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
第六十一章
兩儀殿外,漢白玉階雄偉壯闊,站在高階之上,低頭俯瞰著眼前的宮城,殿內層巒疊嶂,飛檐高墻,琉璃瓦上折射著淡金色的璀璨光澤。
迎面吹來的風,仿佛從深遠而悠長的宮墻夾道而來,吹起每個人官袍的袍角。
謝靈瑜從兩儀殿走出來的時候,迎頭吹來的冷風,都吹不散她腦海中不知何時升騰起來的無名火。
偏偏此刻一道走出來的二皇子齊王,轉頭看向身側的自己兄弟,還有眾人。
他倒是先假模假樣對大理寺卿方谷海說道:“方寺卿,你們大理寺這次是真的辛苦了,查案斷案還是你們是內行。如今你們既找到了真兇,也是好給回鶻國一個交代了。實在是可喜可賀。”
方谷海連忙行禮:“殿下言重了,大理寺查案乃是分內之事。”
原來先前在殿內時,雖然圣人也詰問大理寺,畢竟光憑兩個小蟊賊應該不會輕易殺死回鶻使者。
但是兩位宰輔的話卻說服了圣人。
所以在兩位宰輔的支持之下,齊王自是乘勝追擊。
圣人雖然收到了回鶻國主的那封密信,可是也確實如兩位宰輔所說那樣,若真正事實如此,也只能告知回鶻國主。
至于真相如何,還真的是大理寺說了算。
如今大理寺抓到了人,只要給出兩份完美無缺的口供。
即便回鶻國主的寵妃再鬧騰,依舊只能接受現實。
“好了,圣人說了讓你們盡快審判那兩個蟊賊,給他們錄下口供之后,交給鴻臚寺,翻譯給回鶻國主。”
齊王這會兒倒是有心情,在此處指指點點了。
一旁的安王本就瞧不慣他頤指氣使的模樣,如今更見他這般得意囂張,更是覺得心情不順暢,一甩袖子便道:“諸位,本王先走一步。”
“四弟方才不是頗為見地,怎么這會兒不多說兩句了,就這般急匆匆要走了。”
齊王也是個得理不饒人,居然還要非拉著安王再拉扯幾句。
安王最厭煩的便是他這幅模樣:“二兄這么愿意說的話,便多說幾句,我先走了。”
待不等旁人說話,他徑直離開。
“這個四弟,還是如此這般沉不住氣,難怪父皇不敢將大事交于他,”齊王這會兒倒是不介意當著別人的面兒,狠狠踩上安王一腳。
恨不得給安王扣上一個心浮氣躁,不堪大用的帽子。
一旁的信王聞言,淡聲開口道:“幾位大人慢走,本王還要去看望昭陽公主,便不與大家一道出宮了。”
齊王頷首:“本王也是許久未見昭陽那丫頭,六弟代我問聲好。”
信王微笑點頭:“二兄好意,我一定帶到。”
只不過待信王要走的時候,齊王倒是跟上前低聲說了句:“你也勸說勸說昭陽,勿要使小性子,平白惹了父皇生氣。”
“二兄,昭陽一向懂事聽話,豈敢惹父皇生氣,還請二
兄慎言。”
此時謝陵看著齊王,原本溫和的神色一下變得嚴厲起來。
他們兩人說話的聲音并不算特別小,仔細分辨的話,還是能聽得出來。
眾人雖然未曾朝著那個方向看去,但是耳朵都聽到他們所說的話。
齊王連續被兩個弟弟當眾落了面子,這會兒臉色也有些不好看。
只是信王謝陵可不給他一點發作的機會,稍稍行禮之后,立馬轉身離開。
待信王離開之后,站在后面的柳郗,抬頭朝著他的方向看了過去。
謝陵修長的身姿闊步離開,他身側跟著的內侍,都極難跟上他的步伐。
需得這么一路小跑。
淡金色的光線落在了他的蟒袍之上,上面親王服飾上的四爪蟠龍,越發熠熠生輝。
不過他正出神之時,謝靈瑜突然看著他問道:“柳大人,我還未曾問過你,這個案子的事情呢?”
“少卿大人,可是有什么疑惑?”柳郗恍惚間回神,輕笑道。
謝靈瑜說道:“那日的胡姬少女不知在長安,還有親人嗎?”
柳郗微怔,半晌他搖了搖頭:“不曾有,據說她是跟著胡商的馬隊一塊到了長安,后來被賣到了紅袖樓,所以她的尸體最后是被紅袖樓領了回去。”
“居然是這樣的,”謝靈瑜微微嘆了一口氣。
其實關于這個胡姬少女的死,她一直未能忘記,畢竟對于謝靈瑜而言,這才是一條鮮活而美麗的生命。
她曾經接過少女遞過來的酒水,那時候胡姬少女心中只怕未曾想過,未來自己悲慘的命運。
而如今更悲慘的是,這樁案子最后只怕是要草草結案了。
即便跟著她一起死去的人是回鶻使者又如何。
連圣人都默認可以結案的時候,大理寺只怕不會再多生是非。
“好了,不過是個胡人,要我說,阿瑜你既是入朝為官,也得學會什么叫做顧全大局,豈能沉溺與這些小事,”齊王見謝靈瑜居然追問的是一個胡姬,心底不由嗤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