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裁縫的效率
不知不覺的三點多了,大家肚子真的餓了,于是決定去看看自行車然后去吃飯。
自行車就只能看看,這不像手表,這玩意即使是現在,也有家庭勒緊褲腰帶想辦法購買,因為買了就有用。
鳳凰牌28寸輕便自行車,零售價158元,永久42型輕便女車263元......
目前只能看看,要買還是得過兩個月,上班之后再說。
曾旺財自己沒有什么需求,倒是準備給家里配一輛,然后給張秀芝配一輛,虎豹兄弟一輛,這樣干活什么的都方便。
看了自行車去吃飯,本來曾旺財打算帶三人去吃四九城鼎鼎大名的東來順,但沒承想,公私合營之后東來順改名字了,成了“民族飯莊”,價錢到不說,難吃,而且想吃好羊肉,最好要入秋。
所以在三人的反對之下,四個人隨便找了個飯莊,曾旺財和張秀芝各自吃了一碗面,虎豹二兄弟則一人兩碗才勉強吃飽。
吃了飯,四人帶著戰利品去找曽友前,張秀芝除了買了布,還給家里人都帶了一些禮物,主要是吃的,不多但貴在心意,給曾金環三姐妹帶的則是頭上戴的扎花。
很快到了曽友前的裁縫鋪子,這個私人店鋪變成的國營店鋪跟以前一樣,古色古香。
門楣上的招牌由以前的曾記裁縫鋪改為國營裁縫店,進門左手邊是柜臺和背柜,和王府井比起來規模要小,布料也少一些,柜臺后面有個四十多歲的婦女站柜臺,右手邊是一個桌案,桌案邊上有一臺縫紉幾。
裁縫店不大,但卻有六個人上班,曽友前是唯一一名大師傅,負責帶兩個徒弟,均是十七八歲的年紀。
“梅姨!”進門,曾旺財跟站柜臺的婦女打招呼。
張春梅,裁縫鋪的員工,級別工資都比曽友前低得多,還有倆人屬于管理,掛靠在這,一般不在。
小小的一個裁縫鋪塞了六個人,以前曽友前管著的時候只有兩個人,天壤之別。
“旺財來了,這個是你媳婦兒不?”張春梅帶笑看向張秀芝。
“呃......”曾旺財厚著臉皮笑道,“現在還不是!”
“哈哈,小旺財看來是中意了,梅姨喝你的喜酒就快了,曾師傅到時候記得請我,真是好福氣,這姑娘真俊俏。”
“呵呵,一定一定!”抓緊做衣服的曽友前沒有抬頭的回應道。
張秀芝刮了一眼曾旺財,看他笑瞇瞇的便來氣,她覺得自己中計了。
“旺財,你領秀芝她們歇會兒,去隔壁買汽水冰棍給她們吃,我這兒一會兒就完事兒了。”曽友前手上不停地說道,他把縫紉機踩的飛起。
曽友前掏出煙散給老爹的兩個徒弟,倆人看到過濾嘴香煙,受寵若驚的接過來,不敢抽。
現在的徒弟和師父之間的關系,就比父子差一點,不過這倆人屬于剛被安排拜師的那種,跟曾旺財不熟。
曾旺財出門去買了冰棍和汽水回來,沒忘記給張春梅帶一根。
曽友前在體制內屬于低調沉穩,不爭不搶的那種,否則當年也不會把師父的鋪子弄丟,而這件事一直被曽友前引以為憾事,心心念哪一天能把鋪子弄回來。
曾旺財知道這個其實不難,這個鋪子里里外外全靠老爹一人支撐,要不是老爹的手藝好,公私合營那會兒工資都發不出來。
所以,等到七八十年代放開了,學大前門的徐慧真,先承包再買斷,把鋪子弄回來不難。
“做好了,秀芝,小虎小豹你們過來看看。”曽友前停下手頭的工作,抹了抹頭上的汗,“小虎小豹你們就在這試試,秀芝你去后面,后面有房間,換上這一套看看合不合適。”
一天的時間,老裁縫做出來三件短袖一條褲子,效率極高。
短袖中兩件是給曾虎和曾豹的,另外一套則是給張秀芝的。
虎豹兄弟不客氣接過白色短袖,當場脫了上衣試穿,并同時說道:“謝謝大伯!”
“謝個屁,你們自己有本事弄來的布票,不然大伯就是有手藝也沒布給你們做。”曽友前不居功的笑罵。
張秀芝捏著白色棉短袖,還有藍色的長褲,眼眶發紅,鼻頭發酸,這一套完全跟城里人一模一樣,沒有補丁,甚至比城里人穿的還要好。
雖然現在的家庭是老大新老二舊那一套,但自從她親媽沒了,后媽進門,她就沒有穿過新衣裳,所有衣裳都是弟弟們的衣裳不穿了之后拆改而成。
如今,張秀芝又一次在不是自己家感受到了溫情。
“好了秀芝,讓梅姨帶你去試衣裳。”發現張秀芝的異樣,曽友前善解人意的說道,“這是你自己賺來的,沒有你和旺財去釣魚,我就是織女下凡也沒辦法。”
“謝謝叔!”張秀芝抱著衣裳,深深鞠躬,然后跑到后面去了。
“曾師傅,撿到寶了你,這孩子一看就知道是能干又知道感恩的。”張春梅夸了一句跟著進去。
張秀芝很清楚,自己其實在釣魚上面沒有出大力,而且做衣裳布錢是其次,裁縫師傅才是最最重要的,以前她們家過裁縫,除了給裁縫師傅錢之外,還要好吃好喝的招待。
趁著張秀芝進去換衣服的空檔,曾旺財拿出買來的手表:“爸,你看!”
“手表?你瘋了,什么時候你買手表,這玩意不能吃不能喝的......”曽友前不喜反火,劈頭蓋臉的教訓兒子。
曾旺財老大尷尬:“給你買的,你不是總想著有塊表嗎,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