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莫要自誤
慶王宮,承運殿內。
身穿孝衣的朱秩煃正跪在慶王朱栴的棺槨前,嚎啕大哭,哭聲里似有悔恨、委屈,更有不甘。
“世子,圣旨已下,您還未領旨謝恩呢。”胡濙不知何時已站在朱秩煃身后,恭敬的彎著腰,低聲說道。
朱秩煃的哭聲戛然而止,轉過頭,獰笑著看向胡濙:“呵呵,領旨?謝恩?你讓我怎么領旨,怎么謝恩。”
“自然是心甘情愿的領旨謝恩。”胡濙站直身子,沉聲道。
“本世子要是不領旨謝恩呢?”
胡濙臉色一沉,摸了摸胡子,頗有些威脅意味的說道:“世子,好歹您也是朱家子孫,多少給自己留些體面。”說著,他回頭看了看大殿一角,蜷縮成一團的慶王妃和其他幾個慶王的兒子,又道:“下官也是奉旨辦差,還望您不要為難我。”
“為難你?呵呵,胡大人還真是會倒打一耙,現在是你在為難我!為難我慶藩!”說著,朱秩煃霍然站起身,怒指京城方向道:“我父王自就藩以來,一直是奉公守法、謹小慎微,比起中原那些胡作非為的藩王,慶藩何曾對朝廷有過不恭,他憑什么要除我慶藩?憑什么?”
胡濙見朱秩煃還沒有認清形勢,還在掙扎,語氣加重道:“世子,請注意你的言辭!”
“言辭?我父王如今尸骨未寒,他就迫不及待的想削藩,想把我的家給毀了,還要我注意言辭?”
“世子!”胡濙呵斥一聲,“陛下是君,你是臣,聽下官一勸,莫要自誤!”
“我呸!”朱秩煃一口濃痰噴出,直接噴了胡濙一臉,黃黃白白一股腥臭之氣瞬間讓胡濙差點吐了,他掏出手絹趕緊將濃痰擦干凈,氣的胡子都抖了起來。
“來人,”胡濙氣的當場發飆,大喊道:“慶王世子朱秩煃悲傷過度,神志不清,將他帶下去。”
說著,兩個膀大腰圓的士卒跑進殿中,粗暴的將朱秩煃架起來就往殿外拖。
“胡濙老兒,你不過是皇帝身邊養的一條老狗,狗,狗……哈哈哈哈”
胡濙氣的臉都白了,活了這么多年,不僅第一次被人吐了一臉濃痰,還第一次被人罵做老狗,他能不生氣,好在他還保持著幾分冷靜,再怎么說朱秩煃畢竟是朱家人,皇帝的親戚,皇帝厭惡藩王,可以打可以罵,可他們這些做臣子的若是對他們不敬,那就等著挨收拾吧。
“我說胡大人,你可真是個書生,他這樣對你,你也能忍?”寧夏朕總兵史昭上前,一臉玩味的說道。
“本官本就是讀書人!”胡濙沒好氣的瞪了史昭一眼。
隨即,他笑著對史昭又道:“史總兵,本官勸你一句,皇帝雖然要除慶藩,可沒說其他的,說回來,他們和陛下可都姓朱,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你可要掂量清楚了,別到時候板子打下來,還不知道為什么?”
史昭一愣,他是武將,可沒有這些文官那么多彎彎繞,在他看來,慶藩已經完蛋了,還有什么不能說,不能做的嗎。
見史昭還是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胡濙也不想和他多說,而是走到大殿一角,對著梨花帶雨的慶王妃湯氏一躬身道:“王妃,恕下官無禮了。想必您也知道了,陛下允慶王歸葬南京,也算是陛下作為晚輩的一片仁孝之心。南京人文薈萃,氣候宜人,最是養人,至于……還望您能多多勸勸世子,不要在口無遮攔,今天世子的那些話本官就當沒聽見,也不會上奏給陛下,還請您能體諒下官的一片苦心。”
湯氏冷笑一聲,眼淚婆娑的站起身,對著胡濙道:“時也命也,胡大人,我一個婦道人家不懂什么朝政,還請你上奏陛下,慶藩上下謝陛下不殺之恩!”
胡濙一聽,心中有些惱怒,不過還是忍住沒有發作,只是嘆息一聲,躬身行禮后,又走到朱栴的棺槨前跪下,規規矩矩的行了禮,這才拉著史昭走出了承運殿。
“史總兵,還要勞煩你吩咐下去,今晚就不要為難他們了。”胡濙回頭看了看哭聲又起的內殿,對著史昭說道。
史昭看了看大雪依舊的天空,呼出一口長氣道:“哎,都是命啊!”
“胡大人,他們何時啟程?”史昭又道。
“三日后!”
……
三日后的午后,銀川城,十幾輛馬車在數百名寧夏鎮士卒的護送下,不,準確的說是在押送下,緩緩出了城門,沿著官道,一路向南而去。
城門之上,胡濙注視著遠去的車隊,嘆息一聲,對身邊的史昭說道:“史總兵,明日本官就要回京復命了。”
“怎么,這就要回去了?”史昭有些意外,暗道:“雖然慶藩的人都走了,可留下這一大爛攤子事你拍拍屁股就走了?”
“史總兵不必擔心,我來之前,陛下都安排好了,過了年會有人來處理慶藩的后續事宜,你不要擔心。”胡濙苦笑一聲道。
史昭似乎沒有聽見,而是看著遠處的車隊突兀的說道:“你說咱們會不會也有這么一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胡濙一臉疑惑的看了看史昭,嘴唇動動,似乎想說什么,可最終也沒說出來,而是看著遠處的車隊,嘆息一聲,徑自下了城樓。
……
北京,乾清宮內。
“此事你辦的不錯,朕已下旨褒獎。”御案前,朱祁鎮笑著對剛剛回京的胡濙說道。
“臣心中有愧……”
朱祁鎮笑著擺擺手,走出御案,拿起火爐旁的釬子隨意的擺弄了幾下炭火道:“事情過去就是過去了,朕說過了,知錯能改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