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完結】
謝靈瑜:“成與不成,我都不會后悔?!?br />
*
嘉明二十三年,嘉明帝昏迷不醒之時,信王造反,伏殺安王,率兵逼宮。永寧王謝靈瑜阻信王于太極殿外,最終信王兵敗身死。
在亂軍之中,皇七子身死。
嘉明帝在昏迷后醒來,下詔傳位永寧王謝靈瑜。
至此,帝崩與太極殿內(nèi)。
大周天下震驚,朝野內(nèi)外亦是一片反對,然永寧王謝靈瑜卻以迅雷不及掩耳清剿信王余黨,穩(wěn)定長安局勢。
一年后。
兩儀殿內(nèi),一片安靜,只見一道修長身影自殿外入內(nèi),未見通傳他便長驅(qū)直入,但是宮人只是見他便行跪拜之禮,沒人敢阻攔他。
待入了內(nèi)殿,原本的殿內(nèi)裝飾竟是全然換了一遍。
絲毫瞧不出一絲有關先帝的影子。
而身著明黃袍子的身影,此刻正坐在書案后面,等到腳步聲,她未抬頭便已笑了,直接說道:“那幫老家伙們又來催你了。”
蕭晏行也笑了:“果然什么都瞞不過圣人?!?br />
謝靈瑜抬頭望著眼前之人,又是一笑:“這半年來,說來說去還不都是這件事。當初可是他們竭力反對我登基,如今倒是一個個又來催促個不停?!?br />
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
當時嘉明帝駕崩,留下詔書傳位謝靈瑜。
但是朝堂上下自是一片反對之聲,畢竟古往今來何來女帝登基。
雖然以前也未曾有過女王爺,但是謝靈瑜開了此先河。
可是女帝畢竟不是女王爺可比的,這先河若是開了,大周朝那可真是青史留名了。
謝靈瑜倒是不急,她笑著說,那就先不登基。
但是之后,她入主太極殿,上朝處理朝政是一件也不落。
于是就在這種詭異的相持局面下,居然過了大半年,而這大半年以來,朝堂上下不僅不見絲毫混亂,而且先帝當政之時留下的種種弊端,竟也開始一一解決了。
這一下連原先最為反對,跳的最厲害的人也說不出話了。
而目前就是,朝臣不敢舉薦所謂的新帝人選,畢竟謝靈瑜可是要嘉明帝的傳位詔書的,大周皇帝玉璽清清楚楚蓋在了詔書上。
倘若誰要是敢跳出來,說舉薦新帝,那就是謀逆之罪啊。
于是沒人敢舉薦新帝人選,謝靈瑜又開始作為帝君處理朝堂政務。
至于老百姓,他們發(fā)現(xiàn)即便換了皇帝,對他們的生活也并無影響。甚至在這位女帝登基之后,反而削減了賦稅,讓百姓的生活更加容易。
普通老百姓連皇帝是誰都不愛,至于是男人還是女人,就更無所謂了。
相反若是真有女帝登基,大家茶余飯后,還有話題聊呢。
時間一長,朝臣發(fā)現(xiàn)確實不能這么下去了。
于是幾個老臣一合計,還是先請女帝登基吧,反正這個皇帝之位傳來傳去還是在老謝家,也沒便宜別人啊。
至于日后女帝成婚,皇子皇女們自也是隨謝氏皇族姓氏。
自然也沒什么異議了。
想通了之后,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可偏偏謝靈瑜不樂意了啊,當初你們反對我,好,我暫時不登基了,我就好好干活?,F(xiàn)在你們想通了,就緊趕慢趕地催著我登基,她還偏偏要拿喬。
于是拖來拖去,居然有一年了。
“登基冠服,我已命人加緊趕制了,”蕭晏行望著她,柔聲說道:“我想看著皇上穿上這一身朝服?!?br />
而他的聲音愈發(fā)柔和:“我想看著阿瑜,君臨天下。”
“好,聽裴相的?!敝x靈瑜終究還是軟了心。
永寧元年。
女帝謝靈瑜正式登基為帝,君臨天下。
經(jīng)選定吉日后,大周朝闊別一年沒有帝王的日子也正式宣告結束。
當謝靈瑜著帝王冠冕,出現(xiàn)在太極殿外時,那夜殿外的血腥味早已經(jīng)散去,而今日燦爛朝陽籠罩著整個大殿,灑落在殿上的明黃色琉璃瓦,一片金光璀璨,巍峨莊重。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br />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br />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br />
當文武百官站在殿內(nèi)外山呼萬歲時,謝靈瑜微微抬頭直視著前方,只是在冠冕之下,那雙眼睛落在了百官最為前方的蕭晏行身上。
而蕭晏行同樣抬眸,朝她看了過來。
兩人對視之后,嘴角都不約而同揚起淺淺笑意。
隨后太監(jiān)出列,當眾宣讀了女帝登基后下的第一份詔書。
安國公蕭晏行正式被冊封為皇夫,擇吉日與女帝完婚。
從今往后,年年歲歲,不管是歲月安寧,還是山崩海裂,他們都會攜手走過這一生。
—本文完—
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