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八十萬稅銀
“卑職山東清吏司主事宋轍,謹稟山東水患及救災之事,恭請沈尚書大人裁決。自月初起,連日暴雨成災,已致平陰府及周邊東平、長青共十三縣驟起洪澇。山東總督衙門與承宣布政司已派兵馬前往、發(fā)放上中等精米、絲綢布匹等……卑職柬請準撥山東常平倉十萬石賑濟糧,再請截流浙江過境漕運糧十萬石協(xié)濟……”
宋轍反復看了幾遍,這才滿意合封好擱到一旁。
待天色漸明,挼風打了水來伺候,才見宋轍竟閉著眼靠在太師椅上。
這是一夜未眠……挼風小聲喚道:“大人,大人快醒醒,今日要去總督衙門議事,耽誤不得。”
宋轍睜開眼盡是疲乏,眼里充了血絲,見挼風來,指著一旁的折子和布政使司的條子道:“你即刻去玉京,將這兩樣親手交給沈尚書。若有人問你去往何處,就說我病里夢到爹娘,怕連日大雨祖宅有恙,托你回去修繕。”
挼風曉得其中厲害,小心放進懷里,不敢耽擱。
“從西城門走,先往山西去,不過莫要耽擱太久,斷了尾巴立刻改道,這折子絕不能讓第三人知曉。”宋轍叮囑道。
“是!大人放心,小的必定帶到。”
宋轍為官以來,遇著表決之事幾乎是模棱兩可,行事作風和光同塵,從未像如今這般決斷過。
因而挼風一走,他這心就似轟然落地,緩了口氣才起身更衣。
久不見挼風來端早飯,陳娘子怕耽誤時辰,便請佑兒去送。
佑兒聽罷忙提食盒去,不敢耽誤。
宋轍已換好官袍,看著頗有威儀,見來的是佑兒,便從桌下不知何處將她那絳絲取出,輕飄飄地放在她手邊。
“收好……那日是我燒糊涂,唐突你了。”他故作風輕云淡,說罷就坐在一旁慢條斯理喝粥用菜。
佑兒見他這般磊落坦蕩,心里瞬也敞亮,將絳絲收進了袖中,嘴里頭卻沒話找話:“大人這身袍子穿著真是俊朗精神。”
宋轍低頭看著袍子,悶聲笑了笑:“你這溜須拍馬的本事,倒是與日俱增。”
許久不見他這般說話,佑兒這才從衣袖摸出了香囊道:“這是高娘子給大人做的,奴婢在里頭添了曬干的草藥,許能讓大人緩緩咳。”
天青色的香囊上繡著祥云紋,倒是存了好寓意,宋轍放到鼻息聞了聞,果然能聞到佩蘭豆蔻等草藥味。
“你還知道藥理?”宋轍問道。
佑兒搖頭,圓鼓鼓的雙髻看著討巧:“茶攤上每日都是南來北往的客商,什么時興糕點茶水,香包繡品都是從他們口中學的。”
宋轍了然頷首:“你倒是機靈。”
佑兒有些得意地揚了揚頭:“那是,我五歲就會撥算盤了,攤子上的賬目,采買收支都是我做的。”
她竊喜自己離開鄭家前亂做了兩月的賬目,也虧得這些年鄭娘子懈怠,只管收錢不管其他,絲毫未察覺銀錢半點對不上。
佑兒說著就狡黠一笑:“現(xiàn)下定是一團亂麻!”
宋轍嘴角不自覺露出笑,放下那半碗粥道:“你既會算賬,想必也是識些字的,那我今日出個題考你,可敢應下?”
對上他的目光,佑兒眼珠一轉(zhuǎn),笑盈盈道:“若是奴婢應下,可有好處?”
“啪啦”一聲,宋轍撥平算盤珠子,用余光掃視她的模樣,還以為在他身邊熏陶幾日就長進了,如今看來還是市儈。
“本官昨夜看了一本,存疑的地方都另謄錄在紙上,你按照本官這般接著算就是。”
宋轍還有公務,懶得與她多費口舌,將布政使司送來的賬本放在桌面上,丟下兩粒碎銀子就出了門。
“查賬?”佑兒皺著眉頭看著十來冊厚賬本,含淚將兩粒銀子放進懷里:“我只會瞎寫賬,哪里會查……”
舉目望去,這屋子裝潢古板簡樸,宋轍的衣物箱籠看著不算多,若非這架子上的書和桌上的折子,半點當官的架勢也無。
又見白紙上宋轍落下的字跡,她不會看這些,就覺得那字看著甚是瀟灑自如,與他這人相襯。
想到宋轍,佑兒忙止住思緒,嘟嚷:“罷了罷了,大人讓我查賬必然事出有因,雖說他有些摳搜,不過看來銀子的面子上,幫他算算也無妨……”
官轎不疾不徐穩(wěn)穩(wěn)落在總督衙門,宋轍毫無防備地打了個噴嚏,下轎時神情凝重看著那緊閉的烏木門。
怕不是那群酒囊飯袋正在罵他……
外頭通報說宋轍來了,里頭七嘴八舌的聲音驟然平息,坐在上首的山東總督齊平宗穿著紫袍官服,四平八穩(wěn)坐在上首。
他是武官,即使穿著繁瑣袍子系玉帶,也難掩眉宇間的渾厚威武之氣。
這民政之事,合該在巡撫衙門商議才是,只是自古以來山東地勢特殊,既有漕運又有鹽場,故而是軍事重省,總督衙門握著數(shù)萬的兵權(quán),自然壓過地方衙門一頭。
趙炳笑了聲:“可算把主角等來了。”
在場的官員誰不是明眼人,聽出了頭句話就把擔子壓在了宋轍頭上,如此眾人也偷偷松了口氣。
小主,
宋轍看不出什么不滿,仍舊笑著與人拱手示意,行至堂前作揖道:“下官見過齊總督、趙巡撫及諸位大人。”
伸手不打笑臉人,何況今日。齊平宗抬手指著趙炳對面的空位道:“宋主事快上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