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擊鼓鳴冤
桂哥兒看人越來越多,正是講故事的好時機。
憐憫地看著虎鳴,斷斷續續地說:“這孩子,可憐啊,父母被害,我們家的舉人老爺知道后,便領著他到官府申冤。咱們黃陽縣什么時候有這樣的冤事呢?今日這小孩子不幸遇到,真是可憐的啊。”
好事的吃瓜群眾聽到“冤事”兩字,立即打起精神。
好奇地問:“小哥,這細蚊仔有什么冤事,你快說。我們黃陽縣一向太平,哪里出現過什么冤事。天啊,真是可憐的小子。”
吃瓜群眾圍著桂哥兒,希望他講清楚有什么冤事。
剛才抹眼淚的大嬸忽然說到:“小哥,剛才孫舉人說這小子死了阿爹,死了阿娘,還死了阿奶。莫非他們一家被人滅口了,只剩下這小子?”
大嬸恨不得把虎鳴擁入懷里,真是可憐的娃子啊,小小年紀就死全家,這天下竟然有這么悲慘的事。
吃瓜群眾有人不信地說:“大娘,不可能,我都沒聽過我們黃陽縣有什么滅門慘案,全縣的事沒有我不知道的,這不可能。”
吃瓜群眾們連忙稱是,要是發生滅門慘案,他們怎么會不知道?
黃陽縣豆腐塊那樣的大小,街頭放了個屁,街尾都能聽到呢。
桂哥兒再次憐憫地看著虎鳴,傷心欲絕地說:“這小子,哎,可憐。雖然不是被滅門了,也差不多。哎,真可憐。我們家的舉人老爺聽到這種慘死,便去幫他擊鼓鳴冤,好讓縣令大人伸張正義。”
眾人后面的話沒聽到,只聽到桂哥兒說與滅門慘案大差不差。
眾人眼睛瞪得大大的。
有些膽小的婦人害怕地退了好幾步,有些著驚呼一聲。
有些緊張地問:“小哥,你說什么?咱們黃陽縣真的發生滅門慘案?這是什么時候的事?小哥,你不要嚇我們。”
滅門慘案誰不害怕,大家都害怕自己成為下一個目標。
孫山看氣氛差不多了,拱了拱手,對著鄉親們說:“各位,我現在就領著他去衙門,他一家死得好慘,唐縣令為會為他伸張正義,嚴懲真兇。”
孫山用手牽著虎鳴。
虎鳴反手緊緊地抓住孫山的手。
孫山感受到虎鳴的害怕和緊張。
三四歲的小孩子,面對這么多人,還能站在這里,已經很厲害了。
孫山拉著虎鳴往衙門走,后面的吃瓜群眾也跟著一起走。
孫宅離衙門不遠,孫山慢慢地走,就是想讓全城的百姓都知道。
他是在作勢,讓唐縣令不敢任意妄為。
后面的吃瓜群眾一傳十,十傳百,傳著傳著整個縣的百姓都跟著過來。
孫山還看到寒露和谷雨,甚至洪秀才等人都在。
他們吃驚地看著孫山,不知道孫山要做什么。
孫山淡定如菊地牽著虎鳴的小手,抬頭挺胸,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府衙的路很近,卻走了很久,久到走到府衙門口,孫山已經滿身大汗了。
孫山蹲下身子,目光堅毅地看著虎鳴:“虎鳴,害不害怕?”
虎鳴對上孫山的眼光,搖了搖頭:“不害怕。”
孫山會心一笑,走到放鼓的地方,重重地敲下去。
“咚咚咚~~”的聲音響徹整個黃陽縣。
鼓聲響徹云霄,象征著正義的呼聲,是一種對公平的強烈訴求。
在封建等級森嚴的社會里,擊鼓成為了一種打破沉默、沖破階層隔閡的方式,民眾通過擊鼓向官府表達自己遭受的不公,期望獲得公正的對待。
孫山要的是這鼓聲能引起官府的注意,威懾官府,防止官員徇私枉法。
鼓喊冤會吸引大量圍觀者,形成輿論壓力,讓唐君宜不得不公正處理。
黃陽縣已經二十多年未響過鼓聲了。
“咚咚咚~~”的聲音把城里的男女老少都吸引過來,把衙門圍成里三圈外三圈,百姓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特別是虎鳴穿著喪服的裝扮,孫山的舉人身份,更吸引百姓,讓整個黃陽縣的百姓奔走相告,都涌向衙門。
在衙門大門值班的衙役早就看到孫山和虎鳴,還看到一群人涌向衙門。
一時之間六神無主。
他們做衙役那么久,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情況,瞬間覺得大不妙,于是安排人飛奔到衙門,找唐縣令。
衙役好想走過去,問一問孫山到底發生什么事?有什么冤屈非要擊鼓?
這么多圍觀的群眾,他們好緊張啊,他們可從未遇到過。
孫山的鼓聲絡繹不絕,圍觀的群眾也絡繹不絕,小虎鳴害怕地站在正中央,不敢說話,不敢亂動。
剛才山叔說了,他需要好好站著,這樣阿爹阿娘阿奶就不會冤死。
虎鳴還不懂什么是冤死,不過他知道山伯對他很好,這樣做都是為他好。
阿爺說了,他現在年歲小,不懂就放在心里,等大了自然懂。
虎鳴想快點長大,想快點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