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人類從歷史中學(xué)到的唯一教訓(xùn)……
廷會衙門。
李斯正和陽沐一起,帶著十幾個部長級官員開著會。
但這會議的氣氛,卻顯得有些凝重。
“李廷會。”財部部長隗林看著眼前的文件,語氣猶豫:“真要改這么多嗎?”
李斯點了點頭:“必須要改了。”
所有人默不作聲。
這是一部由李斯提交出來的《新秦法》。
雖然還只有一些總綱,細(xì)節(jié)還需要各部門分別制定細(xì)則,但僅僅只是這如今的這些總綱,就足以讓除李斯、韓非、陽沐三人之外的所有人感到驚訝。
比如在平民走動的方面。
原本的秦國,除了朝廷征召以外,大部分底層平民流動性其實并不怎么高,甚至連縣城都很少去。
最多也就去附近的鎮(zhèn)子上,大部分人天黑前就會選擇回去。
然而現(xiàn)在,李斯制定的新法當(dāng)中,除邊境縣外,內(nèi)地縣市可以允許平民在本縣和與本縣接壤的鄰縣內(nèi)自由走動。
“李廷會,這……”咸陽令張固遲疑了下:“雖然大部分平民都不怎么會出門,但這是否太過激進(jìn)了?”
李斯搖了搖頭。
“第一,這是國師的命令,我們必須要服從。”
“第二,這是在考慮了科學(xué)院提交上來的科技報告后的最優(yōu)范圍。”
“以如今咸陽城周圍的工廠為例,諸公沒看到它們吸引了周圍好幾個縣的平民嗎?未來工廠雖說會開遍全國,但也不是每一個縣都有合適資源可以發(fā)展的,不是每一個縣都可以抽調(diào)出足夠人手的,不進(jìn)行一定程度上的縣級合作,發(fā)展速度會很慢、或者說很不均勻。”
眾人看了看,仿佛有些槽想吐,卻又不知該怎么說。
國師的命令?
除了你和陽沐以外,我們啥也不知道啊……
至于考慮科學(xué)院提交的報告?
敢問這報告在哪?
在你家嗎……
身側(cè),陽沐宛如個雕塑一般坐著沒動,就算有人看向他他也當(dāng)做沒看到。
“好了。”李斯說話了:“還有何異議?”
“在下有異議。”外事部部長聞咨拿起了自己身前的文件:“李廷會在新法中說要放開一些限制,比如取消連坐,敢問這是您的意見還是國師或者大王的意見?”
“我的。”
“那李廷會可想過,若是大王或者國師不同意呢?”
“想過。”李斯說:“但沒這個可能。”
“為什么?”
李斯沒回。
難道要說這是自己通過對大王和國師的理解而推測出來的嗎?
這事他可以干、可以猜,但不能說。
而他實際上也猜對了,嬴政和李緣確實想過要開始改變秦法,只是嬴政怕短時間內(nèi)事情太多而沒有下令,李斯卻在無意間主動做了。
“本官知道你在想什么。”李斯又看了看其他人:“也知道諸位在擔(dān)心什么,無非就是這改動了我秦國上百年來執(zhí)行的商君之法。”
“可諸位,當(dāng)年的商鞅制定秦法時是什么時候?如今又是什么時候?”
“別的不說,僅國師的科學(xué)院就足以改變整個秦國,那秦法為何還非得延續(xù)百年前的商君之法?”
“秦國難道就不能有繼商君之后的新改變嗎?”
李斯深吸一口氣,開始對他們說著為何要改變秦法的理由。
不僅是對平民的限制的改變,還有對商業(yè)的,還有對礦產(chǎn)資源的,甚至小到地方縣城城門的關(guān)閉時間都要求做些適應(yīng)性改變。
可以說,除了對軍隊的法律李斯沒寫之外,其他的一律都有變動。
一側(cè)的空地上。
被嬴政強迫來隱身偷窺廷會工作的李緣連連點頭。
這李斯不愧有千古丞相之才!
就那平民流動性,別說秦朝,哪怕是在后世,其實也相差不大。
他依稀記得小時候,除了爸媽南下去珠江省打工期間帶自己去過幾次外,自爸媽回來帶著他之后,他近十年都沒出過所在的地級市,還是到上大學(xué)時才去到省城。
而他身旁,嬴政雖然也覺得李斯的話很好,卻在同時關(guān)注著其他十幾個官員的表情。
那些方案李斯早在之前就問過他,這些改動與其說是李斯制定的,還不如說是李斯在自己和李緣給出的范圍內(nèi)做出的答案選擇。
反對李斯?
那不是在反對李斯,這是在反對寡人……
“政哥,我們就這么偷窺?”
“什么叫偷窺?寡人只不過是來看看有哪些官員依舊有問題罷了。”
“問題?”李緣想了想:“是指不愿意接受新的改革?”
嬴政點了點頭,示意他看向聞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