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出氣
第573章 出氣
卻說梁中書聽了二人哭訴,心下也為難。這二人都是早早投了自己的,如今因泰山蔡太師家信,這才知曉,圣上金口,貶斥二人。以此自己也有意疏離二人,知道東方暉壓制二人,也不曾開口。
二人求到面前,本不想見,顧及從前種種,這才見了二人。如今二人這副模樣,所求也不過外出。以此,梁中書嘆道:“你二人意欲去哪處?”
李成道:“如今凌州還不曾有人駐守,我二人自請去凌州屯駐。”
梁中書聽了道:“不妥,這凌州如何能去的。”
沉吟一番,梁中書道:“眼下你二人如今剛遭貶斥,正應韜光養晦,如何能去凌州這是非之地。這樣,你二人且去巡檢司捕盜,過些時日,我自向太師求情,好在圣上跟前巧言宛奏,赦免罪過,到時自有任用。”
聞達道:“如此也好,請相公允我二人從軍中帶一部軍士,若能立下些許功勞,也好早日起復。”
梁中書道:“這個好說。東方統制那里,我去轉圜,借一部軍士歸你二人統領。”
李成、聞達聽了,辭謝而去。
不出三日,二人果然被調去巡檢司,各領五百心腹軍士輔仁。一應兵器盔甲不缺,坐下頭口卻被調走。
李成見了,暗地里在聞達、索超面前大罵不止。
這東方暉愿意放人,一來是不愿得罪梁中書,二來,卻是為了騰出職位,提拔心腹。見李成、聞達識趣,自請外任,以此只收繳了馬匹,卻把二人統領的一千軍士放出。
借巡檢外出之機,半月間,二人就將家眷細軟都送出城外。
按照約定的日子,在城外接著索超,一眾人直去了寇州。
剛入寇州,不等眾人換下旗號,就見遠處塵土飛揚,一彪馬軍飛馳而來。
只聽一人大喝:“哪里來的撮鳥,這是寇州境內,速速退回,免動干戈。”
李成、聞達見對面來的兇,連忙打馬上前,見了來人,二人慌忙滾鞍下馬,撇了軍器,叫道:“且不要動手!兀的不是員外嗎?”
當先這人見了,也慌忙下馬,口中道:“二位都監如何來了?”
當下李成叫人請出后頭的索超,盧俊義也叫來燕青,五人就路邊都剪拂了。
聞達這才道:“我二人如今也因凌州事遭貶斥,如今新來一個兵馬統制,處處為難我等。唯恐后頭還有殺身之禍,只得前來梁山投奔趙相公。”
說著,聞達問道:“員外這是?”
燕青道:“員外如今已做了寇州兵馬都監。”
索超疑惑道:“咦?”
燕青道:“諸位哥哥,這里不是說話處,且到營里說話。”
眾人都上馬,燕青前頭引路,眾人望堂邑鄉軍寨來。行不多時,便見一處新建的軍寨。
盧俊義一面使人把同來的一眾軍士都安置了,一面使人快馬加鞭告知韋揚隱。同時,也發鴿信去梁山。
等安置好軍士,五人都來廳里相見。
盧俊義先把了下馬酒,這才重提舊事。
聞達便把盧俊義走后的事說了,眾人不免嗟嘆一番。
燕青拍手道:“如此卻也好了,三位哥哥一身本事,在梁山,不怕沒出頭之日。小人如今也得相公看重,在員外麾下做了個團練使。員外如今更是升任兵馬都監,與駐守豐田鄉的兵馬都監【鐵槍將】韋揚隱,同管寇州軍馬。”
“早就聽聞寇州曾與梁山起沖突,不想如今寇州竟也在梁山治下。”李成道。
盧俊義道:“相公也顧忌高俅,寇州只占下了各處鄉坊,州城仍舊在高讓治下。這些日子,韋都監日日帶兵到城下耀武揚威。高讓這廝也是個本領凡庸,性情畏葸的,如今每日都有快馬往來汴京,只怕要不了多久,這廝就要調離。”
聞達道:“果然是若要做官,須找靠山。”
燕青聽了道:“奸邪壞國,英雄扼腕。幸喜還有安撫相公這里,吏治清明,正是我等存身之處。三位都是軍中出身,武藝高強,此來必能得相公抬舉。”
索超問道:“小乙兄弟,你可見過【急面鬼】周謹?”
燕青搖頭道:“這卻不曾見過,只聽說他如今去了廣濟軍做了團練使。”
索超聽了,點頭道:“當初他因生辰綱遭革職,如今看來,反倒是因禍得福。”
盧俊義道:“也只相公這里,不看出身門第,才能有出頭之日。”
眾人聽了,都欣喜道:“如此最好。”
不一時,軍士置辦了酒肉送了上來,五人也不要軍士服侍,只叫把酒燙了送來,飲酒中間,各敘胸中之事。
飲酒中間,韋揚隱、真大義二人趕來,燕青使人重整杯盤,再備酒食相待。
至夜,七人各有酒意,有軍士進來稟道:“都監,梁山鴿信。”
盧俊義聽了,連忙取來,只見上頭寫著:英雄相投,甚喜,掃榻以待。
盧俊義將鴿信遍示諸人,李成、聞打、索超三人見了,各個歡喜。
第二日一早,用過早飯,李成三人對盧俊義道:“員外,相公既知我三人來投,不好叫相公久候。今日我三人便去梁山拜見相公。家眷卻在后頭慢行。”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