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回京
王崇古滿眼的期待,卻沒換來皇帝肯定的答復。
“王愛卿,若朝廷一旦廢私學、興官學,勢必會引起天下士紳的反彈,這個結果你想過沒有?”朱祁鎮敲著桌子,沉聲問道。
王崇古雖然沒等來皇帝肯定的答復,可這點小挫折對于臉皮厚的他不算什么,他稍稍安慰了一下自己,大聲道:“陛下,教化是國之根本,人才是我大明朝盛世之根基,您說過,大明將會走上一條亙古未有之大道,您親征漠北,血戰韃子,掃黑除惡、革除弊政、嚴懲貪腐、重征商稅、開海通商為的什么?不就是為了我大明江山社稷能萬世不朽嗎?可若沒有人才,在好的基業也會衰敗,臣斗膽請陛下下決心,廢私學,興官學,為我大明萬年強盛奠定根基!”
說到此處,王崇古竟然熱淚盈眶,幾乎要哭出來。
“按你這么說,若朕不干這件事,還不行了?”
“陛下,您若不同意,臣就跪死在午門外。”王崇古五體投地的跪下,痛哭流涕道。
“怎么說的好好的,又是哭又是死的呢,起來起來。”朱祁鎮對這個官迷是徹底無語了,這尼瑪不同意還不行了。
王崇古在三喜的攙扶下哭哭啼啼的站了起來。
朱祁鎮端起茶杯,喝了口茶,開口道:“你今天盡快將手頭的事情交接給黃福,明日和朕一起回京!”
王崇古大喜,趕緊躬身道:“臣遵旨!”
“傳旨,王崇古忠君體國、老成謀國,著即調任內閣,為內閣參贊。”朱祁鎮說道。
“啊,臣…謝陛下天恩。”幸福來的太突然,王崇古幾乎要興奮的暈了過去。
殊不知,皇帝給的你越多,將來你失去的會更多。
………………
第二日,南京城外碼頭,龍旗飄揚,人頭攢動,南京六部及部分勛貴遺老排列兩班,他們神態各異,有的面色平靜,有的則是面有喜色,朱祁鎮緩慢從眾臣之間走過,將他們的神色都收入眼中。
走到船梯處,眾人準備行禮恭送皇帝離開時,就看見皇帝突然轉身,笑著對著眾人道:“諸位愛卿,朕臨幸江南月旬有余,你們是不是有些人盼著朕早點回北京啊?”
眾人一聽,心中一陣惡寒,赤裸裸的威脅,絕對赤裸裸的威脅。
“哈哈哈”朱祁鎮大笑,“朕和你們開個玩笑而已,你看看你們,好了,朕走了。”
皇帝已經登上龍舟,碼頭上的群臣們這才反應過來,參差不齊的喊道:“恭送陛下!”
朱祁鎮理都沒理,一頭扎進了船艙。
楊老三冷冷看了一圈這些人,冷哼一聲轉身登上了龍舟,大手一揮,“開船!”
龍船風帆鼓滿,舵手操舵,龍舟慢慢開始調轉方向,向江北而去。
直到皇帝的龍舟消失在天際,碼頭上的眾人這才散去。
皇帝一走,最高興的當然是這些養尊處優的南京官員們,他們各個面帶喜色,在回城的路上,三三兩兩并肩而行,低聲議論著什么,不時還能聽到他們刻意壓抑的笑聲。
黃福和陳循走在最后,皇帝走的太匆忙,甚至在最后都沒有特地召見他們,向他們面授機宜,好在皇帝將蔡福的一萬山東備倭兵留在了南京城,并任命他為南京京營總兵官,協助陳喧改革南直隸衛所。
本來朱祁鎮是想等一切安排妥當再回北京的,可是西北的戰事始終讓他有些擔憂,雖然臨走前特地下旨讓張輔代為處置軍務,但是張輔畢竟老了,處理起事情來有些老舊守城,銳氣不足。
還有那在背后策劃松江府織工罷工的主謀始終沒有查出是誰,朱祁鎮認為只要自己一直在南京,那人就不可能浮出水面。
“陳大人,”黃福開口道。
“黃大人有事?”
黃福看了看四周,拉著陳循的袖子走到一旁,低聲道:“陛下匆匆北歸,是不是西北那邊有變?”
陳循笑了笑道:“黃大人是簡在帝心的,你都不知道,我怎么會知道。”他這話倒是不假,皇帝召開完御前會議后,就沒再召見過任何一個人,除了那個討人嫌的王崇古自己去找了皇帝外,其他人都沒有再見過皇帝,自然也就不知道皇帝突然離開的原因。
黃福看了看陳循,良久道:“哎,眼下南直隸的事情錯綜復雜,皇上在南京,或許不會有事,如今皇上北歸,我擔心……”
陳循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不過隨即他拍了拍黃福的胳膊道:“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陛下身邊的那個三喜公公自始至終都沒有見到。”
黃福眼中一亮,隨即轉頭看向遠處煙波浩渺的長江,二人相視一笑,向各自的馬車走去。
畫面轉回龍舟。
船行至長江北岸,因為今天風浪較大,船行的不穩,朱祁鎮有些暈船,所以楊老三命令船隊靠岸,待皇帝好些后在啟航。
“陛下,好些了嗎?”王天賜收起銀針,關切的問道。
朱祁鎮點點頭道:“沒想到朕還有暈船的毛病。”
王天賜輕輕一笑道:“陛下不必擔心,臣已經給您施了針,您休息一會后就會好了。”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你來南京時,皇祖母的身體如何?”
“太皇太后畢竟上了年紀,有些小病小災的也屬正常,只是頭疾頗有些頑固,臣一時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