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青苔巷里的月光
沈夢凝第一次見傅知漱,是在沈家老宅的回廊下。她抱著一摞舊書躲雨,看見穿月白長衫的少年倚著朱柱,指尖夾著半支沒燃盡的紙鳶骨架。雨絲順著瓦當墜落,在他腳邊濺起細小的水花,他抬眼望來,眸中似有碎星閃爍:"妹妹怕雨?"
那時她才十三歲,因生母早逝被養在叔伯家,見人總愛往屏風后躲。他是新任縣令家的公子,隨父來拜會族中長輩。她攥著書角不說話,看他從袖中掏出塊糖糕,油紙裹著還溫熱:"巷口張嬸家的,可甜。"糖糕上的桂花碎落在她裙角,她忽然想起母親生前最愛做桂花糖,喉間泛起酸澀,卻鬼使神差地接過了糖糕。
此后他常翻墻來尋她,教她用枯枝在青石板上寫字,帶她去看城郊的螢火蟲。某個夏夜他指著銀河給她講星象,她聞著他身上的皂角香,忽然想問"傅哥哥可會娶我",卻被突然響起的更聲驚得縮回了話。他走后她摸著青石板上未干的"凝"字,聽見自己心跳如鼓,卻不知這心跳,竟成了往后十年的執念。
及笄那年,傅家送來聘禮。沈夢凝坐在妝奩前,看紅紙上列著的金釵、玉鐲,忽然想起他曾說"以后要娶你做最漂亮的新婦"。可第二日聘禮卻被原封退回,有人說傅知漱在京中攀了高枝,要娶吏部尚書家的千金。她抱著他送的琉璃燈在回廊坐了整夜,晨光里看見燈穗上還纏著他去年替她摘花時蹭斷的發絲。
后來她才知道,是族中長輩收了傅家的銀子,以她生母的遺物作要挾,逼傅知漱退婚。她跑去傅府時,正看見他扶著穿織金襦裙的女子下馬車,那女子腕上戴著的,正是她送他的翡翠鐲子。他看見她時瞳孔驟縮,想說什么卻被身旁人拽走,她攥著袖中寫滿心事的帕子,終究沒敢遞出去。
二十歲那年,她被許給城西米商做繼室。出嫁前夜她溜去傅家墻外,聽見里面傳來絲竹聲。她踩著石凳扒著墻頭看,看見他穿著大紅喜服給賓客敬酒,新娘的蓋頭被風吹起一角,露出與她有三分相似的眉眼。她的指甲摳進墻里,忽然想起他曾說"你穿紅裙一定很好看",如今他的紅妝新娘,卻不是她。
婚后生活平淡如水,米商待她不錯,卻總在醉酒時喊另一個名字。她望著鏡中日益憔悴的自己,忽然明白困住她的從來不是高墻深院,而是記憶里那個總在巷口對她笑的少年。某個暮春她路過曾經的老宅,看見回廊的朱漆已斑駁,青石板上的"凝"字被青苔覆蓋,就像她藏在心底的情事,早已蒙上塵埃。
傅知漱再次見到沈夢凝,是在她的靈堂前。米商紅著眼告訴他,她染了風寒卻不肯吃藥,臨終前攥著塊碎成兩半的琉璃燈穗。他摸著棺木上的素絹,上面用細筆寫著"青苔深巷,明月空照",墨跡在淚痕處暈開,像極了那年她在雨中寫下的"知"字。
出殯那日下著小雨,他悄悄跟在送葬隊伍后。路過老宅時,一只紙鳶落在他腳邊,上面歪歪扭扭畫著兩個牽著手的小人。他忽然想起十三歲那個雨天,她躲在回廊下,發梢沾著雨珠,像受驚的小鹿。原來有些心事,早在時光里生了根,就算歲月荒蕪,也依然在記憶的角落,開成苦澀的花。
雨絲落在他發間,他終于讀懂她眼底的憂傷——不是所有的青梅竹馬都能走到花好月圓,有些執念,就像巷口的青苔,越是想鏟除,越是在心底瘋長。而他與她之間,或許從一開始,就隔著一堵爬滿青苔的墻,墻里是她走不出的回憶,墻外是他回不去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