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
為一次打架,被革除了身份,實在是丟盡顏面。
至于為什么大家都會激動,也是因為國子監很多監生都是朝中世家子弟,這些監生的父輩兄長如今大多數都站在這個大殿內,牽扯太廣,當然會引發議論。
況且這個監察御史,為了能引起圣人的關注,更是將此事無比夸大。
恨不得讓人覺得,若不處罰這些監生,簡直是天理難容。
此時已經有人忍不住朝著一個方向看去。
就在此時,隊列之中果然有個人緩步而出,站在了中間空出來的地方。
“啟稟陛下,鴻臚寺少卿謝靈瑜有事啟奏。”
一個清泠而柔亮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著。
此時就連站在最前方的幾位親王以及朝中宰輔都不由回頭,看向站在那里的少女,她身穿緋紅色官袍,即便身姿纖細,卻格外挺拔,如同在風中依舊堅韌而立的翠竹。
“奏。”內侍的聲音照常響起。
謝靈瑜朗聲而道:“啟稟陛下,此次國子監打架之事確實影響甚大,但是微臣當日便前往,并且與金吾衛、大理寺聯合處置此事,當日所有參與打架者,皆被關入大理寺監牢等候問詢處理。”
謝靈瑜一個打架二字,便將這件事的性質從方才那位御史口中的不可饒恕的重罪,變成了大理寺便可以處理的普通案件。
“也正如這位監察御史所言,此事不僅涉及大周監生,也有藩國派往大周國子監的監生,若是只嚴懲大周監生的話,是否有失偏頗?兩方本就對彼此充滿怨氣,如此這般的話,豈不是讓國子監之后永無
寧日?”
“可若是也如此處理藩國監生,那么是否會引起不必要的紛爭,畢竟這會引起諸多留在長安的藩客恐慌,畢竟我們大周對這些藩客的態度,一向都是寬容開明。同樣這個消息傳回各個藩國,是否會引起藩國對大周的猜疑?”
眾人一聽,還真是這么個道理。
處理大周監生的話,就得處理這些藩國監生,要不然兩方處理不公,日后只怕會產生更多的矛盾。
“據微臣所知,大理寺已經處罰了所有參與打架的監生,此事既已有了結果,依微臣愚見,便不該再擴大影響,以免讓雙方矛盾越發加劇。”
左鴻忍不住看向謝靈瑜,不服氣說道:“依照殿下之言,這些監生犯了如此大錯,便只能輕輕放過了。”
謝靈瑜望向對方,不緊不慢提醒道:“左大人,今日我是鴻臚寺少卿的身份上朝,你稱呼我一聲少卿大人便可。”
她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竟叫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一下被緩和。
雖說朝會嚴肅,但是兩方政見不同,在朝會上吵起來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眾人本以為這位小殿下,只怕是斗不過這個監察御史,沒想到她上來不僅沒有絲毫畏懼,還輕輕松松撥了回去。
一時間,不少人滿意的點頭。
“至于說輕松放過,我倒是有個主意,只是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一直端坐在龍椅之上,未曾開口的圣人,終于緩緩開口:“你先說來聽聽。”
謝靈瑜恭敬道:“因為此番打架之事,國子監的校舍確實有大面積損壞,當然也需要大批徭役修補,不如便讓此次所有參與者服徭役,共同修復被破壞的校舍。”
“孟子有言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既然國子監諸多監生都是我大周未來的棟梁之才,如此這般錘煉一番,對他們也身心有益吧。況且我想經過此次徭役之后,這些打架者若是再有沖動之時,必也要好好想想這次所服勞作之辛苦。”
謝靈瑜說完,整個大殿竟有種鴉雀無聲的安靜。
一時間,不管是想要找茬的監察御史,還是想要維護自家子侄的諸位大人,都直接陷入了沉默。
反倒是上首坐著的圣人,居然輕笑了起來:“朕以為,愛卿這個辦法甚好。”
圣人這句話,倒是一下將所有人都拉了回來。
一時間,整個太極殿中異口同聲響起:“陛下英明。”
兩日后,鴻臚寺內所有人站在中庭,皆有些疑惑。
“蕭大人,你知道我們為何突然被喊到此處?”旁邊另外一位寺丞,低聲問蕭晏行。
蕭晏行淡然道:“許是寺卿大人有事吩咐吧。”
原來在一刻鐘之前,鴻臚寺上下所有官員以及小吏都被喊到此處集中,但是又未提前公布是所為何事,所以大家議論紛紛。
不過很快寺卿曹務實和少卿謝靈瑜攜手出現。
“好了,我知道大家都想知道,此次有何事發生讓你們在此處集合,不過呢,這件事并非本官功勞,所以我便讓少卿大人來講給你們聽。”
此時大家也注意到,跟著兩位大人一同前來的,還有幾個仆役,他們兩人一組,手中抬著巨大的木箱子。
在謝靈瑜說話間,箱子已經被放下,但是那種沉悶砸在地上的聲音,也讓人眾人明白,這里面定然是裝著極沉的東西。
到底是什么東西呢?
眾人紛紛好奇地朝著那幾口箱子看去。
謝靈瑜揮揮手:“打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