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樸淼設來訪
第二日,朝鮮王城內。
為歡迎上國天使到來,朝鮮國王李祹命令禮曹安排了盛大的歡迎宴會。
此時的李祹,因多年積勞成疾,已患上了多重疾病,一只眼睛幾近失明,暗灰色的臉上布滿了老人斑,但是聽說天朝駙馬,巨鹿侯井源作為使臣來到朝鮮,原本暗灰色的臉色居然有了幾分血色。
當井源手擎符節昂首走進王宮后,他發現這朝鮮王宮的規制居然是按照大明親王規制的郡王府之制營建的,而且所有建筑均以丹青之色來區別于中國皇宮的黃色。整個王宮呈正方形,南面是正門光化門,東為建春門,西為迎秋門,北為神武門。
“這李氏還真是守規矩!也不知道皇帝怎么就看人家不順眼了,你看人家方方面面做的,太到位了,簡直就是大明的五好臣子啊。”井源暗道。
“君子萬年,介爾景福!”井源在朝鮮王宮景福宮前站定,脫口就是一句《詩經》里的詩句。
“上使好文采。”一旁剛剛回國的樸淼設拍馬道。
“爾朝鮮不愧小中華矣!”井源道。
樸淼設聽后頓時心花怒放,上使如此盛贊,
這倒不是井源故意夸贊他們,而是歷史上自唐宋時期以來,中國周邊的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都受到了漢文化的影響,形成了一種自稱“小中華”的現象。
這種現象的出現,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小國家吸收了中國文化的精髓,運用儒家華夷思想來為國家定位;
另一方面,這些國家的文明在長期受漢文化的熏陶后已經發展成熟,民族文化和民族自尊大為提高,已不甘心以夷狄自居,對周邊未接受中國文化的“夷狄”產生了優越感,故以“華”而自豪。
就拿現在這些國家的文字就能看出,尤其是某四島之國。
其次,明朝時期朝鮮與中國的關系也是其被稱為小中華的重要原因。在明朝時期,朝鮮與中國的關系非常密切,朝鮮是明朝關系最密切的附屬國之一。
明朝時期,朝鮮對中國的文化、政治等方面有著深厚的敬仰和模仿。例如,朝鮮的官制、階級出身等方面都受到了中國的影響,這種文化上的親近和模仿也是朝鮮被稱為小中華的原因之一。
最后,歷史事件也是朝鮮被稱為小中華的重要因素。在明朝時期,朝鮮曾經歷過與日本的戰爭,這場戰爭中明朝出兵支援朝鮮,成功將日本人趕出了當時的朝鮮。這一事件加深了朝鮮對明朝的感激和敬仰,使得朝鮮在明朝滅亡后,依然不承認其他朝代的地位,而自稱小中華,有一種光復明朝的感覺。
來自天朝上國使臣的肯定,這讓朝鮮一眾大臣臉上頗有榮光,甚至有幾個老臣激動的從懷中掏出了《論語》等書希望宴會后天朝上使能給他們指點一二,這讓文武雙全的井源自尊心得到了極大滿足。
就在井源暗自得意之時,就見一身材瘦削,滿頭白發的朝鮮國王李祹從景福宮內走了出來。
一國之主降階相迎,如此禮遇,若是放在大明,那是對對方的極大尊重,給足了對方的面子。
可是井源是天朝上國的使臣,加上自己的身份,番邦之國國王降階相迎,對他而言,只不過是正常的外交禮儀。
還不待井源開口,就聽李祹爽朗的笑道:“天朝上國使臣駕臨敝國,實乃我朝鮮三生有幸啊,哈哈哈。”
“大明巨鹿侯、駙馬都尉井源,奉大明皇帝陛下之命,出使朝鮮,見過朝鮮國主。”井源行禮道。
“貴使快快免禮。”
一番繁文縟節后,李祹居然握住井源的手,在一眾大臣驚愕的目光中,與井源并肩進入了大殿中。
“國主竟然和大明使臣攜手并肩而行,這也太有失身份了!”
“大明雖是父母之邦,可我朝鮮也是一國,國主如此自降身份,讓我等臣子如何自處!”
“是啊,太過分太丟人了……”
個別有骨氣的朝鮮大臣看到這一幕紛紛不滿道。
而樸淼設心中卻是知道自家國主為何會自降身份如此禮遇井源。
“哼,鼠目寸光之輩!”樸淼設暗罵一句,不再理會那些人,徑自進了大殿。
一場歡宴,賓主盡歡,宴會后,井源已經有了醉意,剛回到驛館,就聽說有人來訪。
井源無奈,只好強打精神,出門迎客。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樸淼設。
“上使,寅夜來訪,實在是失禮了,怎奈事情緊急,小臣只好得罪了。”
“呵呵,樸大人說哪里話,快請進!”雖然心里不大高興,可畢竟在人家地盤,井源還是笑臉相迎道。
二人進了屋,相對而坐,自有侍女送上香茗。
“不知樸大人來找本侯,所為何事?”井源明知故問道。
樸淼設放下茶盞,四下看了看,低聲道:“不瞞上使,小臣是代我王來找您商議營建海港之事的。”
“營建海港?在何處?”井源裝糊涂道。
“您不知道?”樸淼設有些驚訝。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本侯出使貴國,遠離大明,消息閉塞,未曾聽說什么營建海港之事,況且今天在宴會之上貴國國主也未言及此事啊。”
樸淼設想了想,壓低聲音,將他出使大明以及回來后和李祹商議的結果前前后后詳細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