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互贈粽子
學堂的日子很快過,剛吃過午飯沒多久,練了一下午的字,就到放堂時間了。
由于明天是端午節,孫山不用去學堂。
回到家后,先完成夫子布置的課業,再超前學習《千字文》,之后到水井邊練字。
一低頭一抬頭,天就黑了。
大姐谷雨喊:“山子,快來吃飯。”
孫山應了一聲,走入堂屋,今晚有豬肉炒酸筍。
酸筍是蘇氏從娘家帶回來的。虎領山村比孫家村還山,更靠山吃飯。蘇外公外婆每到挖筍的季節,便把筍曬干或者腌制酸筍。
每當蘇氏回娘家,帶得最多的就是關于筍的制成品。
黃氏問:“老大家的,你阿爹阿娘身體可好?”按照慣例,總要問上一句,表示關心。
蘇氏笑著說:“阿娘,他們都好,說有空會來孫家村,好久沒見你了。”
今天孫伯民送孫山上學后,就跟蘇氏回娘家。走了老半天才到,娘家一切如舊。只是蘇二姨更蒼老些,看得蘇氏很心疼,卻無能為力。
黃氏點了點頭,表示歡迎親家來做客。
吃過晚飯后,點了一盞油燈,一家子坐在堂屋干活。
縫縫補補這些全靠黃氏,蘇氏手藝很差,補個衣服,縫的針線歪歪斜斜,縫個內衣還能將就穿,縫外衣被人看到,會被人笑的。
一般黃氏縫補,蘇氏在打手,至于家里的四個姐姐,跟在黃氏后面學。
孫伯民拿著削好的竹篾做簸箕,畚箕之類的農具。
一年總會壞掉幾個,雖然手藝不怎樣,但自己還會做,不用到外面買。
孫山在教四個姐姐認字,一開始按照《三字經》來教。
現在會讀的字越來越多了,便從生活中用到的詞教起。
當然先教會她們的名字,并且解釋她們的名字意思。
也不知道孫伯民當初是怎樣起名字的。
孫山不懂就問:“阿爹,大姐她們的名字,你是怎么取的?”
孫伯民笑著說:“我不想取名叫大妹,二妹,阿花,阿草這樣。想到一年之中的節氣,哪個好聽就取哪個。”
隨后又解釋:“你二叔聽到我怎么取名,他也隨便在24個節氣中選一個,即使他未見過雪,還是給你姐姐取了小雪。”
孫伯民這么一說,大家都笑了。
至于孫山的名字,不用孫伯民解釋,他本人在場,親眼聽到孫半仙怎么取的。
學了一會兒,夜漸漸深了,大家都回房睡覺了。
孫山按照之前的慣例,默讀一遍,才能入睡。
等醒來,又復習一遍昨天學的,即使放假,學習也要一日不落下。
還未走出書房兼臥室,就聽聞到硫磺的味道。
走出臥室,發現門角插了一支半米高的硫磺香。
四處看,每個房間都插了硫磺香。
走出大院門,這支香更夸張,足足一米高,兩個拇指粗,一股硫磺味撲鼻而來。
大姐谷雨看到弟弟醒了,笑著說:“快去洗漱,吃早飯,今天米粥配咸蛋,你最喜歡吃的,蛋黃可香了。”
說完還從小鍋里舀了一盆溫水,遞給孫山,心里想著弟弟身子弱,可不能洗冷水。
孫山洗漱完畢,坐在堂屋吃著咸鴨蛋,二姐立夏拎著一條半肥瘦的豬肉回來。
看來一大早被派去買豬肉。
孫家村沒有豬肉佬,需要到鄭家村買,這里買豬肉可要一大早就去,晚了,就沒得賣。
鄭屠夫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屠夫,他只能算二道販子,早早到鎮上拿半扇豬肉回來,想要買的就去他家買,實在沒客人,走街串巷上門兜售。
今天過節,豬肉肯定好賣,想要豬肉的,必須一早去買。
吃過早飯后,蘇氏,黃氏從菜地里回來了,趕緊用五香粉腌制豬肉,等會還要包粽子。
還未等孫家粽子包好,孫二叔二嬸帶著一兒一女走了進來,手里拿了些粽子和一條肉過來。
小雪笑著說:“山子,快吃吃我家的粽子,放了好多肉的呢。”
孫山點了點頭問:“小雪姐,今年的粽子是不是你包的?”無端端叫我吃粽子,肯定要表達什么。
果然小雪眼睛亮了起來,歡喜地問:“山子,你怎么知道的?”
孫山也不知道,只是隨便問問,但臉上掛著純真的微笑:“我覺得今年你家的粽子特別漂亮,想著肯定是你包的。我聽村里說了,你包的粽子特別好看。”
據某人說,聽某人說,其實都是自己說的。女孩子家家,小小年紀,包成這樣,算不錯了,孫山毫不吝嗇地贊美。
小雪臉蛋紅紅,耳朵紅紅,害羞地說:“你聽誰說的?我包的一般般了,可比不過谷雨大姐的呢。”
她的眼睛發出亮瞎你的眼的光芒,證明還喜歡這種夸贊。
孫山又說了幾句夸她的話,吃了一口粽子,還別說,孫二嬸今年放了香菇,放了咸鴨蛋黃,放了半肥瘦豬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