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希望堡壘
在末日那如濃稠墨汁般的黑暗籠罩下,與“鋼鐵同盟”合作意向的初步達成,以及“綠影部落”使者的到訪,讓我們原本略顯沉悶的據點,瞬間被緊張與期待交織的氛圍所填滿。我們心里比誰都清楚,建造新堡壘這條道路,就如同在荊棘叢中艱難前行,但為了能在這末日的絕境中尋得一線生機,實現生存與發展的夢想,這是我們無可回避且必須堅定邁出的關鍵一步。
在翹首等待“鋼鐵同盟”評估物資的日子里,我作為團隊的核心與領導者,一刻都未曾放松對各項準備工作的統籌安排。我深知,每一個細節都關乎著新堡壘的成敗,關乎著大家未來的生存。
我精心挑選經驗豐富、熟知廢墟分布的老隊員,讓他們帶領那些滿懷熱忱卻稍顯稚嫩的新手,深入周邊的斷壁殘垣之中搜集可用材料。他們如同尋寶者一般,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藏有物資的角落。每當發現能用的物件,大家眼中便綻放驚喜光芒,小心翼翼將其搬運到改裝車輛上。回到據點后,又依據物資種類、用途有條不紊分類整理,為新堡壘建設精心儲備,每一份材料都承載著我們對未來的殷切希望。
同時,我組織據點內成員開展高強度防御演練。從異能的細微精妙操控,到團隊成員之間如同精密齒輪般緊密無間的默契配合,每一個細節我都親自把關,反復雕琢,力求將大家戰斗能力提升到極致,以此應對隨時可能如餓狼般撲來的“鐵血戰盟”的威脅。
終于,“鋼鐵同盟”的評估人員邁著沉穩步伐踏入我們據點。他們身著統一的銀色合金戰甲,那戰甲仿佛由流動月光鍛造而成,在陽光輕撫下,反射出刺目冷冽光芒,使他們看上去冷峻而專業,宛如來自未來世界的冷酷戰士。評估人員一抵達,便迅速高效展開工作,他們如同嚴苛考官,對我們儲備的糧食和食物進行細致入微到近乎苛刻的檢查。從糧食顆粒飽滿度、新鮮程度,到食物保存狀況、營養成分,每一個細節都納入考量范圍,其嚴苛程度令人咋舌。經過數小時全神貫注、一絲不茍的評估,他們臉上終于浮現滿意神色,并鄭重傳達霍克首領的意思:合作可以正式拉開帷幕,“鋼鐵同盟”將慷慨提供所需的部分先進防御設備以及特殊建筑材料,而作為回報,我們必須按時、足額為他們提供糧食和食物。
這個消息如同響亮號角,瞬間在據點內激起千層浪,歡呼聲、掌聲交織在一起,大家臉上洋溢喜悅笑容,彼此相互擁抱、擊掌慶祝。但我清楚,這僅僅只是漫長征程的起點,更多艱難險阻還在前頭。緊接著,我當機立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啟動堡壘建造計劃,并為這座承載著我們無數期望的新堡壘取名為“希望壁壘”。
“希望壁壘”選址在一片相對開闊的高地,四周地形復雜,北面是一片茂密的叢林,南面是一條干涸的河道,東面是連綿起伏的山脈,而西面則是一望無際的荒原。高地的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從這里可以俯瞰周圍數公里的區域,便于我們及時察覺潛在的威脅。距離“鐵血戰盟”的“鐵血領地”直線距離約有八十公里,雖然不算近,但對于在末日中擁有各種特殊能力和快速交通工具的勢力來說,這個距離并不足以構成絕對的安全屏障。
先遣隊伍在勇猛無畏且極具領導風范的李陽帶領下,如同先鋒利刃般率先抵達新地點。那是一片荒蕪之地,四周是坍塌建筑物殘骸,扭曲金屬和破碎混凝土塊雜亂堆積,宛如死寂戰場。狂風呼嘯,揚起漫天塵土,讓人睜不開眼。然而,李陽和隊員們眼中閃爍堅定光芒,絲毫未被眼前困難嚇倒。
