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宮心計20
李炎眉心微微動了動,筆尖一頓,開口說道,“……嗯~下去吧”。
木公公眼眸微瞇,“是~”,難道是他想多了?
離開前木公公又小心翼翼的瞄了上頭一眼,只見陛下眉眼依舊不見松動。
一時真就有些摸不透了。
不過后宮向來由太皇太后統轄,皇上輕易不會插手,一旦插手,那就是高低得見點血的。
如今……是沒到那個程度,還是沒到時候……呢?
祥云殿外,尚宮局的一幫老姑娘,小姑娘們依舊死命跪著,表面是求情,實則帶點脅迫意味。
真是挺敢的……也就太皇太后脾氣好。
其實在后宮眾人們的內心深處,誰都不清楚太皇太后向來雷聲大雨點小呢,她真動手的時候本就少數,講究一套固有模式,錯了才會被罰,只是有些人不想承認而已。
要換了其她真心腸硬的掌權人,很可能就不一樣了,那是真殺,管你誰是誰,管你對不對,錯不錯,上位者說錯,就是錯。
這么一跪的,便跪到次日落暮西垂,劉三好扶起暈倒的攀掌設的時候不經意間瞥到了被劉媽媽丟在地上的賬薄。
不知想到什么,只見她刷一下起身,隨即不顧眾人反對和謾罵執意離開。
劉三好回來后立馬找了金玲,還把門關上,神秘兮兮看著她,“金玲我有話跟你說”。
彼時的金玲正提著勺子依舊在琢磨中,聞言抬頭看去,“……怎么了呢?”。
“還記得當初譚司膳在阮司珍房里發現的那本賬薄嗎?跪在太后宮外的時候,我無意中看到賬薄下邊有個紅色的印痕”。
說著她拿起一根金絲扭扭扭,“那個圖案……”。
“挪!就是這樣的”。
“倘若我沒猜錯,應該是織錦掉色,所以印上去的,我記得我見過這個圖案,是繡在一只駝駝上的,那織帛不是本國之物,是波斯貢品,用色鮮艷大膽,是以紅色圖案來秤駝色,但是因為漂染技術不及我國,所以遇水就會掉色”。
金玲:“……”,這算不算瞌睡有人送枕頭?
缺的就是實證來著。
“所以你覺得賬薄上的印痕是掉色印上去的?”。
三好點點頭,繼續道,“我記得貢品來朝那年,好像是會昌元年,我想看看那一年的記錄冊,就可以查到那織帛用來做了什么,做給什么人”。
“很可能這個人就是陷害鐘司制和阮司珍的人”。
金玲想了又想,雖然這想法不算完美,可也不是不可以試試。
一刻鐘后,兩人在司制工房里查找許久,劉三好看著桌面,疑惑道,“怎么會這樣?”。
“怎么會沒有呢?”。
“正好缺了會昌元年的那本”,
金玲給自己到了杯茶,昏黃落日映照中,霧氣繚繞下她的表情有些看不太清,“……可能,不是只有你一個人發現吧”。
三好渾身一震,“你的意思是……有人也察覺賬薄上的圖樣問題,追溯過來了,還比我們早?”。
“那他是不是放貸真兇啊?”。
金玲搖搖頭,“不知道啊……”,可能人家好奇想查查看,也可能只是跟人家有點千絲萬縷的關系,還可能……就是單純的巧合,誰又能確定呢?
“其實,就算找到書也不一定有用,若是當時那批布帛送了許多人,那么要如何確定,真犯罪的人呢?”。
所謂的證據,也不過是她心存僥幸而已,其實壓根還是不怎么靠譜。
劉三好一想也是,“……對啊,況且這么多年了,即便知道記錄著給了誰,中間也或許不知轉送了幾手,就更不能下定論了”。
金玲曲膝坐在地毯上,吹了吹杯口,指節敲打著杯璧,“……對了,你方才弄的那個圖案能畫下來嗎?”。
三好應了聲,把圖案印在紙上,而后拿著看來看去,“這個圖案怎么了?”。
金玲說不上來,就是覺得找布帛沒希望了,那就死馬當活馬醫,找找這個圖案。
“圖案很特別,沒見你們司制房用過”。
三好點點頭,“這個確實是,司制房制品向來講究創新,有一便不能有二,尤其是后宮幾位高位主子們的東西,必然不能有重復案組”。
聞言,金玲眼睫微微發顫,垂了下去:主子的沒重復,宮人用呢?劉媽媽用呢?
“哎呀!金玲~原來你在這里啊~我去膳房找你她們說你跟劉三好一塊兒走了,可急死我了,你們怎么跑這里來了?”。
來人是布吉祥,小順子,還有……高顯揚。
金玲有氣無力的抬頭瞥了他們一眼,沒說話,三好看到高顯揚的時候眼睛極快亮了一瞬,而后淡定的壓下去,把事情闡述了一遍。
高顯揚點點頭,“所以你中途放棄,就是想在這兒找到證據啊”。
“嗯,只是現在織帛的線索斷了,而這個圖樣,又像是大海撈針”。
真要翻看往年圖文,那真就是天方夜譚,有些甚至已經焚毀……
布吉祥順勢看向紙上,“……你等等,三好你遞給我看看,我瞅著有點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