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曹丕、韓非:***!
抵制商品這事,其實古代華夏早就有人干過了。
可結(jié)果卵用都沒有。
三國時期,蜀漢經(jīng)濟在丞相的治理下恢復(fù)、并且朝著越來越好的情況發(fā)展,其中主要的出口產(chǎn)品就是蜀錦。
蜀錦確實很好,不僅魏吳兩國的喜歡買,甚至鮮卑之類的異域人也喜歡。
東吳和蜀漢幾乎算盟友,東吳沒什么意見。
可對魏國不同,武侯可是天天想著‘光復(fù)漢室’的,魏國人買蜀錦,這怎么看都有點別扭。
這讓當(dāng)時的魏文帝曹丕極其不爽。
他是一個喜歡“關(guān)注民生”的人,曾經(jīng)專門下詔勸人們不要買東吳的大米、荔枝、龍眼,還斥責(zé)蜀錦質(zhì)量差,勸大家不要資敵,最好都買魏國自己的東西。
可尷尬的是,他的下詔沒點屁用……
一是許多世家大族陽奉陰違,表面說著好好好、背地里接著買買買。
二是徹底打出了蜀錦的名聲,讓蜀錦成為了所有魏國百姓眼中的“高檔品”,間接增加了蜀錦的銷量。
曹丕一怒之下怒了一下,并給敵國丞相送出了一個助攻。
不知道當(dāng)時曹丕是怎么想的,但諸葛亮聽說后,當(dāng)時一定會哈哈大笑。
那可能也是他自接手蜀漢以來……最開心的一天吧……
李緣說完了這段,緊接著說:“抵制外國商品是個好主意,但對于大部分人來說,相比于這種公道大義,還是享受和個人利益更重要。三國時期魏國許多世家大族和權(quán)貴是這樣,六國的貴族,也會是這樣。”
嬴政沉默了一下,默認了他的說法。
“那這么說,商品之事,不會有任何阻礙了?”
“有還是有的,因為不管什么時候,也終究會有一些為了大義而不要利益的傻子,他們會不擇手段來阻止。”李緣笑了笑:“對于這部分人,我們得歡迎他們跳出來。”
“正好解決掉是吧?”嬴政也笑了。
這一刻,他反而期望有人能跳出來抵制了,既能從他們那賺到錢,又能趁機把六國里一些頑固分子給干掉。
只是他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會跳出來,也許一個都沒有。
“呂不韋或者李斯找你了嗎?”
“沒有啊,怎么了?”
“寡人下令準(zhǔn)備鑄造新錢,用以你曾說的貨幣主權(quán)之用。”
李緣搖了搖頭:“他們估計不會找我。”
歷史上秦朝統(tǒng)一了貨幣,只是效果不大;但那是因為時間太晚,沒給李斯留下多少時間的關(guān)系,所以才導(dǎo)致秦半兩有許多缺陷。
如今,有了得到后世經(jīng)濟知識加成的呂不韋,有了意氣風(fēng)發(fā)還有足夠時間鉆研的李斯,他們制定出的錢幣,絕對不會輸給漢五銖。
(五銖錢:華夏古代歷史上流通時間最長、效果最好的錢幣)
這話讓嬴政點了點頭,卻還是說了句:“你盯著點。”
“嗷~”
嬴政看了他一眼,似乎在奇怪他這答應(yīng)方式。
正當(dāng)李緣以為沒自己什么事了時,嬴政問了句:“如果三年內(nèi)滅韓,你認為如何?”
這一瞬間,李緣以為自己聽錯了。
啥玩意啊?
這才哪一年啊?
看到他的眼神,嬴政瞬間就知道他誤解自己了。
“不是你想的那樣。”
……
與此同時,韓國國都。
韓王安正在接見秦國使者——蒙武。
按照道理來說,需要一國裨將軍這個等級的人出使的事都是大事,但韓王安想了一個晚上也沒想明白最近韓國有什么大事……
于是哪怕是接近晚上了,他還是想著先見見再說。
要死也得痛快點,他不想這么熬著……
等見禮完畢后,韓王安按照禮節(jié)問了下秦王的近況,并請蒙武代替自己問好后,直接開口問道:“秦使來韓,有何要事?”
蒙武微微一笑:“只是想聯(lián)絡(luò)一下秦韓之間的情誼,并向大王來要一個答案。”
“向寡人要答案?”
“敢問韓王,是殺掉一人好?還是滅掉一國好?在下所指之人,是為鄭國。”
韓王安心中一跳,滿腦子都是:完了完了完了……
他雖然今年才登上王位,可他早就知道了這個計劃,當(dāng)時他也和父王他們一樣沾沾自喜,因為秦國真的在按照鄭國的方法修渠,這不是成功了嗎?
可眼下看來,秦國貌似早就知道了?
既然早就知道卻還是在修,豈不是證明秦國認為修了這條水渠的好處遠比花費的要大?
那如此一來,秦王這次派人來出使,主意并不是因鄭國之事問責(zé)……
他瞬間開始了思維風(fēng)暴,并且迅速想清了這個結(jié)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