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第 33 章
這個時代,無論窮人還是富人,都是用馬桶,講究些的人家會在臥室隔出個凈房,專門放馬桶,窮人家夜里就直接把馬桶放臥室,白天再拿出去倒掉。
馬桶倒還罷了。說來慚愧,程嘉束畢竟不用自己親自倒馬桶,所以她能忍,對抽水馬桶的需求沒有那么迫切。但是洗澡不方便這個事情,她實在忍不了。
洗澡極費水,而熱水得費柴火燒,燒好后需要人手小心抬到臥室里,然后再要人抬涼水兌進來才能開始洗。洗完了需得把臟水一點點運出去,最后把洗澡的木桶抬出去。一整套下來,實在是個極大的工程。
所以無論在程家還是祈家,洗澡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以程嘉束尷尬的身份,提些略微麻煩的要求,便很容易換來白眼。程嘉束大多數時候都只是要盆熱水擦一擦便罷。即使如此,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現在終于有了自由,程嘉束下決心要給自己建個洗澡極其方便的衛生間。最最重要的便是取水得方便。若取水都不方便,就靠石嬸子,冬雪和她三人,抬水都得半日,更別說洗澡自由了。
程嘉束自己只是個文科生,報志愿時不懂,學的是企業管理這個萬金油專業,在這個時代基本上是沒有什么暖用的。不過她爸爸媽媽都是水務局的,做的就是供水系統方面的工作。甚至爸爸離婚后再娶的阿姨,也是同一個單位的。
好壞真的是要靠對比才知道。前世的爸媽雖然也離婚,但程嘉束不是那種非要爸媽綁在一起的人。兩個人在一起天天吵架,還不如離婚的好。她的同學里父母離婚的多了,并不算什么異類。而且婚后的阿姨雖然待她平常,可也不曾虧待過她。后媽繼女,這樣淡淡地相處著挺好的。
那時候的自己,或許偶而還會因爸媽各自己成家而有些酸楚,可現在竟然不記得那些摩擦齟齬,回想起來全是甜蜜溫馨。
程嘉束的思緒不知不覺就飛回了前世。心中嘆了口氣,不去想這些了,越回憶前世,便越想回去,還是不想為好。
程嘉束重又思考著怎么做引水系統。
其實是有法子不用電也能建自來水的。但是必須要先建水塔,把水抽到高處,再利用虹吸原理把水輸送到水龍頭。
小時候水塔很常見,她見了還問過爸爸這是什么。因著就是爸爸的老本行,所以爸爸當時還興致勃勃地畫圖給她講過水塔的工作原理。后面水塔基本上都淘汰不再使用,但她一直還記得。
工作原理不難,但是實際建造很困難。因為配件的問題不好解決。
程嘉束想得頭都大了,也不知道怎么搞水管,怎么密封。
按說衛生間的問題不好解決,可以先弄別的,比如先改造臥室,再鋪下地板,一點一點的來,并不影響什么。
可偏程嘉束就是個強迫癥,非要一次性把方案做好,統一開工,不然就渾身不舒服。明明是徹底的房屋改造計劃,偏偏只能完成一半,另一半沒辦法施工,就感覺人生都不圓滿不齊整了似的。
既然有問題卡著暫時解決不了,她索性便不著急動手,先住上一陣子,感受一下,再根據實際需要列出需要改動的地方,最后等出水系統以及排水系統的解決方案想好之后,再統一開工。
原來的摩拳擦掌預備大干一場的興奮勁兒沒有了,程嘉束只好略帶沮喪地收拾了正堂兩邊的臥室。住了一晚之后,她就寫下第一條需要留意的地方:新臥室一定要注意保暖。不然真的好冷。
第二天,程嘉束繼續做房屋改造規劃,累了便換腦子,回想那個自來水系統,將自己能想到的要點記下來。如此,便過了一個上午。到了下午,程嘉束懶得動筆,優哉游哉地帶著祈彥去逛園子了。
雖然住房改造遇到一點小小的問題,但程嘉束還是很滿意目前的生活。
這里的一切都由她當家作主。不必跟旁人虛與委蛇,也不必再受旁人的冷待漠視。每一天,都是程嘉束自來到這個世界之后,從沒有過的松快與自由。即使搬出來那兩日受了場驚嚇,但程嘉束還是深覺,搬出祈家實在是再正確不過的選擇了。
而且,璞園氛圍的不同,便是連祈彥這個小小的孩子都能感覺到。
他很喜歡新家。這里不但有很多好玩的地方,而且還可以由著他亂跑跑逛,不會有人約束他。
石叔石嬸對他也都和顏悅色,真心誠意,不會像以前住的地方那樣,會有人用奇怪的表情看著自己,說些奇奇怪怪他聽不懂的話。
孩子的變化是瞞不過母親的,程嘉束很真切地感受到,來到璞園之后,祈彥的笑容都比以前多了許多。
莫說孩子,就連程嘉束,都覺得自己如今才算是真正地活過來了。從前,不過是一具行尸走肉罷了。
程嘉束蹲在地上陪兒子玩,看著祈彥開心地拿著根草葉子去逗弄地上的螞蟻,心中不由一動。她站起身環顧下四周。
這個園子占地不小,足有三四個足球場那么大。園子一角還挖了個小池塘。
因著長期沒有人打理,園子里原來種的花木大都枯死了,留了大片空地出來。整個園子顯得荒涼又殘破。
這么大的園子,程嘉束沒有功夫去打理。不過倒是可以利用空地,給彥哥兒做幾樣兒童設施。這個很容易,全部用木頭便行。就是得自己預先設計好圖紙,再找個好木匠施工。
被改造房屋受挫打擊到的程嘉束頓時精神起來。好容易能讓彥哥兒換個新環境,她一定給自家娃造個最好玩的游樂場出來!
然后振奮起來的程嘉束再次被打擊到:她甚至沒有畫圖的紙,筆!
程嘉束以前就想過用鵝毛做硬筆寫字,只是后來彥哥兒生了病,就擱置了起來。現在有時間有需求,自然要再研究起來。
正好這幾日木匠,泥瓦匠來修繕院子,她便找來石嬸:“石嬸,你問問那幾個匠人,可能弄來些鵝翎?得越粗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