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使團浩蕩駛來
顧錦書腦中浮現(xiàn)那封折子的內(nèi)容,所有的都只是等趙暮齊的決斷,可見這郭郭辰也是一個城府深沉之人,不然他如果擅自做主應(yīng)下此事,屆時如若出了問題,恐怕郭王府也會在劫難逃。
而方才的一番話,卻是不著痕跡的提點趙暮齊,與其現(xiàn)在猜測對方的意圖,倒不如把對手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這樣也好防范于未然。
只是有一點讓顧錦書好奇的,便是吳靖琪此人素來殘暴,而對于青祁的戰(zhàn)事,吳靖琪身為主帥便是朝中如今最有威望的主戰(zhàn)一派。
現(xiàn)下又為何沒有阻止孝貞帝發(fā)放和解的旨意呢?實在是讓人捉摸不透。
趙玉懷卻是沒有回答顧錦書的問題,只是看向趙暮齊,一臉平靜的說道:“一切還等父皇的決斷。”
他的意思便很明了,趙暮齊若是想要和解,他便著手去調(diào)動城防軍,來保近日京都安全。若是趙暮齊并不贊成和解,那顧錦書剛才說的話就全是空話。
而趙暮齊的目光不由得在顧錦書和趙玉懷之間打轉(zhuǎn),輕敲桌面的手指微放緩了速度。
半餉之后才開口:“既如此,懷兒你便去準備吧。京都城內(nèi)的安全便也都盡數(shù)的交給你了。最近宮中的事宜過于繁瑣,皇后一直都在替朕搭理著后宮事宜,想必你與你母后能將此事處理好”
這番話,便是用皇后來間接的要求大皇子,讓他不可在此事當中輕舉妄動勾結(jié)黨羽。
說完,趙暮齊就朝著身旁的總管太監(jiān)示意,于是就瞧見那太監(jiān)立刻朝著殿外的小太監(jiān)使了個眼色,小太監(jiān)在得到指使之后,立刻快速的往宮外跑去……
趙玉懷此時心中不由得有些微顫,雖說自己是中宮嫡出,但是始終沒被封為太子。
自己在私下里一直都在培養(yǎng)自己的勢力,見到趙暮齊如今對自己是百般防范,眼中當中閃過一絲恐懼。
只不過面色卻是一如既往的淡然,隨即平淡的開口“兒臣遵旨。”
“傳烏大人進養(yǎng)心殿,其他人散了吧。”趙暮齊見到趙玉懷如今倒是沉得住氣,于是便揮手示意百官都撤了。
隨后讓太監(jiān)將禁衛(wèi)軍統(tǒng)領(lǐng)烏大人傳進養(yǎng)心殿,應(yīng)該是商量宮中的防范事宜。
第二天,趙暮齊連續(xù)下發(fā)了兩道圣旨。
一道是同意和南岳的和解,并讓郭郡王親自護送南岳的使者團來青祁京都,名義上是確保其安全,實則是在監(jiān)視。
第二道則是要求有爵位的家中女子,三品官員及以上的官家女子,無論嫡庶皆可以參加此次貴妃的冊封大典。
以此顯示天子仁厚愛民的德行,這也是完成與天下子民同樂的夙愿。
兩道圣旨迅速被送出宮外,一時之間頓時引起了青祁上下一陣叫好。
畢竟,戰(zhàn)線如果拉的過長,這百姓身上苛捐雜稅的擔子就會越重,再說,四皇子之所以被捉那是他自己的失誤,皇上若是讓百姓為他的決定買單必定會引起群眾的公憤。
所以,只要是能夠熄滅戰(zhàn)火,對于百姓們來說,那便是最好不過的。
而各官家女子再得知消息之后也是雀躍不已,畢竟這么盛大的典禮,趙暮齊居然讓平日里想一見外男都難的她們,參加如此盛大的盛典,她們怎么能不開懷的。
一時間京都中有名的首飾店、金店、制衣坊,胭脂鋪一時間都是人滿為患。
各家的商鋪也都是借此機會賺的盆滿缽盈,眾人都是皆大歡喜。
九月初八這日,趙暮齊安排了顧鴻嘯來接應(yīng)郭郡王等人,就瞧見他原先是站在城樓之上。
在看到郭郭辰的人馬來到之后,便立刻帶著身后的官員小跑下了城樓,紛紛都騎上馬背立于城門前等候。
火速回京的郭郡王護送著南岳的使者團,在與顧鴻嘯碰面之后,便緩緩的同行踏進了京城的大門。
早在這之前,趙玉懷就布置好了這一次的城防工作,所以百姓們便是放心大膽上街,一個個都圍在長街的兩旁,好奇的等待著郭郡王和南岳使者團。
在眾人的期盼之下,一身銀灰色盔甲的郭郭辰騎著一匹黑色戰(zhàn)馬,面色凝重的走進了人們的視線,在他的身后,則洋洋灑灑的走著三千多人,這些人便是南岳使者團。
一輛明黃色綢緞包裹的攆車緩慢跟在郭郡王的身后,眾人目光立刻就被那晃眼的顏色所吸引。
只見這部攆車看起來十分的氣派寬大,外觀呈四方形、長寬目測皆有一丈。
車頂和車身也都是用只有皇家才有資格使用的明黃綢緞,而在那綢緞上淺淺的印著蛟龍騰飛。
車身的每一面上面都有一條淺黃色的蛟龍在騰云駕霧,讓人看到后都不由得暗暗感嘆南岳皇家的氣派。
而車頂下方的四角車檐上,均掛著琉璃宮燈,細細的看過去,卻會發(fā)現(xiàn)那琉璃宮燈的里面放的并不是紅燭,而是一顆顆如成年人拳頭大小的夜明珠。
如果說剛才的攆車讓眾人深覺氣派,那如此價值連城的夜明珠此時被南岳皇室用來當作照明的工具,那只能用奢華來形容了。
頓時,一聲贊嘆聲從百姓的口中小聲的溢出,一個個都是議論著這南岳皇室多么雄厚的財力。
竟連有些人平生都不能親眼見到一次的夜明珠,也只是這般的用途,簡直是在暴殄天物。
而這輛攆車內(nèi)坐著的并不是旁人,正是南岳的太子吳靖琪,由于馬車兩旁的車窗簾都被嚴嚴實實的擋著,外人此時看不到他半點容貌。
而緊跟在吳靖琪馬車后的是幾輛稍微小一些的攆車,在配置上,那些馬車比起吳靖琪的車輛,自然是低了一個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