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第349章 咸蛋超人許大茂,易中海吃癟
第349章 咸蛋超人許大茂,易中海吃癟
陳雪茹作為臨時工進到大前門街道辦,因為是初中生,被安排幫那些大娘小媳婦兒們掃盲。
讀書認字從來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兒。
老婆子小媳婦兒們還得做飯喂孩子呢。
累了一天了誰愿意來上勞什子的掃盲班啊。
根基上級指示,掃盲需要遵循自愿原則,街道辦也不能逼著大家認字。
陳雪茹只能挨家挨戶做工作,嗓子都累嘶啞了,才拉了幾個人“人頭”。
再加上街道辦許諾,凡是參加掃盲班的婦女,每個學期結束后,只要達到掃盲標準——每人必須認識1500到2000個字,除了頒發掃盲證外,還能得到一張紅糖票。
總算是把那些婦女同志‘請到了’掃盲班。
費盡千辛萬苦,掃盲班終于開課了。
儀式特別隆重,區委婦聯主任,街道辦主任都發表了講話。
還特意請來了一位語文老教員準備打一場開門紅。
結果老教員一開口,那幫婦女同志全都趴在桌子上睡起了覺。
什么阿啵刺嘚,波潑摸佛,跟聽天書差不多,聽不懂呀!
陳雪茹想虎起臉來訓斥她們幾句,又感覺不好意思。
老教員倒是開口訓斥了。
只是下面那些學生不是小學生,而是身經百戰、戰斗力爆棚的婦女同志。
她們一個個挽起袖子,口吐芬芳,一時間教室變成了菜市場,占據了主場優勢。
成功被反殺后,老教員索性擺爛了,每天上課就是坐在講臺上念經。
陳雪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這是她在街道辦的第一仗。
要是輸了的話,以后在街道辦就抬不起頭來了。
陳雪茹那幾天著急得嘴巴上長出火茄子,李愛國得知事情來龍去脈后,給她出了個主意。
臨時教室外,想起糙漢子的叮囑,陳雪茹逐漸沉穩下來。
教室內,那幫婦女同志一如既往的忙碌。
嘮嗑的,喂孩子的,納鞋底子的,還有糊火柴盒子的,應有盡有。
老教員依然坐在椅子上,抱著課本念經。
陳雪茹走上講臺,笑著看向老教員:“劉先生,我來講一節課,行嗎?”
“啊!當然可以。”老教員就像是被從地獄中拯救出來一般,抱起課本子一溜煙的跑了,生怕陳雪茹反悔。
那幫老婦女見街道辦干事親自講課,稍稍安靜片刻,旋即又熱鬧起來。
陳雪茹笑道:“大家伙學習都挺累的,今天咱們不講課,我給你們唱首歌,怎么樣?”
這年頭沒啥娛樂活動,有文藝演出,大家都很捧場。
教室內頓時安靜下來。
有幾位見沒有人念經了,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準備抱著孩子走,這會又坐了回去。
陳雪茹清了清嗓子,怕忘記詞語,挑起眼皮回想片刻。
耳邊好像回響起糙漢子獨有的嗓音,這才緩聲唱道:“黑咕隆咚天上,出呀出星星。黑板上寫字,放呀放光明。什么字,放光明?學習,學習二字我認得清!”
先是唱了一首《夫妻識字》后,將婦女同志的情緒拉起來,陳雪茹又清了清嗓子,高聲唱道:“我們婦女半邊天,不識文化實在冤,簡單字據不會看,自己名字不會簽”
優美的歌聲響起,很快就引起了那些婦女同志的共鳴。
在解放前的婦女同志,大部分地位不高,經常受到欺負。
納鞋底子的那一位,當年就是因為不識字,簽了地主的契約,被賣到了京城給大戶人家當仆人。
好在解放了,要不然這會她估計早就埋進了黃土里。
抱孩子那個大嫂,前年去走親戚,碰到當地召開“慶祝三八婦女節”大會,跟著親戚去縣城開會。
原本打算買點麻花帶回去給孩子解饞,問了路,那大叔也是個馬虎人,隨手指了指遠處。
大嫂走過去,看到那里用葦席圍著,很多人出出進進,也沒多想就進去了。
結果片刻之后,里面就傳來一陣狼哭鬼嚎,一群男同志拉著褲子踉踉蹌蹌的跑出來。
門外就寫著“男廁”兩個斗大的字,她們愣是不認識。
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
因為有親身經歷,感同身受,教室內頓時安靜了下來。
婦女同志聽得津津有味,心下感慨良多,不識字只能當睜眼瞎,確實吃虧呀!
婦女同志們的學習熱情提高之后。
陳雪茹祭出了李愛國教給她的注音識字發明速成識字法。
先學會了注音符號,通過注音識字,一天可以學好幾百生字呢!
那些婦女們的學習速度雖不高,每天也能學幾十個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