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找我是不是有事兒?
明興八年五月十五,紫禁城,奉天門外,鼓樂大作,喜慶非凡。
今天是越王朱瞻墉就藩樂浪郡的吉日,但他的臉上卻沒有喜悅,而是多了些許愁苦。
完成受封金寶金冊和太廟告祭與燎煙儀式后,身穿九旒冕服的朱瞻墉心情有些低落的跟隨著禮部兩名引禮官的引領下,從東側第二橋(非天子御橋)引至奉天門,來到了皇駕前向皇帝行五拜禮后穿過奉天門。
當初自己這個大侄子鼓動老太太將他的封地從浙江富庶之地改封到朝鮮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時,他就沒高興過。
遠離故土,越洋跨海,去一個自己毫不熟悉的異國他鄉(xiāng)就藩,以后估計再難回歸故土,怎能讓人高興的起來。
朱元璋自確立分封制后,生怕委屈了自己的兒子們,所以制定了相當繁瑣的禮儀章程。
朱祁鎮(zhèn)卻不喜這種繁復又勞民傷財?shù)膬x式,但這是他的親叔叔,面子還是要顧及的,畢竟老太太還在,他也不想讓老太太傷心。
“臣,朱瞻墉即將就藩樂浪,今特向大明天子吾皇萬歲辭行!”朱瞻墉跪在皇駕前,朗聲道。
朱祁鎮(zhèn)點點頭,走下丹墀,身旁的宮人將兩杯御酒奉上,朱祁鎮(zhèn)拿起酒爵,來到朱瞻墉身前笑道:“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越王,喝了這杯家鄉(xiāng)酒,就上路吧。”
朱瞻墉心情復雜,但還是恭敬的接過酒爵頗為豪氣的一飲而盡。
隨后,他又走到丹墀下,鄭重叩首。
至此,大部分流程已經(jīng)結束,朱祁鎮(zhèn)又說了幾句勉勵的話,就坐著龍輦回了乾清宮。
朱瞻墉則是由百官相送,出了承天門。
承天門外此時已經(jīng)設好豕羊各一祭祀用品,朱瞻墉在引禮官的引導下祭拜后,坐上皇帝欽賜的親王駕,帶著他的屬官和一眾仆從,浩浩蕩蕩的駛出了北京城,向天津方向而去。
為了朱瞻墉能夠一路平安的到達樂浪郡,朱祁鎮(zhèn)親自下旨,派出北海艦隊的三艘戰(zhàn)艦親自護送。
去往天津的沿途,沿途官員皆著便服行四拜禮。
如此,朱瞻鏞的王駕在路上行進了三天,這才到達了天津衛(wèi)碼頭。
得益于開海通商,原本只是作為軍事衛(wèi)所的天津衛(wèi),此時已經(jīng)成了一個很大商貿貨物集散地。
“沒想到天津衛(wèi)如此繁華!”朱瞻鏞站在王駕外,看著遠處熙熙攘攘的碼頭和一眼望不到頭的各色船只感慨道。
“臣北海艦隊參將趙海蛟,見過越王千歲。”這時,一個五大三粗身穿甲胄的漢子帶著幾個將領走到王駕前,轟然道。
“快快請起,”朱瞻墉下了王駕,親自將趙海蛟扶了起來,然后又道:“本王就藩樂浪郡,有勞趙將軍和諸位了。”
“護送殿下平安到達封地,乃我等的本份,不敢勞殿下言謝。”趙海蛟道。
“趙將軍,這是些許銀錢,請你代本王分發(fā)給諸位扈從的將士們。”朱瞻墉說著,身后的幾個奴婢將三個箱子抱了過來。
“這……不大好吧。”趙海蛟笑著推辭。
“唉,此去樂浪郡千里迢迢,又是茫茫大海,本王以是不好意思,些許錢財就算是本王給諸位將士們的辛苦錢了。”說著,又看了看另外幾個將領,“你們的那一份本王都已準備好了,一會自有人送到你們的下處。”
趙海蛟身后的幾個將領沒有說話,而是齊齊看向了趙海蛟,趙海蛟想了想,笑道:“既如此,末將也就不推辭了,”說著,又回頭厲聲道:“還不謝過越王千歲。”
幾個將領頓時喜笑顏開,趕緊躬身行禮道謝。
此時已經(jīng)接近午時,朱瞻墉婉拒了天津衛(wèi)地方官的宴請,帶著家眷和扈從登上了高大的戰(zhàn)船。
站在船頭,朱瞻墉看著越來越遠的天津港,一臉的不舍。
“王爺,海上風大,您還是回船艙歇息吧。”越王妃吳氏走了過來,輕輕挽住了丈夫的胳膊,柔聲道。
“唉,”朱瞻墉嘆了口氣,滿臉苦澀的對妻子道:“此去一別,不知何時還能回來啊。”
“王爺,別多想了,木已成舟,想多了傷身。”吳氏寬慰道。
朱瞻墉又是長嘆幾聲,轉身向船艙走去,剛走幾步,他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把抓住吳氏的手道:“不對啊,我既然被改封到了樂浪郡,他為什么沒給我改王號?”
吳氏不解的問道:“他是誰?”
“算了,不想了,回倉!”朱瞻墉拍了拍腦門,又回頭看了一眼天津港,走進了船艙。
送走了越王,朱祁鎮(zhèn)回到了乾清宮,讓人叫來了一直閉門思過的朱祁鈺。
再過幾日,他就要率軍巡視九邊防務,他這個皇帝離京后,京中的一些國事還需有人主持大局。
這事兒他早就和老太太商量過了,老太太也同意了。
這幾個月,朱祁鈺乖的像個小貓,生活作息簡直規(guī)律的比他這個皇帝還規(guī)律,吃飯、睡覺、讀書,然后去奉先殿跪上半個時辰,在祖宗排位前誦讀《皇明祖訓》。
還有就是每隔五天,他還要向自己的大哥,朱祁鎮(zhèn)皇帝寫一份誦讀《皇明祖訓》的感悟,剛開始朱祁鈺被這份感悟弄的是苦不堪言,可隨著感悟越寫越多,朱祁鈺居然發(fā)現(xiàn)比跟著那些學士學那些艱澀難懂的之乎者也好學多了,到了最后,他居然能將《皇明祖訓》整篇的背誦下來。
他的變化朱祁鎮(zhèn)聽在耳里,看在眼里,也就慢慢撤了那些監(jiān)督他的人。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