我帶領大部隊隨后趕到,立刻著手指揮大家展開工作。首先是清理場地,我運用空間異能,將大塊的廢墟殘骸瞬間轉移到指定地點,為后續工作騰出空間。擁有土系異能的隊員們,雙手貼地,低聲吟唱,大地仿佛回應他們的召喚,那些深埋地下的石塊和雜物紛紛破土而出,被有序地排列在一旁。風系異能者則扇動雙手,狂風驟起,將塵土迅速吹散,讓場地變得清晰可見。
運輸小隊駕駛著精心改裝、在廢墟中歷經無數顛簸卻依舊頑強的車輛,如不知疲倦的工蟻,在據點和新地點間來回穿梭。我時刻關注著運輸進度,利用空間異能,在必要時開辟出一條臨時的空間通道,加快物資運輸速度,確保材料能及時供應。
搜集材料過程充滿挑戰,但大家憑借異能巧妙應對。在倒塌工廠里,隊員們發現粗壯鋼梁,可鋼梁沉重無比,難以搬運。這時,擁有力量強化異能的隊員們一擁而上,他們肌肉賁張,輕松將鋼梁抬起,放置到車上。在廢棄建筑工地,磚塊雖多但破損不少。擁有修復異能的隊員輕輕撫摸磚塊,那些破損之處瞬間恢復如初,大大提高了材料利用率。
“鋼鐵同盟”提供的物資至關重要。巨大能量護盾發生器部件、激光防御塔組件等,每一件都凝聚著高科技。我親自指揮這些物資的搬運與安裝,確保它們能精準到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隨著材料不斷運輸,“希望壁壘”建設逐步展開。地基工程至關重要,我指揮著土系異能者深入地下,感知土地結構,加固薄弱之處。他們將土地夯實,巨大石塊在異能作用下,自動排列成整齊的地基形狀,隨后,隊員們用特制混凝土澆灌其中。這種混凝土是科研人員經多次試驗調配而成,由水系異能者控制濕度,火異能者高溫烘烤,使其迅速凝固,變得堅如磐石。
搭建堡壘框架時,粗壯鋼梁被起重機吊起。我運用空間異能,精確引導鋼梁位置,讓其與預設位置分毫不差。李陽則帶領隊員們快速焊接,他的眼中閃爍著專注的光芒,手中焊槍火花四濺,將鋼梁牢牢固定。框架完成后,便是墻體建設。隊員們分工明確,有的用異能切割磚塊,使其大小一致;有的涂抹灰漿,灰漿在風異能者的吹拂下迅速風干,讓磚塊緊密黏合。墻體不斷升高,我在一旁仔細檢查,確保每一處都堅固無比。
建成后的“希望壁壘”,整體呈正方形布局,邊長約五百米。外墻由厚實的磚石與金屬混合結構筑成,高度達到二十米,墻體厚度足有五米,猶如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墻體內側每隔五十米設有一座小型的升降梯,方便人員快速到達墻體頂部。墻體頂部寬闊平坦,可容納多人并行巡邏,還擺放著各種防御器械,如弩炮和投石機等,這些器械在關鍵時刻能對遠距離敵人造成巨大威脅。
在堡壘的四角,矗立著四座高聳的了望塔,每座了望塔高達三十米,比外墻高出整整十米,如同四位忠誠的衛士,俯瞰著周邊的一舉一動。塔頂配備了先進的光學和熱成像望遠鏡,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都能清晰地觀察到周圍數公里內的動靜。同時,還設有信號燈和通訊設備,通訊異能者隨時待命,確保能與堡壘內部保持實時、穩定的聯系。一旦發現異常情況,便可通過信號燈發出不同的信號,向堡壘內的人員傳達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