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身體不見了怎么辦
透過屏幕看到場地竟然一個人也沒有了,用來接入針銀光閃亮亮地從天花板上垂下來。像是告訴元新東——原來連接在上面的身體已經不翼而飛。
元新東大喊“我人呢??”
后來一想不對,再喊:“我身體呢?!”。
可“在”虛擬空間內,喊出的話語屏幕上只是寥寥數行字而已。
拉克克也不在自己的機位上,他去哪了?
元新東趕忙給吧臺姐姐,那個叫杰西卡的女生,發了一條信息讓她告訴自己是咋回事。
杰西卡掃過元新東打在屏幕上的文字,趕忙回復一行:“東,您的朋友告訴我們你暈倒在多人間,到街上找救護車把你拉走了。”
“啥,我人還在線上。強制拔除不觸發系統報警嗎?”
“昨天晚上停了半小時的電,他說得又很著急,您又一直躺在地上抽搐。只好讓他把您的身體帶走了。”
“……”
2245年,得益于生物學、材料學和數字技術的進步,意識和思維可以像程序那樣存儲、可以像程序運行了。
由此,虛擬體驗帶給人的感覺更加真實,每天遨游于虛擬空間變為潮流、習慣,一個全新藍海出現了。
科技公司給用戶非常大的優惠,送設備、送流量,鼓勵用戶體驗“線上生活”。
一時間,所有大樓、街頭的全息廣告來來回回地播放著直戳靈魂的廣告詞:
“完美體驗、真實觸感,盡在數字娛樂系統”
“想要留住快樂記憶的每個細節,那就把它上傳到虛擬空間吧”
“想要實現‘永生’之夢,試試將自己上傳吧”
“全新數字人生,即刻嘗試”。
大力度優惠之下,人們紛紛購買了虛擬設備,將自己的信息、記憶上傳到虛擬世界。借助設備與算法的轉換,人們的思想便可以化作數據流,暢游在虛擬空間的每一個角落。
此時人類已經不再單純依靠肉體活動,成為活躍于現實空間和數字空間的多維生命體。
當然,上面種種都需要花錢,特別是一個幾乎無限的虛擬空間建設所需費用巨大,很多中小國家都負擔不起。
于是全球各國政府聯合起來,將全球所有虛擬空間劃分為12個大區。并選取資本雄厚、活躍洲際12家超大型跨國集團,給予它們特許身份,負責所在大區虛擬空間的運維工作。
南太平洋是塔希-凱恩公司負責,作為南太平洋地區涉及采礦、海運、金融等領域的壟斷企業,經營此項業務感覺像干一個不賺錢的“兼職”。
之后發生的事情說明,元新東想得太簡單了。
幾年前,元新東孤身一人來到礦業都市。因為新移民身份,可供他選擇的工作不多。
每天多數時間駕駛外骨骼深入地下200米高熱高壓環境下挖礦,一月所得薪水僅僅夠吃飽喝足。畢竟礦業之都,高收入帶來了高消費,什么都需要花錢。
除了家里練練啞鈴,實在找不出更有性價比的娛樂方式了。虛擬世界的種種“優點”,對于元新東來說的確很有誘惑力。
于是元新東將意識上傳到了網絡,經過轉換,成為一名混合生命體。然后他進入到編號42的虛擬商店,購買了好些在線游戲,玩得很開心。
畢竟,只要15.66美元就能體驗全感覺、沉浸式射擊大作。擺脫了鼠標和鍵盤的虛擬時代游戲槍炮齊飛極為真實,加上,挺刺激腎上腺素的。
離房子兩個街區的網咖,是元新東常常去玩的地方。
這家裝潢有點老舊,又靠近港口設置的回收處理區,市中心的人是不去的。
原因無他:性價比高。他們硬件高端、設備穩定。
還給消毒。畢竟操作機器人忙碌搬貨一天所給工資不多,要是因為染上“病毒”請上好幾天假扣錢,得不償失啊。
辦會員給送啤酒。休閑之后來一杯,的確不錯。
單人間保護措施周全。提到這一點,元新東想起住樓上13樓的托尼,玩大競技跨欄比賽一關他起步跨出了自家窗戶。
明星演員能在星光大道留名,托尼只能在水泥地上留下一個人形大坑。幸虧去年進行過全身機械化改造,托尼才僥幸撿回來“半條命”。為什么才半條命呢?因為重新維修時高昂拼裝費用可是把托尼積蓄都掏空了。
想到這茬,元新東覺得當初不在自己公寓里擺虛擬設備是正確選擇。
“嗡嗡嗡”,智能顯示器正在反復播報:你上傳的記憶已經超過存儲閾值,虛擬空間運行會受到影響,請盡快購買新存儲空間!請盡快購買新存儲空間!
半年前開始,一個奇怪的夢時不時在夜晚浮現元新東的腦海,有許多穿著白大褂的人,也好像有人在爭執。
元新東感覺自己小時候也有過類似的夢,但以前夢境是朦朧不清,碎片一樣。現在感覺清晰起來。
跟同事聊天說這個事兒,大家都笑話他太敏感了。不管是誰,登入虛擬空間次數過多了都會產生這樣的夢境,重置器重置一下就好啦,何必太在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修改記憶?應該不會有人花篡改普通人的記憶,犯不上費這么大功夫。
元新東卻將整段夢境保存下來,或許有什么啟發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