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星火計劃遇瓶頸
在那間彌漫著書香氣息卻稍顯雜亂的書房里,柔和的燈光宛如一層薄紗,輕輕灑落在堆積如山的文件和資料之上。每一份文件都承載著“星火計劃”的希望與夢想,然而此刻,這些紙張卻仿佛沉甸甸地壓在張宇的心頭。
張宇緊緊攥著手中的調查報告,指節因用力而泛白,雙眼圓睜,眼神中滿是難以置信與焦急。他像一陣疾風般沖進書房,聲音帶著憤怒與不解,在寂靜的房間里驟然響起:“這不可能!怎么會這樣?”
林曉正坐在書桌前,專注地批改著公益基金的財務報表,手中的筆在紙上來回移動,記錄著每一筆款項的流向。聽到這突如其來的喊聲,她手中的筆猛地一頓,緩緩抬起頭來,眼神中透露出關切與詢問,仿佛在無聲地探尋著兒子內心的波瀾。
張宇幾步跨到林曉面前,將手中的報告用力往桌上一拍,紙張與桌面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仿佛也在為這份挫折而嘆息。他的聲音微微顫抖,說道:“媽,您看,山區學校反饋說孩子們對教育機器人興趣缺缺,設備都冷冷清清地閑置在教室角落了。可是,咱們之前去調研的時候,孩子們明明興奮得眼睛都亮了,圍著機器人問這問那,那股子熱情勁兒我到現在都記得清清楚楚啊!”
林曉輕輕放下手中的筆,站起身來,走到張宇身邊。她的眼神中滿是溫柔與理解,抬手輕輕撫摸著張宇的后背,輕聲說道:“兒子,你有沒有靜下心來想想,山里的孩子平日里連手機都很少有機會接觸,突然面對這么復雜又陌生的智能設備,心里可能會有害怕和畏難的情緒呢。他們或許是擔心自己學不會,又或者是不知道該怎么和這些高科技玩意兒打交道呀。”
張宇聽到這話,像是被一道閃電擊中,整個人瞬間愣住了。他的眼神中先是閃過一絲恍然大悟,緊接著便是深深的自責。他怎么就如此粗心大意,一心只想著給孩子們最好的幫助,卻完完全全忽略了他們的實際情況呢?那些孩子們眼中最初的興奮,在面對實際操作的困難時,也許早已被恐懼和無助所取代。想到這里,張宇的心里像被一塊大石頭堵住,難受極了。
當晚,張宇沒有絲毫的猶豫與耽擱,立刻緊急組織“星火計劃”的成員們開會。會議室內,氣氛凝重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烏云,沉甸甸地壓在每個人的心頭。大家圍坐在會議桌旁,表情嚴肅,眼神中透露出擔憂與焦慮。
張宇站在前方,雙手撐在桌面上,目光堅定地看著大家,大聲說道:“伙伴們,這次是我們考慮得太不周全了,是我這個負責人沒做好。但我們不能就這樣放棄,我決定親自去山區教學,一定要讓孩子們真正接受并喜歡上這些教育機器人,讓‘星火計劃’重新煥發生機!”
成員們紛紛抬起頭,眼神中燃起了斗志,小王“騰”地一下站起身來,激動地說道:“張宇,我跟你一起去!咱們一起努力,一定能把這個問題解決好,絕不能讓‘星火計劃’剛開始就遭遇挫折!”
小李也緊接著站起身,握緊拳頭,大聲說:“對!我們不能退縮,不能讓那些孩子們失望。大家齊心協力,沒有什么困難是克服不了的!”
而另一邊,在遙遠的東南亞,烈日高懸在天空,熾熱的陽光如同火舌般無情地舔舐著大地。張雯清所在的工廠內,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仿佛暴風雨即將來臨。車間里,機器的轟鳴聲似乎也被這緊張的氛圍壓抑得低了幾分,顯得有氣無力。
當地工會代表滿臉怒容,雙眼瞪得如同銅鈴,用力地拍著桌子,桌上的文件都被震得跳了起來。他對著張雯清大聲吼道:“你們中國人就只知道一門心思賺錢,根本就不把我們的工作環境當回事!你們瞧瞧這車間,熱得就像個大蒸籠,我們每天都在這樣惡劣透頂的條件下干活,你們怎么能裝作看不見!”
張雯清眉頭緊緊地皺在一起,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滾落,汗水早已濕透了他的衣衫,貼在背上。但他的眼神依然堅定如磐石,沒有絲毫的退縮。他緩緩蹲下身子,用盡量平和的語氣,耐心地和工人代表談判:“我非常理解你們現在的感受,我向大家保證,三天之內,我一定會改善通風系統,讓車間的溫度降下來,給大家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而且,六個月內,我會讓工人持股,讓大家真正成為工廠的主人,以后咱們一起共享工廠發展帶來的成果。”
此時,在國內溫馨的家中,張雯清的父母張安寧和胡曉蓮正坐在客廳里,憂心忡忡地討論著兒子和孫子面臨的困境。
胡曉蓮滿臉的擔憂,眼中滿是心疼,她輕輕地嘆了口氣,說道:“安寧,你說雯清和張宇他們能順順利利地解決這些問題嗎?看著他們在外面這么辛苦,我的心就像被揪著一樣,難受得不行。”
張安寧輕輕地握住胡曉蓮的手,粗糙的手掌傳遞著溫暖與力量。他安慰道:“老伴兒,別太擔心了。雯清從小就有自己的主意,遇到再大的困難,他總能想出辦法解決。張宇這孩子也和他爸一樣,骨子里透著一股韌勁,我相信他們一定能行的。咱們要對他們有信心啊。”
小主,
同一時間,張雯惠和白琴夫婦也在自家的客廳里談論著這件事。
白琴焦急地在客廳里來回踱步,眉頭緊鎖,說道:“老公,咱弟弟和侄子這事兒可真是不小啊,咱們得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幫上什么忙呀。”
張雯惠坐在沙發上,沉思片刻后,緩緩說道:“我覺得咱們可以從人脈方面入手。我在商業圈摸爬滾打這么多年,認識不少有本事的人,看看能不能找到專業人士給張宇的‘星火計劃’出出主意。至于雯清那邊,我也可以問問朋友,有沒有處理過類似工人罷工這種情況的經驗,說不定能給弟弟一些有用的建議。”
在醫院的辦公室里,張淑萍和李志勇也在交流著看法。
李志勇輕輕嘆了口氣,說道:“老婆,咱得給弟弟和侄子鼓鼓勁啊。雖然咱們的工作和他們不太一樣,但精神上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
張淑萍用力地點點頭,說道:“沒錯,找個時間咱們一家人聚聚,給他們打打氣。一家人就應該團結起來,沒有什么坎兒是過不去的。”
張淑榮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她在電話里對朋友說:“我弟弟和侄子現在遇到困難了,我這心里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我在醫學領域能幫的有限,但我可以多給張宇講講和孩子們溝通的技巧,說不定能對他有點幫助呢。”
出