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并校
齒輪扭轉,時間回到過去。
2014年夏天,烈日當空,熱浪炎炎。
暑氣就像是牢籠中的困獸,來勢洶洶地沖破桎梏,將萬物生靈悉數吞噬,只留蟬鳴聲交錯起伏。
在連續半個月的高溫炙烤下,漓江終于迎來一場降雨,街邊梧桐被洗刷得湛綠,但這并沒能帶走空氣里枯焦如焚的燥意。
傍晚五點,溫書棠把最后一摞書整理好,從市圖書館里出來。
地面還濕漉著,有風吹過,蓄滿的水洼泛起漣漪,像是一塊被打碎的殘鏡。
倒影里的女孩穿著棉質長裙,五官柔和,模樣安靜,黑發隨意散在肩后,襯得皮膚白皙干凈。
鳴笛聲從遠處傳來,46路公交車??康秸?。
車門緩緩開啟,等待兩秒,見人沒有上車的意思,又朝著下一站加速駛去。
路口信號燈變換,溫書棠背著帆布書包,左轉拐進后面那條街。
藍底白字的路牌上寫著,碑亭巷51號,漓江市第九中學。
巷口的糖水鋪還沒關,門外支著個破舊的喇叭,循環喊著桂花酒釀五元一碗。
來往行人很少,偶爾路過幾個,也是不約而同的神情慌忙,腳步匆匆朝著各自的目的地趕去。
在這一眾身影里,溫書棠顯得格格不入。
她攥著書包帶子,速度放得極慢,清亮的眼在四周反復打量,仿佛是在找尋什么。
一路走到盡頭,她轉過身,發尾跟隨動作揚起,停頓片刻后,步伐更慢地開始了又一次尋覓。
就這樣來回徘徊著,第六次經過校門口的時候,溫書棠終于停下腳步。
引擎聲由遠及近,摩托車飛速駛過,垂落的裙角染上污泥,在風中飄動搖曳,宛如一株被打落的梔子。
天陰沉得更厲害,烏云密布,像團散不盡的濃墨。
那個喇叭不知怎么壞了,只剩下滋滋的電流聲,和風聲一起在耳邊呼嘯,無休無止。
溫書棠望著空蕩的街頭,眼睫不太明顯地顫抖了下,無聲在心里嘆氣。
果不其然。
又是一場徒勞,她沒能遇見那個想遇見的人。
沿著石板路,溫書棠回到公交站。
下一班46路出現,她跟著人群上車,被擠到最后一排的角落。
漓江的公交車向來顛簸,她抓緊頭頂的扶桿,眼神空洞地看著窗外風景飛速掠過。
狹小空間里,悶燥從四面八方襲來,汗味和煙酒味混雜在一起,如同一個密閉的蒸籠,叫人很難喘得上氣。
身側站著兩個女生,看起來與她同齡,左邊那個語氣格外激動,說暗戀許久的那個男生,居然主動加了她的好友。
溫書棠靜靜聽著,眨了眨眼,努力壓下漫出心口的酸澀和羨慕。
她其實有些搞不懂自己。
明明每次都是相同的結果,明明早已習慣這種一無所獲,可為什么還是會不受控制地感到失落。
……
三十分鐘后,車內電子音響起,播報前方即將到達瀾椿路。
外面稀稀落落地飄起雨絲,鼻間充斥著潮濕與咸腥,溫書棠沒有帶傘,不自覺加快腳步。
漓江市繁華,可她們這一帶卻像是被遺忘,褪色破舊的廣告招牌,爬滿藤蔓的低矮石墻,一磚一瓦都透著腐朽衰敗的絕望。
走到樓下,迎面碰上對面樓的李阿姨。
認出是她,女人熱情地過來搭話:“棠棠,去哪了這是?”
溫書棠輕彎起唇角:“剛從圖書館回來?!?br />
“放假了還這么刻苦呀?!毙」媚镩L得乖,很是招人喜歡,李阿姨捏了捏她臉頰,下一秒又想到自家那個不爭氣的,表情驟然多了幾分嫌棄,“要是我兒子能有你一半省心,我就燒高香了?!?br />
“誒對了?!迸嗽掍h一轉,將右手提著的紙袋遞給溫書棠,“我正好要去你們家店呢。”
她解釋道:“前天給那臭小子買了幾件衣服,尺碼不太合適,他穿著有點大,還得麻煩你姐姐幫忙改一下。”
不遠處那家白色招牌的裁縫店,就是溫書棠姐姐溫惠開的,她小時候跟著外婆學過刺繡,手藝還算不錯。
客源多為附近的鄰居,知道兩姐妹不容易,都很照顧她們的生意,收入雖然算不上豐厚,但供給日常開銷還是沒什么問題。
溫書棠接過紙袋:“好,我帶回去給姐姐?!?br />
“改完給我發個消息就行,不用特意跑過來送?!迸苏f著,又拿出剛買的茉莉餅,分一半塞到她手里,“回去和你姐姐一塊吃。”
“不用了阿姨。”
“哎呀快拿著吧,就幾塊糕點,不值錢?!?br />
溫書棠推脫幾次沒能成功,最后柔聲道了謝,然后才轉身往家走。
推開店門,她把衣服和糕點都放到桌上,對著里面喊了聲姐姐,但并沒有得到回應。
目光掃了幾圈,也沒找到溫惠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