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風聲
第950章 風聲
前世邵氏電影公司,邵老板就拆開,把牌子、電影庫存、影視基地下面的地皮都給打包了。
邵氏電影停業時,實際上就標志著港城電影市場,已經從巔峰走下坡路了。
而前世出售TVB的交易時,邵老板當時雖然身體抱恙,而且已經百歲,但賣TVB這么大的事情,沒他點頭,又有誰敢偷偷賣?
前世邵老板賣TVB前夕,同樣是互聯網視頻時代到來的前夕,在邵老板甩賣TVB幾年后,互聯網視頻爆發,接盤TVB的人,虧的慘不忍睹。
當了幾年TVB老板,跟一眾港城女星拍拖幾年后,實在是扛不住,匆匆打折甩賣掉了。
不論是關停邵氏電影,轉型電視市場,還是最終甩賣TVB,邵老板的眼光跟魄力,都是相當厲害的,能當港城電影電視劇行業半個多世紀的話事人,又豈是浪得虛名。
至于那些說邵老板精打細算,不愿意給明星開巨額片酬的,風格是一方面,但就以港城當時的電影市場規模,又能給那些明星,開的起多高的片酬?
除過邵氏電影跟TVB,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邵老板心思,目前更多的反而是放在了慈善事業上。
邵老板是受過儒家傳統教育的人,自然有達則兼濟天下的想法,他把生意跟慈善,是分的很清的,生意就是生意,就是要有回報的,而慈善則不要求能立刻見到回報。
現在通過邵氏基金,為內陸不斷捐贈各種教學樓、圖書館、科技樓、藝術樓之類的,讓他的逸夫樓,幾乎成了國內幾乎所有大學的“標配”。
邵老板的身價,遠不如港城那幾大豪門,但由邵氏基金直接捐贈的大樓,超過了六千多座,比起港城那些豪門捐贈的大樓,加起來還要多。
當然這種大樓捐贈,有部分,并非是邵氏基金出全款,而是跟所在大學,或者當地教育部門,一邊承擔一半的建造經費。
可能有人要說這些大樓,不夠現代化,不夠科技化,配套設施不如那些豪門捐贈的齊全。
但要知道,國內高校這些年經費短缺,再加上大學開始擴招,教學樓等設施根本不夠用,這時候有邵氏基金捐贈的逸夫樓,供大學使用,還有什么不滿意的。
拋開背景扯犢子,那不是耍流氓了。
不過,邵老板的逸夫樓遍布內陸高校時,內陸方面實際上也在各個方面,給了邵老板足夠的回報。
從九十年代開始,TVB制作的電視劇,開始不斷引入內陸,射雕三部曲、滬上灘還有霍元甲等電視劇,在國內都掀起萬人空巷的收視狂潮。
而能在內陸引爆收視率的前提,是內陸包括央媒、省、市甚至縣電視臺,從TVB采購電視劇,讓TVB的電視劇,能在內陸上映,這才是前提!
內陸的電視劇采購收入,一度占據了TVB收入的四分之一。
但要知道,這還只是內陸電視臺,直接采購TVB電視劇的費用,電視劇最大的收入是什么,廣告!
TVB的電視劇越火爆,想要在它的電視劇中,插播廣告的金主,就越愿意砸錢。
甚至許多想要在內陸投放廣告的廠商,直接盯著TVB的電視劇投放廣告。
一部熱門電視劇,像“金枝欲孽”,TVB僅靠湘南電視臺一家的電視劇廣告收入,就拿到了五百萬港幣的廣告分成。
這還只是一家電視臺,國內大大小小電視臺有多少?
采購費加上廣告收益,讓進入國內電視劇市場的TVB,達到了成立以來的巔峰,股價不斷創出歷史新高,市值一度突破兩百億港幣。
進入內陸市場,不僅是讓TVB,更是讓港劇,也進入了巔峰期。
至于往后的事,那就不僅是國內電視劇審核方面的問題了,港城電視劇的水準質量問題,也是下跌的讓人感覺一言難盡。
所以,慈善有時候,也是有巨額回報的,不僅是能避稅、把家產隱在慈善項目中傳承下、讓后代進入名校等,也可能會是其它方面的回報,哪怕做慈善的人,出發點并不是想要這些回報。
但這點并不能苛責什么,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中,完全理想主義者的慈善根本不存在。
純粹的慈善人,當然有很多,許多本身身價不高的人,也是幾十年如一日的捐贈,他們并不奢求任何回報。
但部分,拿出大筆身價捐贈的人,能通過慈善,得到些許回報,或名或利,反而是能改變更多人的心態。
換個說法,慈善活動,就像不斷積攢籌碼的過程,這種代表人心、民意、支持、認可的籌碼,平日里看不出什么用,但關鍵時刻,這些籌碼卻能挽救一個家族甚至一家巨頭公司的命運!
至于李大善人現在推行的知行基金會的慈善事業,能帶來多少回報不好說,什么時候能有回報更不好下論斷。
但,隨著知行基金會的慈善活動不斷進行,國內對于東陵高科的品牌認可度,也在不知不覺的提高。
這些認可跟支持,現在可能不起眼,但未來,它卻可能掀起驚濤駭浪,得到的,未必就比TVB這邊少了!
說了幾句后,邵老板拍了一下腦門,笑著向李東陵、寧雯可兩人,還有一旁的胡煜鈞說道,“人老了,就是忍不住嘮叨幾句,說了你們不愛聽的,還請不要見怪!”
“邵老板客氣了!”李東陵說道。
坐下來后,現場已經快要開始進入比賽了,今天除了港城小姐決賽之外,中途還會有請來的港城明星進行表演。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