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軟硬兼施
關大刀帶著一伙兄弟盤踞在石砬子山,山上加上老弱婦孺有一百多人,不過能夠提刀砍人的兄弟也就六十多個人。
別看不到百人的規模,可是在這一片已經是最大的土匪窩,不是關大刀不想做大做強,只是想要招兵買馬是需要錢糧的!
劫富濟貧雖然說起來好聽,但實際上都是草菅人命,這輩子都別想光明正大的過日子,所以不是被逼無奈,實在是活不下去了,誰愿意上山為匪!
關大刀知道自己手下有些兄弟因為白蓮教的蠱惑動了心思,想要去滄州加入叛軍,到時候真能弄了一個從龍之功,子孫后代可就享福了。
他手下的兄弟都是一些五大三粗的莽漢,被白蓮教的幾個娘們兒一說就動了心思,可關大刀不是一般人,他在落草為寇之前可是考過科舉的,正兒八經的童生,讀過書,識過字,知道的比手下那些兄弟要多的多。
自古以來,皇帝都是揭竿起義才打下的江山基業,亂世出英雄,誰有本事誰當皇帝,這倒是沒有錯,可關大刀看到的更多。
雖然滄州因為大災亂套了,可是青祁國只要有護國公和齊王在,就亂不了,滄州那些揭竿起義的難民,無論怎么鬧也翻不了天,想要推翻皇帝老兒,那根本就是做夢。
所以關大刀從來沒有把白蓮教那些吹噓的話放在心上,他可沒有奢望過封王封疆,他一個小土匪頭子,能夠安安生生,活到老就不錯了。
他能穩的住心,可手下那些兄弟穩不住,今天的事情就讓關大刀心頭大震。
“我看你也是個聰明人,你說自己是劫富濟貧的義匪我信,因為能夠養著婦孺的土匪再壞也懷不到哪里去。”江元柳認真的說道。
關大刀神色一怔,脫口而出問道:“你怎么知道?”
“你身上的衣服打著補丁,細細密密的針腳,不是敷衍縫在一起的,還有膝蓋和胳膊肘,都仔細的用皮子縫過,耐磨損還能夠保護膝蓋關節,可見你的土匪窩里面有女人。”
而且這個女人對關大刀一伙土匪很好,衣服都是仔細縫補的, 絕對不是被逼無奈胡亂縫的,可見這伙土匪不知山上有女人,還善待這些女人。
江元柳在宋元書耳旁說了幾句,然后用手指出幾個人的位置,宋元書毫不猶豫的提著刀解決了這幾個人,鋒利的刀抹了脖子,血液噴薄而出,溫熱的血液在冰冷的空氣中蒸騰出白霧。
看到這一目,關大刀,忍不住哆嗦了一下,他是萬萬沒有想到,面前這個瘦瘦弱弱的女子,竟然手段這么狠辣。
“你……你到底要做什么!”關大刀聲音都帶著哆嗦。
“我只是在自保,那幾個人剛才神色游移,你山上的兄弟出來打家劫舍的時候會換上干凈利索的衣服嗎?兩個補丁都沒有,鞋子只是沾了一些灰塵,你說是不是有問題。”
聽到江元柳說出的這番話,關大刀是徹底的服了,他仔仔細細的看了兩眼那些被殺的人,然后點頭道:“確實不是我山上的兄弟,是混進來的人。”
江元柳淡淡一笑,“實話告訴你們,這車隊是奉宣武侯之名去滄州賑災的,當今皇上都下旨稱贊義舉,我知道你們落草為寇都是被逼無奈,若是你們護送車隊去滄州,我定然上奏皇上,給你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在京城當個乞丐,也比你們在山上落草為寇來的強,你們要是不信也可以,等車隊安全到達滄州,你們每個人都能拿到一筆獎賞。”
一通軟硬兼施,這些匪徒徹底的服了, 關大刀選出來二十個人,然后對江元柳說道:“江姑娘,不瞞你說,這石砬子山是出了名的土匪山,除了我們還有大大小小十多個匪窩,要是山里不留人,那我們的老婆孩子怕是都要被殺。”
“可以。”
江元柳直接答應,看了關大刀一眼,這是個人才啊,她心里的想法就是留下二十個土匪,雖然自己說這些土匪都中了毒,嚇住了他們,然后又用獎賞當做胡蘿卜。江月。
但是難免會有人動些小心思,所以留下二十個土匪正好,不多不少,鏢師能夠對付。
看來這個關大刀很有可能是猜出了她的心中所想,不過也可能是蒙的,這就要接下來仔細查看。
處理完這些之后,江元柳回到馬車上長處了一口氣。
“小姐,喝口茶壓壓驚。”滕逐月憂心忡忡的倒了一杯茶遞給江元柳,眼神中都是對江元柳的佩服,剛才拼殺中,江元柳就像是所向披靡的戰神一般。
江元柳連忙喝了一杯茶,不過癮的拿起茶壺痛飲起來,足足喝了一壺茶之后才緩過來,“真是嚇死我了,宣武侯侯夫人害我!”
宣武侯侯夫人不可能不知道石砬子山是土匪窩,可是就給她三明宣武侯侯府侍衛,還有二十來個外面雇傭的鏢師,這不是把她往火坑里面推下去嗎。
但是想了想,江元柳又覺得不對勁兒,宣武侯侯夫人沒有道理害她!
畢竟要是她死了,父親肯定會給她報仇,一個年邁的護國公,唯一的獨女身亡,手握兵權的護國公瘋狂起來,可沒有人樂意看到。
“嘖嘖,我知道了。”江元柳眸深似海,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笑意,今天遇到的事情,恐怕又是一場試探,只是不知道背后算計的人究竟是誰。
江元柳捏著下巴想了想,“算計的人恐怕不只是一方人馬,白蓮教有前朝的影子,京城這些貴婦人已經籌集了不少賑災糧食藥物,送去兩次,滄州上下無不感激,壞了白蓮教的好事。”
所以白蓮教勾結土匪截殺車隊,為的是不讓賑災糧食出現在滄州,才能收攏更多絕望的百姓反叛朝廷。
“江姑娘,那些趕車的車夫死傷大半,應該如何處理?”
就在江元柳思考的時候,車廂外面傳來宋元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