著自己呢。
國師府。
剛回來的李緣就看到了一個上門的客人。
“尉繚,拜見國師!”
看到眼前對自己行禮的中年人,李緣伸手扶起了他。
上下打量了他幾眼,發現這人身材壯實,頗有武將之風,但人卻顯得有些隨和。
當然,只是外表而已。
他的思想可一點都不“隨和”。
歷史上對尉繚的記載其實很少,其中甚至不僅有對其名字的猜測,還有對其年齡的猜測。
因為尉繚在當上太尉、給始皇整頓好了軍事問題后就沒有記載了,再加上曾經魏惠王時期也有個叫尉繚的人的記載,但那和嬴政時期相隔近百年,所以對尉繚的年齡一直是個迷。
不過李緣眼下見到真人了,親自解決了歷史謎團。
這是個中年人。
那他后來在史書上沒多少記載的原因,很可能是完成他對秦國的使命后就去世了。
李緣讓侍女上了茶,隨后看向他:“找我何事?”
尉繚沉默了一下,說道:“大王已決定不日后任命在下為太尉,特來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