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秘記》
皇帝還要一幫大臣分攤事物。
李鴻儒也想讓人給他分攤。
他并非抓著一點小權利就不放的人。
江湖司的一些事情托付給萬文石并無任何問題。
這不僅是減負,讓他居于幕后,避免了江湖人和汗國掠奪團人員的沖突,也讓萬文石找到一些人生存在的意義。
對心如死灰的萬文石而言,能在江湖司看到汗國掠奪團成員的死亡,或許就是他此時的執念。
看著萬文石眼中閃現的一絲生機和信念,李鴻儒頓時覺得自己做了功德之事。
雖說他還存留想在江湖司撈油水的心思,但李鴻儒覺得相比之下,還是自己性命更為重要。
他手中抓著的油水已經夠多。
近期需要修行刀術。
如果可以,李鴻儒還想去一趟野鶴湖,在長生殿將《抱樸子》研讀修行一番。
他不斷琢磨修煉著刀術,此時年月已經開始步入到了尾聲。
年尾至,新年又將至。
進入十一月和十二月以來,今年的落雪不斷。
李鴻儒撐開廂房窗戶的支架。
此時,外面是鵝毛大雪的景象。
“我聽長安那邊傳來了近期的軍訊,尚書大人在定襄道和汗國人南下侵襲的軍團打了幾場仗?!?br />
“那些汗國人就該逮著使勁抽。”
“你們有沒有聽到長安的小道消息,據說現在很流行那個什么《秘記》?!?br />
“《秘記》?”
“據說《秘記》前知千年,后斷千年?!?br />
“有沒有這么神奇,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那就已經是絕世的卦師了?!?br />
“反正就是挺神,《秘記》上的文字齊齊印證了這千年間的事情?!?br />
“那我們這年代,還有以后呢?”
李鴻儒推開窗之時,只聽廂房外的庭院中,秦懷仁等人在瞎侃瞎聊。
有敘說進去的軍情,也有扯一些八卦。
眾人提及的尚書大人是定襄道行軍總管李靖。
這是朝中的大人物。
今年大唐國收成普通,而汗國承受旱災,如今李靖也不得不遠赴邊疆做早早的防衛。
相較于擅長固守、建筑高大的并州,汗國人選擇定襄道一方進行突破,如今雙方已經打了數場,彼此有勝有負,正是火熱。
戰爭的話題起調很快,結束也很快。
不僅是戰爭只能聊聊勝負,這類軍事信息極為敏感,想獲得情報艱難,想談也沒多少可談處。
囔囔之時,眾人又談起了八卦。
“我們這年代是君王英明,威震八方,可厲害可厲害了!”
“然后呢?然后呢?”
“然后,你們莫要亂講啊,《秘記》上說大唐只比前朝多傳了一代,唐三世之后,將出現武代天下的情況?!?br />
“莫非還有余孽反彈,想著篡國之事?”
“誰知道呢?!?br />
“太子……”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秘記》顯然是王福疇在背后操縱。
沒憑沒據,王福疇也只能借諸多民眾之口傳遞信息。
至于君王信不信,那是另外一碼事。
至少如今鋪開的信息面已經頗廣。
甚至于傳達到一些世家子弟的耳中。
但信息傳遞的如此之快,李鴻儒覺得一些事也不可避免的超出了王福疇的控制。
這其中很可能有一些人在推波助瀾。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王福疇雖是一片好心,想著提醒君王,但《秘記》很可能被如汗國、又或者前朝余孽等利用。
待裴聶提及大理寺正在調查此事,李鴻儒才幽幽嘆了一口氣。
他還真有點擔心自己這位老師不慎陷入到局中,那不是想抽身就能隨時抽身而出。
只是聽眾人敘說,李鴻儒就能覺察到其中很可能摻雜了諸多風雨。
“若世道好,誰會想著去變壞呢,只會想著將壞人揪出來?!?br />
他慢慢嚼著自己的訂餐。
為了修煉刀術,他最近都是兩到三日才大量進食。
待得飽腹,李鴻儒這才運轉《鐵牛勁》,不斷煉化著體內的氣血。
或許是此前承受了靈氣的影響,又或是《鐵牛勁》已經修煉到100%進度,他體內的氣血之力成長的頗快。
如今只是雙臂一展,李鴻儒便覺得自己能動用兩百余公斤的力道。
若依托《鐵牛勁》運轉氣血之力爆發,便能提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