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李愛國的野心
,看來自己還是高估了那些學閥們的底線。
李愛國沉思片刻:“目前,計算機研究所歸安德烈商貿公司所有。
如果您愿意,您可以作為安德烈商貿公司的職員前往東大工作。
每個月的工資是三千五百盧布,而且京城方面還會為您提供住房。”
要知道,吉洛蒂教授目前在原單位的工資僅有兩千一百盧布,并且還常常無法按時發放。
然而,聽到三千五百盧布這個頗具吸引力的數字,吉洛蒂教授卻并沒有表現出太多的在意。
他語氣急切:“我更想了解一下你們關于計算機的研究規劃。”
“這么著吧,我派人把您接過來,咱們見面詳談。”
掛斷電話后,李愛國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緊緊攥了攥拳頭。
畢竟,身為火車司機的他,平日里在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早已練就了一套畫大餅的本事。
對付吉洛蒂教授這樣專注于學術的老學究,他自覺是胸有成竹、手到擒來。
“吉洛蒂教授,我們即將研制的計算機將使用微處理器作為運算核心微處理器,你可以把它看做一個超級集成電路,電路本身可以根據電壓的不同做浮點運算。”
“這種計算機被我命名為電子計算機,其運行速度將達到每秒兩億五千萬次.”
吉洛蒂教授聽到這里,瞪大了眼睛,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樣。
他試圖打斷李愛國的話,提出自己的疑問,可不知為何,喉嚨卻像被什么東西堵住了。
要知道,明斯克 1計算機的運行速度每秒僅僅只有 2500次。
而李愛國口中那個只有指甲蓋大小的芯片,竟然宣稱擁有每秒數億次的運算速度。
這聽起來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這個年輕人難道是在吹牛嗎?
然而,隨著李愛國繼續滔滔不絕地講解,吉洛蒂教授漸漸意識到,事情似乎并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簡單。
“電子計算機是一個硬件和軟件的綜合體。從硬件方面分析,計算機的構架分為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5大部分組成。”
“其中運算器、控制器等部件被集成在一體統稱為芯片,芯片是硬件系統的核心,用于數據的加工處理,能完成各種算術、邏輯運算及控制功能。”
“存儲器是計算機系統中的記憶設備,分為兩種,一種是內存條,可以臨時存放數據,另一種我暫時給它命名為硬盤,可以長期保存程序和數據。”
“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合稱為外部設備,使用人員將借用外部設備,操作計算機。”
“軟件方面,包括操作系統”
李愛國所講述的這些知識,全都是計算機領域中最基礎的內容。
在后世,只要是接受過小學教育的人,對這些概念都不會陌生。
然而,這些看似簡單的知識,實際上卻是計算機經過了幾十年的不斷發展,在馮諾依曼架構的基礎上,一點一滴逐步完善起來的。
在這個年代,即使是全球最頂尖的計算機專家,也很難將計算機的設計構想得如此全面、如此完美。
吉洛蒂教授平日里也常常會暢想未來計算機的模樣,在他的想象中,未來的計算機體積會更小,運行速度會更快。
但他從未想過,計算機的結構可以像堆積木一樣,被清晰地劃分成不同的部分。
他下意識地想要提出反對意見。
可在李愛國嚴密的邏輯和詳盡的闡述面前,卻怎么也找不到任何可以反駁的理由。
這套計算機框架設計得實在是太精妙了。
不僅能夠極大地降低計算機的成本,而且每個部分都可以獨立進行更換和升級。
“那,那操作系統究竟是什么呢?”
吉洛蒂教授見李愛國突然停頓了一下,忍不住站起身來,急切地問道。
“操作系統就是一個底層軟件,可以直接跟機器交流,人們再通過操作系統來操縱機器.”
“這,這不可能!我設計出來的自動編程程序也做不到這一點,絕對不可能出現這么復雜的程序!”
吉洛蒂教授感覺到自己的常識受到了挑戰,忍不住大喊起來。
可話音剛落,吉洛蒂教授便意識到,這其實是一個極具天才的構想。
計算機就如同是一間黑暗的房子,內部的運行情況對于使用者來說,就像是一個難以窺探的秘密。
而操作系統則像是一扇明亮的窗戶,讓使用者能夠實時了解計算機的運行狀態。
但是……要在底層機器碼的基礎上再構建一層能夠被人類理解的代碼。
這一想法實在是太過大膽、太過驚世駭俗了。
即使是那些最離經叛道、敢于突破常規的計算機專家,恐怕也不會有如此大膽狂妄的設想。
李愛國看到吉洛蒂教授如此激動的反應,并沒有責怪他的固執。
畢竟,計算機的發展歷程是一個漫長而漸進的過程。
一直到八九十年代,才迎來了爆發式的更新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