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遺留的問題
修鐵路的速度,取決于很多因素。物資材料的準備,運輸,使用的工具,以及工人們的工作狀態,組織人員的協調都會對修鐵路的速度產生或正面或反面的影響。比如說,如果運輸的條件不好,工人們即使勞動熱情很高,也會因為運輸條件的限制,導致進度被拖延。所以協調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史高治坐在鐵路公司的辦公室里,查看著各種相關的案。看著看著,他漸漸地皺起了眉毛。
“整個的進程怎么這么慢?”雖然史高治知道,這個時代修鐵路的速度,相比后世,會慢很多。但是現在的這個推進速度還是讓他非常不滿。他決定親自到現場去看看,找一找導致修路的速度過慢的原因是什么。
……
“怎么又停下來了?”史高治問道。這已經是他的馬車第三次停下來了。
“麥克唐納先生,車上的一根車軸斷了。”馬車夫回答說。
“見鬼!需要多久才能修好?”
“啊,麥克唐納先生,很快的,有四十分鐘就差不多了。”
“那好,布魯托,我們下去走走。”史高治對自己的保鏢說。
“好的,麥克唐納先生。”布魯托立刻拿起了自己的泵動式霰彈槍,打開車門,先跳了下去。這時候前后的那些車輛上的護衛們也都紛紛下了車,迅速的排出了防御的架勢。
史高治從馬車上下來,腳剛剛著地,就猛地一滑,要不是在旁邊的布魯托趕忙扶住他,他差一點就要一屁股坐在地上了。
道路上到處都是泥濘,重載的馬車在道路上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跡,昨天這里下過了一場雨,于是這條沿著鐵路的方向,臨時建起來的馬路立刻就變成了池塘。
“真見鬼?路邊的排水溝呢?這是哪個笨蛋修的路!”史高治大罵道。
不過現在可沒人能回答他這個問題。接著史高治又問道:“距離工地現在還有多遠?”
“麥克唐納先生,還有三公里左右。”一個人回答說。
“給我換一輛車,我們繼續前進。”史高治說。
……
又花了好一陣,總算是到了工地,只是這時的工地上并沒有一點熱火朝天的戰天斗地的大干快干的場景。只有幾十個工人無聊的在將要鋪設路基的地方亂晃,還有一些人蹲在營地的門口曬太陽。
“這里的負責人是誰?”史高治滿臉慍色的問。
不一會兒,就有一個胖誠惶誠恐的跑了過來。
“麥……麥克唐納先生?您……您找我有事情?”那個胖把一頂舊帽抓在手里,緊張地聲音都打起了顫。
“您們的工人怎么不工作?”史高治壓住火氣問道。這時候,布魯托也靠近了過來,一邊惡狠狠的盯著那個胖,一邊用手撫摸著手里的那支麥克唐納泵動式霰彈槍。
“啊,麥克唐納先生,我……您……您聽我解釋,因為道路條件不好,用來鋪設路基的石塊和小石都沒有運來,所以……所以……”
“所以你就讓他們什么事都不干在哪里曬太陽了?”史高治惡狠狠地打斷了他,“你叫什么名字!”
“麥克唐納先生,我……我叫菲爾,菲爾?羅賓遜。”胖絕望的望著史高治,他很擔心,從史高治的口里馬上就會冒出一句“現在你被解雇了”之類的話,于是他趕緊補上一句:“先生,這不是我的錯,公司以前一直都是這樣的。而您還沒來得及對公司的運行進行調整,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能做的只能是依照原來的習慣行事。先生,全美國的人都知道你是個慈善的人,您發現別人犯錯誤了,總會給他教導和改正的機會的。”
老實說,史高治剛才真的很想對那個胖說“你被解雇了”,然后看他是大喊“我家里有十老母無人贍養”,還是大喊“我為公司立過功,我為公司負過傷,我要見林肯”。不過現在,這個胖拍他馬匹的那一段倒是讓他改變了主意。這倒不是說史高治是個很喜歡別人拍他的馬屁的人,而是他覺得,那些真正能把馬屁拍好的人,也是種人才。
據說韋爵爺判斷人才的時候有一個秘訣,那就是看誰不拍馬屁,他以為,自己之所以喜歡拍馬屁,那是因為自己沒本事。沒本事的人就只能靠拍馬屁了,而有本事的人肯定是不愿意拍馬屁的人肯定是有本事的。但事實上卻未必如此。首先,韋爵爺有些妄自菲薄了,他自己就絕對不是所謂的毫無本領,一個人能夠腳踩幾條船而游刃有余,在各種危機關頭都能做出合理的決斷。這絕對是有本領的人!再比如說,紅樓夢里的王熙鳳,字都不太認識,拍馬屁的水平一流,但是老毛卻認為,她當個總理都沒問題。相反,真的不拍馬屁的人,也未見得就是有本事的,是個二貨的可能性也絕對不小。比如說明末清初的那會兒,那些“等閑袖手談心性,臨事一死報君王”的家伙當,不少都是這種事實上就沒什么能力的人。
“好吧,我給你一個機會。”史高治說,“看到那條路了嗎?為什么昨天下的雨,到現在還是一片泥濘?因為它沒有排水溝!所以,馬上把你的人調集起來,沿著這條路,先挖出兩條排水溝來!”
“好的,麥克唐納先生!我馬上去辦。”那個胖立刻像一個橡皮球被重重的擊打之后那樣跳了起來,他飛快地跑到了工人們那邊,指手畫腳了一陣,然后那些工人們立刻就行動起來了,他們扛著鐵鍬,鋤頭迅速的向著馬路跑去,然后就開始開挖排水溝了。
“動作很快,而且人手的分配,指揮也還不壞。而且,嗯工人們動作這么快,說明和工人的關系也不錯。這個人還算有點意思,將來安排他在鐵路公司的公會里干,也許不錯。”史高治這樣想著。
……
緊接著,史高治又去了好幾處工地,大部分的工地都一樣,混亂,低效,有些地方,明明應該有至少應該有兩百名工人,但是事實上卻連一半的人都沒有。負責人支支吾吾的推卸說這是因為條件艱苦,很多員工不想干了,領了最近的一筆工資之后就走了人。而他們還沒來得及將這個新數字上報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