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插秧和巡山
插秧可是個新活計,連老農都沒干過。
林暖親自下田示范操作,她挽起褲腿,先用手把住秧苗的底部,輕輕一拔整株秧苗就被她拔起來。
然后她開始雙手齊齊上陣,一邊操作一邊解說,一開始林暖操作很慢,要好一會才把一捆秧苗給整齊并綁好。
林二虎小心翼翼地接過,遞給林三叔,讓三叔趕緊送到要種植的田里去。
然后漸漸地林暖快了起來,然后林二虎、秦云飛、周越、夏一豐還有十個村民開始下田,按照林暖的說法小心翼翼地拔苗,小心翼翼地整齊再綁好。
一個上午眾人只拔了七八畝地,但大家伙也開始掌握一些要領,下午速度就快了不少。
林暖見拔苗沒啥大問題了,就帶著余下的眾人到了需要插秧的田里。
照樣林暖先下地種植,她用手指捏住兩三株秧苗的根部,咬牙一狠心用手狠狠往田里一插,只見一株秧苗穩(wěn)當當?shù)亓⒃谔锢铩?br />
然后隔一個拳頭大小開始插下一孔秧苗……等種完一排,林暖開始向田埂上的眾人說明如何操作!
反正按她說的做,具體看悟性,底線就是把秧苗插進泥土里且不倒!
眾人有些為難,但還是聽話的下田干活,跟拔苗一樣一開始很慢,不!比拔苗更慢,因為田里有水,如果秧苗沒有完全插進泥里很容易松浮。
就連林暖也有好多次那秧苗浮起來了……
種田是真的累,水田比旱地更累!
林暖早上拔秧下午插秧,一天下來她感覺自己的腰都不是自己的了,連那些做習慣重勞力的村民都扶著腰、敲敲腿肚子慢慢走回村。
這一天城北小院晚上的呼嚕聲跟拉風箱似的此起彼伏,聲音大的都嚇退了好幾只老鼠!
六十畝秧苗用了四天時間全部拔苗完成,然后拔苗的人跟著一起插秧,又用了三天(前后共計九天)時間全部種到了兩百畝田地里!
林暖給所有參與勞作的村民結算工錢并獎勵每個村民一斤糧米和兩條鱔魚干,感謝他們的辛勤付出!
前段時間墾田,鱔魚泥鰍還有魚太多了,劉靈麗和林陽都處理得人都要麻木,最后兩人只要隨便一劃拉,這滑不溜秋的水產就開膛破肚了,而吃不完的自然就被腌成了干。
整整一個半月,要是沒有這五六十個村民,林暖感覺他們這十來個人累死都做不完這么多活。
村民們也很高興,他們每個人都收到了一兩百文銅板,好些村民這輩子還沒有見過這么多銅板!
他們非常感激林暖他們,有幾個村民甚至當場想給林暖等人磕頭,并表示愿意把田地賣給林暖。
林暖笑著搖頭,一來三個村離這里還是太遠了,二來她也真不是土勢力,而且今年的耕植任務完成一大半,要買田也要到明年了!
不過林暖也提出了每個村后天開始可以來五個村民,她要開始探山了。
工錢提一文也就是六文一天,不過如果被蛇咬了或被動物傷了,就只能自認倒霉,所以愿不愿意上山都是他們自行決定的,且要青壯年。
村民紛紛表示會回去商量的,貴人放心。
也是這次勞作他們才知道,原來不是所有的貴人都兇狠殘忍的,所以他們得更努力地跟緊貴人的勞作需要,聽話肯干是他們最好的回報。
又過了兩日,果然每個村都來了五個青壯,林暖也在這一個半月里基本已經認識他們了,讓他們登記了村落和姓名。
家里留著林三叔、三嬸、林堂和幾個女子,其余人都隨林暖開始探山。
林暖等人做的準備可不老少。
每個人都從頭到腳都穿著粗麻布衣,連手上都是張夢嫂子做的粗麻手套,每個人的頭上帶著的藤條帽上也縫了一層能遮擋的麻布,萬一遇上蜂群,還能遮一遮臉和脖子,且每個人帶著柴刀。
而三個村的村民,沒辦法給予多余的衣服,不過藤條帽子一人一頂,他們拿的都是自家的鋤頭。
而每個人身上都帶著有雄黃的香囊,連小黑子脖子上都掛了一個,熏的小黑子噴嚏連連。
一眾二十來人先往小院西北也就是毛塢村方向走,這里有三座連在一起的低山。
這三座山向陽的一面林暖買了,背面還不屬于林暖,實在面積太大,林暖銀錢也不夠,不過光陽面就已經很大了。
在前段時間耕作時,山腳下適合種植的土地基本也都墾植出來了,都種上了土豆或者玉米,今日需要往山上走。
這三座矮山從下往上看,山腰到山頂頂是各種雜木林,山腳田地到山腰基本都是竹林。
蒼翠的竹葉在風中沙沙作響,似乎在念叨著歲月清歡。
竹林就怕竹葉青,所以雖然帶著雄黃香包,眾人還是一邊拍著竹子一邊前進,而勇敢的小黑狗仍舊一馬當先!
林二虎示意眾人,等會回程需要挑一些大竹子砍回去,竹子的用途太多了。
眾人行至一半路便見到了一頭野豬帶著三頭小野豬,啥也不說,直接開干!野豬打死了便由兩人先抬回家去處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一般這種低山很少有大型的動物,主要還是蛇、野兔或者野豬此類物種。
出了竹林與雜樹林的平交接處,有一個處山坳,陽光很像突然躍出在眾人面前一般奪目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