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立碑題名
三月二十一日,孫山依舊一大早起床。
麻木地打了個哈欠,吃了個早飯,早早就到國子監集合了。
哎,孫山萬萬想不到規矩那么多,忙來忙去累得要死。
最糟糕的是要一大早起床,雙眼本來沒黑眼圈,經過這段日子的摧殘,青春靚麗的孫山老了十歲。
明明是二十三歲的大好年華,說三十三歲恐怕也有人信。
孫山無所事事地在門口站著,也不知道前面的工作人員在做什么。
孫山親身經歷,可又好似沒經歷一樣。
反正別人做什么就做什么,他的靈魂沒有一點思想。
等時辰一到,杜狀元領著孫山一眾進士拜謁孔子廟并舉行了“釋菜禮”。
這個儀式的意義在于提醒新科進士,將來做官時一定要用儒家思想來輔助君主治理國家。
儀式結束,孫山等進士易冠服,這才算“釋褐”。
所謂“釋褐”意思是脫去平民衣服,從此不再是“民”而是“官”。
之后按照慣例,國子監照例立碑題名,置于太學大成門外。
孫山看到自己的名字,不由地激動起來。
恨不得把這塊碑文搬回孫家村,好讓孫家村的鄉親們跟他一起激動。
可惜了,沒辦法這么做,要是做了,說不定拖出午門斬立訣。
孫山聽過關于“立碑題名”的一個故事:清道光以后,朝廷日漸衰落,科舉也日趨衰落。
到了光緒三十年最后一次科舉時,政府已經無力負擔立碑銀兩,那一屆金榜題名的進士們只得集資自立碑。
其中有一位叫“沈鈞儒”。立碑題名立碑題名 孫山慶幸自己生活在初朝,而不是末朝,要不然辛辛苦苦考上進士,也全白費。
如果還要自己出資自立碑文,那更是心塞。
孫山搖了搖頭,不再胡思亂想。
立碑題名結束后,代表三年一度的會試正式落下帷幕,孫山一眾進士接下來各找各媽,各謀出路。
二月二十二日,孫山依舊一大早起床。
今日是朝考日,其實孫山不想參加的,結果都定下來了,去參加也是走過場。
但又不能缺席,只好打著哈欠,精神頹廢地去做題。
朝考的內容比殿試多,需要考:詔、誥、表、詩,賦,雜文等。
畢竟翰林院是負責編修國史、典籍、起草詔書、奏章、擔任顧問,對政策提出建議。
所以被選進去的進士必須對公文格式不僅要掌握還要熟練。
如果寫錯,說不定會被治罪。
當然能入選翰林院還有一個必備條件:就是寫得一手好楷書。
如果字都寫不好,就算內容寫得天花亂墜,都會被踢出局。
特別你寫的文件有可能被圣上閱讀到,萬一污了圣上的雙眼,更是天大的罪過。
因為這個條件,孫山更是有0%的機會進翰林院。
孫山更絕望了。
因為知道結果,孫山決定擺爛,悠哉悠哉地做題,一點也不緊張。
做完后立即交卷,悠哉悠哉地走出皇宮,走到大乾門。
桂哥兒早早就在哪里等候了。
桂哥兒關心地問:“山哥,你都寫完了嗎?”
桂哥兒一早送他家山哥來考試,之后就沒離去過。
等啊等啊,第一個出來的竟然是他家山哥,桂哥兒覺得奇怪,連忙上前問。
孫山云淡風輕地說:“肯定寫完了。我這份人,做卷子,一定要填滿才罷休,你又不是不了解我。”
桂哥兒了解啊,但山哥沒有一次第一個出來,這次那么早出來,覺得奇怪哩。、
不過山哥說做完,那肯定做完了。
桂哥兒笑呵呵地說:“山哥,這是最后一次考試吧?以后都不考了嗎?”
還真是最后一次考試,孫山悵然若失地說:“嗯,是最后一次。哎,想到以后都不用考試了,很不習慣。”
別說孫山不習慣,桂哥兒也不習慣。
跟孫山不同的是桂哥兒對前途不迷茫,他已經給自己找到有“編制”的工作了。
孫山去哪里,他就跟去哪里,孫山有飯吃,他就有粥喝。
呵呵,桂哥兒自認為腦瓜子不聰明,人比較笨,所以決定一輩子跟著孫家村最聰明的兒郎。
這樣他就不用煩將來了。
孫山領著桂哥兒到處逛一逛,還走入首飾鋪子買了幾件價格不算貴,但非常精致的首飾。
隨后看到一對鑲嵌滿寶石的金鐲子,金光閃閃,亮瞎你的眼那種。
孫山看到這對金鐲子,第一個念頭就是蘇氏肯定很喜歡。
這么浮夸的手鐲,最得蘇氏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