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難言之隱
“陛下可有難言之隱?”王天云低聲道。
朱祁鎮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道:“朝鮮一戰后,朕打算將郕王的封地改在平壤,你覺得如何?”
王天云一時語塞,這話他不能接,也不能摻和,他就是個武將,武將只管打仗就好,朝堂紛爭,尤其是涉及皇家辛密,作為武將想要活的長久一些,盡量別摻和進去。
“臣…臣…”王天云額頭冒汗,支支吾吾。
“這里就你我君臣二人,你是朕的身邊人,有什么話說就是。”朱祁鎮似乎沒有看到王天云的表情,又道。
“陛下早就說過,藩王之害,勝過邊患。臣以為與其讓他們在國內折騰自己人,還不如將藩王們分封到海外折騰這些蠻子。”王天云字斟酌句道。
朱祁鎮一笑,拍了拍王天云的胳膊說道:“難得你能看的這么透!”
王天云說的沒錯,這正是朱祁鎮所想的。
大明再大,經過這近六十年,當初分封的藩王們如今在大明各地繁衍生息,已經成了尾大不掉之勢,藩王們現在雖然沒了兵權,可依舊是錦衣玉食,奢靡無度。
朱元璋分封二十五藩王,想著他朱家人能永享富貴,藩王薨逝,嫡子即位,親王年俸萬石,之下分封郡王,每年俸祿兩千石,下面還有鎮國將軍每年千石,輔國將軍八百石, 奉國將軍六百石, 鎮國中尉四百石, 輔國中尉三百石, 奉國中尉兩百石。
可他沒想到的是,這些藩王們簡直就是正規的超生游擊隊,兩百多年下來,整個大明的宗室每年光靠朝廷撥付的祿米就占了大明財稅收入的一半還多,以至于到了后期朝廷拿不出錢糧給這些藩王們,很多宗室后人因為領不到祿米,活的還不如普通百姓,有的甚至活活餓死。
朱祁鎮似乎又想到了什么,轉頭問道:“你覺得戰后誰適合鎮守朝鮮?”
王天云一愣,隨即心中生出些許悲涼,最是無情帝王心,他心中立刻想到可一句話“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朝鮮遠離大明本土,即使在繁華,也不如大明好。
誰也不愿意遠離故土,跑到這地方來,到這來,在很多人眼里就是發配。就像那些文官不愿到嶺南為官一樣。
“臣愿意!”王天云硬著頭皮說道。
“你?”朱祁鎮驚訝道。
“是,臣為征東大將軍,如今戰事雖未結束,可要論誰熟悉朝鮮的風土人情地理地貌,屬臣最合適!”
朱祁鎮何其聰明,他一聽就知道王天云想歪了。
從帝王角度來講,這等滅國之功,回去后朱祁鎮封他王天云一個侯爵都是虧待了他,封個國公都不為過,還有其他將領,至少也是個伯爵。
可這不又平白給大明增添了不少特權階層嗎?
王天云不是傻子,在皇帝身邊久了,他多少摸透了些眼前這位年輕帝王的脾氣。
他不吝嗇,但也不大方,這幾年他極力打壓士大夫階層,幾乎將他們的特權連根拔起,更別提那些開國勛貴和靖難功臣了,看看如今的朝堂和地方,還有各邊鎮的領軍將領,幾乎全部被皇帝換了一個遍。
那些老軍侯和他們家的子弟,也都已經淡出了世人的視野。
皇帝不想大封特封,更不想濫官亂爵。
“你還年輕,朕日后平定草原和西域還要用你。”朱祁鎮道。
王天云心中一松,俯首稱是。
可他心里一直有種隱憂,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道理他再明白不過了,不管是侯爵還是國公,都是顯貴于人前,皇帝愿意給,他不敢不接著。
可俗話說高處不勝寒,你顯貴了,就要遭人嫉妒,這些人恨不得每天八百雙眼睛盯著你,哪怕你無心犯了芝麻粒點的小錯,到他們嘴里,能把小事說成心懷不軌,藐視皇權的大罪,到那時你就是有一百張嘴,也難以自圓其說。
抄家滅門,株連九族,這種事大明朝可沒少發生。
“難,做人真難!做皇帝的臣子更難!”王天云心里苦笑不已。
“郕王年輕,依朕看還是從勛貴中選一老成持重之人過來鎮守輔佐最好。”朱祁鎮又道。
王天云不敢接話了,帝王心,深似海,眼前這位少年天子現在的心思越來越難以捉摸了。
“以后郕王就藩朝鮮,沒有護軍恐怕難以震懾當地的豪強。”朱祁鎮又道。
王天云下意識的剛想說,突然他覺得皇帝今天有些不對,可是哪里不對,他又說不出來。
皇帝今天三番五次提到郕王,肯定不是隨口說說,如今又提到了給郕王那小子增加護軍,皇帝到底什么意思呢?
突然,他心里咯噔一下,皇帝剛一進來,就點了楊俊的名字,而如今楊洪父子三人皆在軍中,皇帝這人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武人抱團,父子都在軍中且手握重兵的楊家恐怕……“嘶!皇帝是不是對楊家不滿了?”王天云暗道。
“陛下,臣以為楊洪之嫡子楊杰可為郕王殿下的中軍護衛。”
“哦?為何是他?”朱祁鎮笑道。
“據臣了解,王杰此人行事穩重,作戰勇猛,臣還聽說此人和巨鹿侯井源交好。”
有些話不能說的太多,點到為止即可,王天云之所以著重強調楊杰和井源交好,這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井源是誰,那是皇帝的大姑父,又曾掌管過東廠,現在又是近衛軍的副軍長,妥妥的帝王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