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有時候,結果比過程重要
咸陽城。
李緣的車隊緩緩進入。
按理來說,國師出行應該要有士卒提前一條街就維持秩序的,但李緣是個另類,他根本不擔心安全。
所以,他只在馬車周圍擺了十幾個騎士,并且提前百步讓步卒告訴平民們讓開道路,衛隊其余人全部都在馬車后面。
于是這就導致李緣這個國師車隊的周圍,聚集了無數平民觀看。
一旦李緣掀開側面的簾子,總會有平民帶著笑容對他揮手,或是直接對他行禮。
他本是想著在沒有安全擔憂的情況下盡量親民一點,可現在……
“怎么有種被當猴子看的感覺?”
放下簾子,李緣總覺得哪里不太對。
不會有些民眾在知道自己車隊即將要到時,會趕緊回家喊家人一起出來看吧?
王宮附近,風武街上。
由于一側就是宮墻,人群最終止步在這里,直到李緣的馬車駛入宮門后才漸漸散去。
人群里,一個中年男子正看著周圍帶著笑容散去的平民。
“今天可算見著國師了!”
“是極!要不是國師府不接受禮品,不然我還真想拿點山貨給國師表達一下心意!”
“國師不會要的,他肯定會說:你的山貨自己拿去賣多給家人買點東西?;蛘邍鴰熤苯佑缅X買了你的。”
“……”
聽著這些平民的談論,聞咨久久無語。
王宮內。
聽到李緣去了太子宮,嬴政也不在意,繼續看著眼前的一份報告。
北徵縣縣令在當地公布了一些對工人的條例,他覺得很合適宜。
李斯他們還沒有制定出一個完整、系列的對工人的律法,因為各地經濟情況、礦產情況、發展情況都各不相同。
就算最后真的要發,可能除了待遇、勞作時間這些以外,其余方面都只會制定出一個范圍,讓各郡縣官員自己考量當地情況。
嬴政也能理解李斯大概在想什么。
既然總歸要由各地官員考慮一部分,那就沒必要趕時間了,盡量想出一個最完美的律法,以免以后朝令夕改或者有什么沒考慮到的情況。
而在這之前,就先讓各地官員自己試著干,正好還能試探一下他們的才華、品行、對平民的態度。
雖然這過程中肯定有一些平民會因為遇上當地的貪官而受到傷害,但對于整個秦國來說,無傷大雅。
于個人來說這很殘酷。
但對國家大局來說,還處于可以容忍的范圍。
“大王。”錦隴走了進來,匯報了今天告病在家的聞咨其實徘徊在人群中的事。
嬴政笑了笑,示意不必管他。
聞咨在官制改革后擔任了‘外事部’部長,職責范圍跟之前的典客衙門類似、掌管邦國屬國的外交事宜。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廷會將大部分重心都放到國內發展的現在,聞咨的存在感相比之前低了許多。
雖然也是部長,可部長跟部長也是有區別的。
嬴政本來想著打完了匈奴,就讓聞咨準備西域的事,正好也把這些表面服從、但心里未必認可李緣的人打發出去。
可現在,這貨似乎有些“回心轉意”?
“現在才回過頭,不是太晚了嗎?”嬴政搖了搖頭,將對北徵縣縣令的報告發往廷會,讓李斯知道自己對這個縣令的行為挺認可。
縣令怎么想的,他不需要知道。
他只需要知道這行為能對大秦有利就行。
門口,一陣喧鬧聲傳來。
“國師!你那是在騙人!”
“蒙恬,話可不能亂說啊,我哪騙你們了?你看看扶蘇多可愛,人家就沒這么說?!?br />
“那是因為……因為……因為他還小不懂!”
嬴政臉色古怪。
能把那個淡定的蒙恬氣得話都結巴,李緣果然有點手段……
門口,李緣抱著扶蘇走了進來,左手邊還跟著一個氣鼓鼓的蒙恬。
“拜見父王(大王)!”
兩個小孩行禮,李緣則是直接走到一旁的一個凳子上。
嬴政在王座旁擺了一個小凳子,似乎是習慣了李緣的存在。
“你把他們怎么了?”
看到蒙恬即使坐到了底下還有些惡狠狠的盯著他,嬴政有些好奇。
“沒什么,教他們玩了下魔方?!?br />
看到扶蘇正在快速打亂的魔方,嬴政有些意外:“你能復原了?你不是說你也不能復原嗎?”
“是啊,但我教了他們另一種方法?!?br />
“什么?”
李緣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